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婧
摘? 要:戲曲樂隊作為戲曲演奏的核心部分,不僅可以烘托舞臺氣氛,還可以渲染舞臺效果。戲曲作為一項傳統技藝,其表演模式和風格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隨著公眾審美水平的提升和藝術追求的改變,對戲曲樂隊的演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戲曲樂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期望可以為其發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戲曲;樂隊伴奏;風格特點;問題;對策
戲曲作為民間藝術花園中一朵絢麗的花朵,是傳統藝術和文化的結晶。戲曲樂隊是整個表演的框架,樂隊演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受眾的體驗,戲曲樂隊不僅為戲曲表演提供音樂,同時還可以渲染和烘托舞臺氛圍,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表達演員的內心感受,強調主題,帶動觀眾的情緒。
一、戲曲樂隊的重要性
戲曲樂隊為何如此重要,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戲曲樂隊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戲曲樂隊雖然不能像演員那樣拋頭露面,但是戲曲表演不能離開樂隊伴奏,戲曲樂隊的重要工作就是服務戲劇劇情;其次,戲曲樂隊演奏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一般情況下,戲曲樂隊的伴奏分為一領、二托、三送、四補這四個部分,無論脫離了哪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演出效果,聽過戲曲的人都知道,在戲曲開場前都會有一個引子,這個引子除了烘托現場氣氛之外,還可以為演員定腔、定板;第三,戲曲樂隊可以彌補演唱間歇空白,且不會喧賓奪主,并將戲曲的演唱、演唱所表達內容、字詞完整清晰的表現出來,讓樂隊演奏更加深入,可以很好烘托出演唱的氣氛,使樂隊、演唱、觀眾三方互動,從而達到感染觀眾的最佳效果。由于戲曲獨特的節奏和韻律,會導致唱段中存在大量的間歇和空白,而樂隊演奏可以彌補這段空白,讓聽眾的始終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從而提高戲曲效果。
二、戲曲樂隊演奏員演奏中存在的問題
(一)演奏員專業素養參差不齊
戲曲的演奏效果受到戲曲演奏員演奏技巧的影響。戲曲樂隊是一個整體,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演奏員技術水平低下,不僅會影響伴奏,還會影響表演效果。所以,每一個戲曲演奏員都必須經過嚴苛的訓練。但是近些年演奏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很多培訓機構為了牟利往往會忽視對演奏員的培訓,一些演奏員不懂的樂理知識,缺乏舞臺經驗和對戲曲的節奏的整體認知,往往會出現伴奏聲蓋過演員唱腔聲,節奏忽快忽慢這種現象,不僅降低了伴奏的效果,同時也影響了聽眾的感受,會導致表演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戲曲的長遠發展。
(二)戲曲樂隊編制改革產生的影響
隨著公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戲曲藝術的表演形式、唱腔藝術以及舞美藝術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觀眾審美水平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戲曲樂隊進行改革,戲曲樂隊的創作形式也勢必會改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戲曲因為受到國家形勢的影響,以至于走了不少彎路,由此可見,歷史和與樂隊之間互相影響,一些樂隊為了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但是現在很多地方戲團體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已經開始進行體制改革,有些團體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解散,還有部分戲劇團體受到經費和人員的限制瀕臨解散邊緣,樂隊解散嚴重影響了戲曲的發展之路。
三、戲曲樂隊未來發展展望及對策
(一)加強專業人才訓練,提高樂隊人才素質
由于戲曲樂隊伴奏的形式較為固定,主要是伴奏和演唱者之間的配合,如果某個演奏員演奏技術不佳,會影響整體的演奏效果。基于此,戲劇團體在選擇演奏員的時候一定要提高準入門檻,對演奏員進行全方位和系統化的培訓。
例如一些地方戲劇團體可以派遣自己的演奏員去一些專業的培訓學校進行深造,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劇團可以返聘一些中央戲劇團體已經退休的演奏員作為教師對其演奏員一對一進行培訓。除此之外,劇團要鼓勵年輕的樂隊演奏員登臺表演,鍛煉其實踐能力,讓這些新生代演奏員把握伴奏和唱腔的整體節奏,通過不斷的實踐練習,提高其專業能力,同時,劇團還要定期對演奏員進行考核,通過科學的考核機制來提高樂隊人才的綜合素質。
(二)注重文化傳承,尋求政府部門幫助
當前很多戲劇團體受到事業單位編制改革的影響,一些劇團面臨解散,尤其是一些稀有劇目的劇團正在走向邊緣化。只有解決了樂隊的問題,樂隊才能更好的配合戲曲表演者演奏出完整的曲目,樂隊伴奏和戲曲表演二者缺一不可。基于此,要提高戲曲的演奏質量必須要有優秀的人才、完備的樂器以及政府部門的支持。
例如,有些已經改革的戲劇團體可以向當地的文化部門提出申請,讓政府部門出面解決有關戲曲文化傳承的問題。除此之外,文化部門可以多舉辦一些文化活動:比如為地方劇團介紹一些表演活動來吸引觀眾,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戲曲表演,多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促進戲曲文化與旅游的結合發展,這樣劇團經費問題也就解決了,樂隊的問題迎刃而解。演出的經費不僅可以對舞臺進行改造,還可以購買大量的樂器,這樣不僅完善了戲劇團體的硬件設施,還提高了表演效果。
四、總結
戲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里的一朵浪花,而樂隊伴奏在戲曲藝術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演變和發展代表著戲曲藝術的興衰,樂隊的編制、樂器的配備關系著戲曲音樂的優勢。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也多次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可見中國戲曲事業的春天一定會更快到來,也希望有更多熱愛戲曲音樂的人們關心扶持,使它得以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白佳蕙.淺析安徽地方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4):167-168.
[2]劉曦,張麗劍,姜德鑫,等.中原太康道情戲的困局及其傳承路徑優化分析[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7,26(1):37-41.
[3]周峰.“一帶一路”背景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以閩南地區高甲戲為例[J].藝術教育,2018,No.329(1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