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熙 劉泓敏




摘 ? 要:通過對保山市蠶豆新育成品種抗銹病試驗實施的情況、成效及措施進行詳細的論述,為推動蠶豆抗銹病新育成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科學支撐。
關鍵詞:蠶豆;新育成品種;銹病;評價試驗
1 ? 試驗目的
本文為蠶豆新育成品種銹病評價試驗保山試點試驗。通過對63份蠶豆品種材料抗銹病的評價鑒定,從中篩選出抗性好的材料,以期為品種推廣以及蠶豆抗銹病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2 ? 材料與方法
2.1 ? 試驗設計
試驗田設在隆陽區板橋鎮示范園,海拔1 650 m,東經99°12′16″、北緯25°10′43″。試驗采用順序排列,不設重復,該試驗品種均種植3行,每行5塘,每塘3粒。小區行距45 cm、株距20 cm,播種密度7 407萬株/667 m2。前作水稻,收水稻后開溝劃小區,打塘播種。播種期2017年11月4日。蠶豆銹病評價試驗田排列見表1。
2.2 ? 試驗管理
2.2.1 ? 施肥
底肥,2017年11月2日撒施15-15-15復混肥20 kg/667 m2,旋耕機翻犁土地,人工碎垡、整地、打塘。2017年11月4日施生物有機肥160 kg/667 m2,播種時塘施蓋種。
2.2.2 ? 追肥
2017年 12月 4日每667 m2用鉀肥5 kg、磷肥2 kg、尿素5 kg、硼肥2 kg混合兌水均勻后噴施葉面肥1次。
2.2.3 ? 中耕除草
2018年1月4日每667 m2用15%豆豐100 mL兌水60 kg噴霧除草。2018年1月25日人工中耕除草。
2.2.4 ? 灌水
2017年12月4日灌水1次。2018年1月26日結合中耕施肥淹水1次。
2.2.5 ? 防治蟲害
2.2.5.1 ? 防治蚜蟲
2017年12月21日用40%氧化樂果﹢吡蟲啉1 000倍液兌水噴霧;2018年2月15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4代40 g/667 m2水劑1 000倍液兌水噴霧。
2.2.5.2 ? 防治潛葉蠅
2018年2月15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4代40 g/667 m2水劑1 000倍液兌水噴霧。
2.2.6 ? 收獲
于2018年4月28日收獲,摘取豆莢脫粒后晾曬稱重。
2.2.7 ? 其他
保山試驗點2018年度所有參試品種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銹病,幾乎所有品種發生了輕重不同的赤斑病、褐斑病和病毒病。
3 ? 結果與分析
本次試驗中病害級別為3級的占試驗品種的29%、5級的占21%左右、7級的占13%、9級的占14%。病害級別既有3級又有5級的占8%、病害級別既有7級又有5級的占10%、病害級別既有7級又有9級的占1%。田間記載項目見表2,云南省蠶豆銹病田間自然發病抗性鑒定試驗記載見表3。從中可以得出,此次參試品種雖然病害級別3~5級的占了將近50%,總體抗性還可以,但是也有好多品種暴發了大規模程度嚴重的銹病,這幾個品種在接下來試驗中需要注意。
2018年參試品種銹病發生病害級別為1~9級,其中病情指數在27%~51%的有38個品種,其中17cx保003-004、17cx保009-010、17cx保015-016、17cx保017-018、17cx保029-030、17cx保046、17cx保056、17cx保060、17cx保064、17cx保065、17cx保066、17cx保068、17cx保070、17cx保072、17cx保 075、17cx保 079、17cx保 083、17cx保 095這些品種感染銹病情況較低,病害級別在1~3級、抗病性強,而17cx保065這個品種抗性尤為突出,并且從播種到成熟期,植株莖葉外觀青秀,建議可以進一步示范推廣種植。病情指數在58%~98%的有25個品種,其中17cx保 071、17cx保 082、17cx保 084、17cx保087、17cx保 088、17cx保 089、17cx保 091、17cx保 092、17cx保 094,這幾個品種病害級別達到9級,并且是大規模地暴發銹病,抗性較差,不建議進行示范推廣種植。
(收稿日期: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