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軍
摘 ? 要:對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施用的概念界定和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應用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作物產量、農產品品質、土壤總氮的動態變化以及土壤質量等方面,深入探討了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對作物的影響,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有機肥;動態變化;減量施用;作物;影響
合理施肥不僅要研究施肥新技術、調節土壤供肥性能、滿足作物正常生產的養分需要,而且還必須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調節肥料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土壤肥力、保障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保護觀念日益增強,國家對綠色農業的建設力度逐漸加大。目前,國家正在積極宣傳施用有機肥,引導農戶了解使用有機肥的好處,爭取能夠實現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從而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保證在全面發展農業的同時,保障農業生產環境質量。
1 ? 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的概念界定
在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環節中,其內部概念界定可以從以下幾點思考:第一,綠色農業。尤其是指在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主要通過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為評定方式,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高科技的設備為主要工具。第二,查驗在經濟學中是否可以被替代。在實際的選用過程中,應當保證內部的效率性,是否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保障社會的可持續化發展,需要采用新事物的同時,還能夠迎合時代的發展,確保可以在不影響經濟學發展的前提下,還能促進農業的發展。所以針對上述情況,需要不斷選擇商品內部的價值,滿足內在的效用價值。
2 ? 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應用的現狀
2.1 ? 低質量的生產
由于有機肥的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上缺乏有力監管,造成有機肥質量出現諸多問題。有機肥的生產制作流程并不復雜,生產工藝相對簡單,與此同時,國家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慮,已經開始提倡實施綠色農業,并出臺了優惠政策,加大補貼力度,以保障各地的有機肥制造產業能夠穩定均衡地發展。但當前對于有機肥市場的管理制度還不完善,不能有效約束生產過程中的成分含量,以至于生產者會從中找尋更多收獲經濟利益的方法。通常情況下,會采用添加化學材料來降低有機物質原料的比重,造成市場上有機肥質量低,影響農戶的使用效果。
2.2 ? 元素的增加
化肥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而猛的特點,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高,養分含量全面,除了能夠供給植物所需的氮、磷、鉀之外,還能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增施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由于有機肥質量監管較化肥起步晚,相應的市場監管體制不完善,生產商就會采用簡單的添加方式,提高養分含量,確保肥力提升。此制作過程主要是簡單地增加化學元素,造成此類有機肥具備大量的化學成分,與化肥的成分差距不大。長期使用,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農業面源污染,影響土壤的可持續利用效率[1]。
2.3 ? 缺少市場監管
由于有機肥市場的管理和調整缺乏系統的體系和標準,實際監管和重視力度不夠,導致市場出現失衡的情況,不僅會影響產品質量,還會引起價格上的無序競爭,實際使用性降低。在商品流通環節,由于有機肥的加入,導致流通過程中有中間商的干擾,其可以在銷售過程中層層加價,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穩定發展。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售價的原因,降低對有機肥的使用意愿,影響了有機肥的推廣使用。
3 ? 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對作物的影響
3.1 ? 對產量的影響
由于有機肥種類的不同,實際效果也會存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替代化肥過程中,適當的化肥配施腐殖酸肥或者生物有機肥,可以在不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但是根據實際研究發現,增加腐殖酸肥會導致實際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并且產量低于使用化肥的土地。究其原因是由于腐殖酸肥雖然可以改善土壤養分,但是過量使用會導致農作物的根系受到嚴重的影響。隨著劑量的增加,pH值也越來越低,影響農作物對營養的吸收,對于土壤內部環境的影響則是減少了微生物的活動率。經過分析,化肥減量而腐殖酸肥增加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會降低其產量,并對土壤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3.2 ? 對品質的影響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考慮到環境因素,適當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降低化肥用量,可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以實現農業的建設和環境共同發展。經過大量研究表明,大面積使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時,農作物前期生長狀態較好,且會增加養分吸收,生長期間較為旺盛,但是會由于化肥使用量較多,導致農作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影響后期收獲質量。但是當使用大量的有機肥并降低化肥含量時,雖然前期農作物的生長狀況不好,但是最后收獲的質量和產量卻有一定提升,且可以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2]。
3.3 ? 總氮的動態變化
綠色農業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有利于農業建設長期高質量的發展,有效調配生態、資源和環境3者之間的關系,保證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在現階段的有機肥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劑型:顆粒肥、粉狀肥以及液態肥等有機肥,其制作過程較為復雜,可以根據內部的成分進行分類,分別為生物有機肥、商品有機肥以及復合微生物肥等。根據用肥種類的不同,其含氮量也會有所不同。無機態氮在土壤氮素中比例很小,并且比較活躍;土壤有機態氮比較穩定,也是不斷礦化供給作物利用的氮素主要來源,其含量接近土壤全氮。土壤全氮含量越高,對作物供氮能力越強。在適量增施有機肥之后,土壤含氮量會到達一個峰值,并且內部速效氮成分較多,供植物生長期間吸收利用,保證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并且保證土壤養分處于動態平衡。
3.4 ? 對土壤質量的影響
有關文獻數據表明,加強有機肥的使用,降低化肥的使用比重和用量,保證內部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地提升,改善土質內部的酸堿度。由于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導致土壤微生物種群和內部環境都會得到相應改善。而傳統種植中,過于依賴化肥的使用,土壤環境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使得內部的酶活性降低,干擾到了內部土壤氮素的活化。所以,施用有機肥有利于調整土壤的內部結構,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3]。
3.5 ? 增加有機質
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壤養分的重要來源。較高的土壤有機質能夠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緩沖性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此外,有機質中的腐殖質具有生理活性,能促進作物生產發育,消除土壤污染。其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對耕地地力水平有重要影響。傳統的種植過程中,農戶會依賴大量化肥的使用,并導致土壤內部的營養過多和元素不均衡,雖然能夠為種植物提供大量養分,但是不利于土壤長期可持續地使用,嚴重的會影響內部環境和結構,造成土壤性能脆弱、酸堿度失衡、微生物的含量減少。所以,針對上述情況,為保證土壤的可持續利用和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應當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減量使用。大規模使用有機肥可以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質量,豐富土壤微生物的種群,保證農業與環境協調發展。
4 ? 結論
綜上所述,在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優化調整內部的元素成分,提升農業生產環境質量,保證農作物的較高產量,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孫若梅.綠色農業生產:化肥減量與有機肥替代進展評價[J].重慶社會科學,2019(6):33-43.
[ 2 ] 朱歲層,杜建平,金平濤.生物有機肥與減量化肥配施對獼猴桃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19,65(5):28-31.
[ 3 ] 劉超,李廣成.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有機肥替代化肥合理用量試驗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9(3):31-33.
(收稿日期:2019-07-16)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