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芷華
讀《梅花,一個古老的故事》,我為那棵梅樹感到驚異和同情。
梅樹的故事也讓我想到了伯牙。伯牙善于彈琴,仰慕他的人很多,只有鐘子期才懂伯牙彈琴時的心境。鐘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所以把琴摔碎,挑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而梅樹,面對只為看它美麗不俗的外表的人山人海,只有一種失落,它找不到那位知音了……
我認為所謂知音,就是真正懂你所想的人。
我的堂姐比較胖,為了身體健康,她決定減肥。她的朋友知道后,什么減肥藥啊、塑身衣啊、減肥奶昔啊都推薦給她。我堂姐性格開朗,交友也廣泛。一時間,八卦的,關心的,推薦的電話、消息總是叮叮地響。
而不知堂姐何故,都一一婉拒了大家的好意,也沒有聽到任何開始減肥的動靜。
幾個月后再見到她,她告訴我她瘦了,弄得我很奇怪,怎么就突然瘦了?后來她說,她的閨蜜勸她去醫院做個身體檢查,如果不是少運動造成的肥胖就一定要查清是什么原因再減,盲目相信減肥藥品和不專業的減肥方式,只會更傷身體,得不償失。
我堂姐聽了閨蜜的話照做了,結果檢查報告出來后醫生建議先用中藥調理好內分泌,再運動,管理飲食,才會慢慢瘦下去。
堂姐很幸運,她找到了懂她的人。也可見知音是如此的重要。
但有知音在你身旁,玩笑也好,哭鬧也好,你可以毫不畏忌地展露最真實的自己。他們在你這么多朋友中,也只有幾個是真正懂你的,錯過了,可能以后都不會再遇到了。
而你的知音也需要被人關懷,他們也會有疲累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一味地索取而不付出,你也要體諒別人,做別人的知音。
再次提起那梅樹,我又忍不住哀嘆,即使死了,也要尋到知音。它想要的可能從來都不是大家的大肆贊美,而是像當初那個游人一樣,再一次撫摸著它的軀干,默默地用心聲同它交談,最后寂靜地離開。
(指導老師:張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