紫雪嬌


一、初識翻轉課堂
近年來,翻轉課堂一直備受熱議。有人大力推崇,有人反對,也有人持觀望態度。
何為翻轉課堂?在網上搜索后,我得到了這樣的結論: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
二、我的困惑
翻轉到底“翻”的是什么?什么內容適合上成翻轉課堂呢?這種形式是否適合所有學生?會不會限制了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我一直在糾結著,困惑著。偶然間聽到的一節“雞兔同籠”翻轉課堂解答了我的疑問:課堂上,學生們互相提問題,彼此答疑解惑,儼然一個個小老師。最可貴的是,他們在激烈的談論中,不斷地提出質疑,不斷地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這不正是我一直努力追求著的嗎?
我想到了六年級上學期數學的工程問題,因為從以往的教學來看,工程問題一直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課上還比較輕松,但到自己解決問題時,學生總找不準問題,往往無從下手。因此,我打算深入地研究一下這個教學內容,讓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這一問題。
三、牛刀小試
到底該怎么對課程內容進行劃分呢?什么問題該由學生自學,什么問題該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深入學習呢?回想以往我的教學,課堂上解決識記、理解類教學目標,回家作業練習解決應用、分析、評價、創造類教學目標,而后者恰恰是真正需要教師幫助指導的。那我不妨以此為依據進行課程的設計,通過微課學習進行課堂翻轉,結合學習任務單,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收集學生的疑問和問題,將微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設計更有實效的微課,使之更好地為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課前,我借助微課的學習幫學生充分了解工程問題,引導學生借助數量關系加以理解,并將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分類、對比;借助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后,對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有了基本的認知,并自己整理、思考與之相關的題目,能夠基于這些方法思考、自主探究新知識的學習,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抓手。在學生觀看微課的同時,我為他們精心設計了學習任務單。
微課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指南
1.課題名稱:北京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工程問題
2.達成目標:通過觀看微課教學視頻和完成微課學習任務單規定的任務,認識工程問題類應用題,在用數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并應用分率方法解決這類問題。
3.學習方法建議:為提高學習效果,建議在聽完每種方法后暫停視頻,自己跟著算一算。最后自己深入地思考一下,并記錄下來。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在學習本微課的基礎上,理解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深入思考兩種解決方法的不同,便于在課堂上進行課堂討論,交流微課中提出的問題。將自己收集到的工程問題類題目用微信發給老師。
二、學習任務
通過觀看教學微課,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1.通過學習微課,我知道了“修一條路,甲隊單獨完成需要10天,乙隊單獨完成需要15天,甲乙兩隊合作,幾天能修完?”這一問題可以用(? ? )的方法來解答,請把你的解題方法寫在下面。
2.我覺得
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請將收集到的工程問題的題目以微信的形式發給老師。
三、資源鏈接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四、困惑與建議
有不懂的地方或者疑問,請你寫出來,在下節課中我們一起交流。
我將他們收集到的典型題目進行分類、整理,將課上的時間集中地用于解決這些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等拓展類的內容,深化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借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質對話、異質交流等學習形式,豐富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
四、精彩的課堂呈現
課堂上,我應用了希沃5課堂活動中的知識配對模塊進行問題設置,讓學生借助拖動將問題與算式進行配對,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愿望。希沃白板的蒙層、書寫、橡皮擦等功能,將學生的思考過程、解題過程直觀地展示出來,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我還利用了如E教育課堂互動器的搶答、選擇等功能,及時反饋學生們的想法,有效地制造了學生們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們進行熱烈的討論,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課堂上幾次的談論高潮更是讓我欣喜不斷:
在第二環節解決問題時,李煥明同學讓大家用互動器選擇答案時,不同的選法和做法引發了學生們熱烈的討論,他們在自主的交流討論中逐漸達成了共識,在相互啟發中能夠更加靈活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當我們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真正地給他們交流展示的機會時,他們一定能創造出我們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解決最后一類型問題時,王進佳同學更是帶領大家進入到了本節課學習的小高潮。他兼顧到提不同的問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大家都一起思考,組織大家進行討論,提醒大家注意事項,在交流討論中逐步加深對工程問題的理解。這讓我看到了學生間有效的相互協作、相互學習和他們的潛質,他們遠比我想象的更優秀。
五、數據帶來的驚喜
一節課還不足以說明學生真正的掌握情況,在學期末的教學質量檢測中,來自達睿思平臺的反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在工程問題的得分率上,我所任教的1班得分率為91.18%,遠遠高于平行班近28個百分點(如下表)。我想,這或多或少與我這次翻轉課堂的嘗試有關。
在數據的背后,我看到的是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深入理解,是這節翻轉課堂帶給他們的益處。正是這“翻”出來的精彩,巧妙地變教為學,真正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發了他們深度的思考。今后,我一定要將這種教學法延續下去,進一步地研究和思考,為學生們提供更美味、更有營養的數學課堂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