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戰略決策和部署,圍繞《廣東省關于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目標,確立了“普及與提高并舉,普及為先”的工作思路、以“讓參與足球運動學習的學生接受完全的校園足球教育”為愿景,著力構建健康生態的校園足球發展格局,促進全市中小學體育教育質量持續、均衡、優質發展。經過3年多的努力,東莞市校園足球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共有62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99所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校園足球推廣學校,2個鎮街(麻涌鎮、南城街道)被評為省校園足球試點縣。
一、強化頂層規劃,構筑工作格局
通過廣泛調研、專家論證、征集意見等一系列工作,東莞市在2015年出臺了《東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推進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推進計劃》),統籌規劃實施全市中小學校園足球工作。《推進計劃》提出應加強對校園足球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校園足球場地硬件建設、全面實施足球課程教學、完善足球競賽制度、豐富校園足球活動、營造校園足球文化等工作措施。建立起由東莞市教育局牽頭、東莞市體育局配合的中小學校園足球指導工作機制,負責對全市中小學校足球教學、足球訓練、足球競賽、師資裁判培訓等工作進行指導。2016年,依托東莞市中小學體育藝術聯合會成立的足球運動協會,充分發揮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助手作用,推動了東莞市中小學足球競賽活動的規范化、常態化開展。
二、完善保障體系,提升工作實效
1.加大財政投入。2015年起市財政設立了東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專項經費,主要用于特色學校獎補、教學科研、足球師資培訓、足球競賽、足球文化建設等,4年合計投入346萬元。各鎮街也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加大財政投入,新建擴建轄區內校園足球場地,加大專業教師引進和培訓,并開展各類校園足球活動和競賽。如,南城街道近3年投入校園足球經費約1477萬元,新建改建各類足球場37個;麻涌鎮近3年投入校園足球經費約1417萬元,新建改建各類足球場12個。
2.加強師資培養。東莞市基于學校體育教育的本質特征,采取了“請進來與內部挖潛相結合”的策略,加強校園足球教師隊伍建設。“請進來”:通過招錄、兼職、轉崗或聘請足球顧問、購買教練員服務等方式,吸收高等院校足球專項畢業生和退役高水平運動員到東莞市中小學校從事足球教學、訓練工作。“內部挖潛”:以組織培訓的方式充實校園足球師資力量,面向非足球專項的專、兼職體育教師,以“能上課、上好課”為目標開展普適性培訓;面向足球專項體育教師,以“能上課、上好課,能帶隊、帶好隊”為目標開展專項培訓。自2015年起,組織開展完成了5期非足球專項體育教師培訓,4期足球專項體育教師培訓和1期校園足球裁判員培訓,共計培訓專、兼職校園足球教師約1000人次;近幾年,共組織了全市196名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專項培訓。為滿足全面推進校園足球教學、訓練、活動和競賽開展的需要,在師資培訓中主動創新,在全面總結以往師資培訓經驗的基礎上,主動作為,創新思路,通過對培訓對象、培訓專家、培訓目標、培訓課程、培訓方式、培訓跟蹤進行分類及有機整合,設計了“分類培訓”模式(圖1)開展精準培訓,有效解決了培訓需求差異化和培訓后工作開展情況等問題,為東莞市校園足球健康發展積蓄了指導力量。東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師資分類培訓的創新行動所取得的成果先后被廣州體育學院在校園足球國培、省培中運用,并被省內肇慶、汕尾等地市借鑒或委托培訓,2018年,入選了全國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及條件保障體系建設優秀改革成果。
三、強化課內課外聯動,提升教育教學實效
1.全面實施足球課程。一是落實足球教學課時。從2015年9月起,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義務教育階段非足球特色學校、推廣學校每學期在常態課教學中,開設8~10節課;高中階段非足球特色學校、推廣學校每學期根據學生運動能力和技術水平開設不同種類的足球課程,開設6~8節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省、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推廣學校必須把足球作為特色課,開展系列化單元教學,每周開設1節課。二是科學構建校園足球課程教學體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編制印發《東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指南(2015-2017年)(試行)》,指導全市校園足球課程教學,與東莞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教學體系建設研討活動的實踐研究接軌,在強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將大課間、課外活動、課余訓練和競賽等課外鍛煉活動課程化,完善課程的實施路徑;將足球課程內容融入課外鍛煉和體育藝術“2+1”項目為一體的陽光體育運動中,推進課程校本化;以教學實踐研討手段,剔除教學冗余,探索有效教學策略;漸進式推進校園足球課程教學體系建設。三是研究開發校園足球地方教材。目前,由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編寫的《足球(小學全一冊)》、由莞城街道體育教師編寫的《校園趣味足球》等足球教材作為廣東省地方教材已出版發行;此外,南城中心小學等103所學校也編制各自的校園足球校本教材,基本形成了市、鎮、學校三級足球本土教材開發體系。
