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桐
我去過國內外很多地方旅行,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埃及尼羅河兩岸的風光。
去年冬天我就曾乘坐游輪游覽了尼羅河,游輪啟動十分鐘以后,我的眼睛就好像變成粘在甲板上的攝像頭了,盡情地欣賞著兩岸的風景。尼羅河兩岸不同于現代的蘇杭,她還保持著茂密的原始樹林狀態,田園棕櫚,村落掩映其中,偶有高塔撐起天際線。婦女在河邊洗衣,男人在田間耕種,娃娃們還不會做這些事,但也學著放牧牛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耕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藍天做伴,涼風習習,海鷗繞著甲板自由地盤旋,跟隨游人手中拋出的面包屑上下翻飛。河水悠悠,翻著白浪,尼羅河如翡翠般閃耀,我們如同行走在畫里。
矗立在河岸兩邊的古代埃及神廟顯得巨大、莊嚴,神圣不可侵犯。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埃德福神廟,規模位居埃及第二,更是現存最完整的神廟。里面供奉著鷹首人身的老鷹神荷魯斯,門外有高聳的圓柱形石柱,十人勉強能合抱住一根,神廟四周的墻上雕刻著荷魯斯戰勝邪惡叔叔賽特的故事。神廟透過方尖碑、巨型石柱和彩雕,訴說著古埃及文明昔日之繁華,只有親歷其中,才能領會到古埃及文明里蘊含的力量。
浪花、遠山、落日、藍天,羅尼河兩岸風光既能帶給人一種海闊天空的豪情,也讓人感受到了埃及文明里追求精致的態度。這里人們的生活千百年來與河水唇齒相依。歲月流逝,大自然的一切都在悄悄改變,希望這里美麗的風景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