2.努力提升教學水平。一是加強實踐研究。從2015年起,東莞市教育局堅持以打造足球“智慧課堂”為抓手,通過持續不斷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解構、優化和重構研究,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學化水平。二是強化足球教學研討。東莞市于2015年舉辦了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研討會,2016年舉辦了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推進會,2017年承辦了全省中小學校園足球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聯動交流研討活動,2018年舉辦了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展示(比賽)活動并承辦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暨廣東省第九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展示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為東莞市校園足球把脈獻策,總結推廣足球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逐步建立起“觀摩—研討—展示交流”的現場教學研討活動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促進提高的效果。2015年以來,共舉行了16場全市性現場教學研討活動,200場片區教學研討活動。三是開展足球教學幫扶。針對薄弱學校(特別是民辦學校)校園足球師資短缺的情況,2015年以來,東莞市堅持組織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面向薄弱學校開展送課到校活動,累計達到173次,推送優質教學資源(優課、微課)150多節。四是舉辦教學展示活動。自2014年起,利用每2年一屆的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展示(比賽)活動平臺,共組織優秀足球教學課96節進行展示,為提高足球課堂教學質量積累了有效的教學經驗。
3.積極探索課內外聯動機制。為推動“學—練—賽”一體化,建立穩定的課程實施保障機制,讓每一名參與足球學習的學生能接受完全的校園足球教育,具備參與足球競賽活動的運動能力,2017年,東莞市啟動“建立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與課外鍛煉聯動機制”的試驗研究,研究基于足球課程在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實施中存在的碎片化和銜接等問題,在對課程的實施路徑進行分析、因果、關聯、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完善了課程實施的路徑,構建了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聯動的模型(圖2),修訂了《東莞市大課間體育活動建設指南》,創編了《東莞市校園足球運動會方案》(試行),并為《東莞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教學體系建設》的編制提供了有效經驗。在2017年廣東省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與課外鍛煉聯動交流研討活動中,試點學校麻涌鎮古梅第一中學(課堂教學與校園足球運動會)和南城中心小學(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分別進行了展示,得到了與會人員的肯定。
圖2
四、健全足球競賽訓練體系,形成合力培養人才機制
1.足球競賽體系不斷健全。東莞市在加強足球教學的基礎上,著力構建普及與提高并舉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
一是完善了以提高足球運動能力為目標的競技性比賽體系。從2015年開始,將小學、初中、高中足球比賽納入全市學校體育常規比賽,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檢驗學校足球教學成果。每年由市教育局、體育局聯合主辦東莞市小學生足球賽和東莞市中學生足球賽,4年來累計參賽球隊424隊次,其中女子足球隊115隊次,參賽人數達7038人次。全市有200余所學校舉辦了校內班級聯賽,班級啦啦隊場邊助威和表演成為球場亮點。4年來,全市中小學生累計參加各級各類足球競賽人數達21.25萬人次。
二是初步創建了以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為目標的普及性比賽體系。為了實現“讓參與足球學習的學生接受完全的校園足球教育”的愿景,強化足球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的聯動,自2016年起,歷經2年初步建立了運動能力與足球文化相融合的、能夠滿足不同群體參與足球運動需要的校園足球運動會,推動了足球運動在校園的普及。
2.足球競賽成績顯著。隨著東莞市校園足球三級競賽平臺建設的逐步完善,青少年學生足球競技水平不斷提升,東莞市在廣東省和國家舉辦的各類足球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16年,麻涌中心小學獲達能益力少年足球世界杯比賽中國賽區冠軍;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獲2016年廣東省“省長杯”中職組足球聯賽亞軍;2017年,東莞麻涌青少年足球隊獲“省長杯”競技組冠軍,電子科技學校獲中職組冠軍;2017年,東莞市男子足球隊代表廣東省組隊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獲得高中組第四名,5名隊員入選最佳陣容。
3.人才培養網格化基本形成。從2017年起,東莞市改革中考特長生招生制度,高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傳統校可根據運動隊建設的需要,降分招收足球項目特長生,并納入當年招生計劃。同時要求學校注重足球特長生的培養,建立特長生成長跟蹤檔案,積極與國內高等院校足球專業或高水平運動隊合作共建,打通高中足球特長生的升學通道。目前,東莞市已逐步建立起“鎮街校園足球特色小學—片區校園足球特色初中—全市足球特長生招生普高”的三級銜接的足球人才連貫培養通道。
4.社會支持體系基本建立。東莞市大力倡導全社會支持校園足球事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社會團體、足球愛好者等組織和個人,從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給予贊助和支持。在引入社會資金投入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東莞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共引入社會資金4596萬余元。如,廣東海燕出版社投入72萬元支持莞城街道教育辦開發足球游戲教材;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每年資助厚街竹溪小學24萬元用于開展課余足球訓練、足球競賽活動;北京耀勝體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連續3年提供8萬元支持東莞市開展校園足球嘉年華活動。在引進足球專業人員方面,目前,東莞市中小學從各個足球俱樂部(培訓機構)外聘專業教練員約有110多人,進一步充實了東莞市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力量,提升課余訓練質量。在開展競賽活動方面,東莞市于2016年專門成立了東莞市中小學體育藝術聯合會足球運動協會,積極引進社會資源舉辦各級各類學生足球競賽活動,和市足球協會聯合舉辦了3屆東莞市青少年三人足球爭霸賽,在東莞市80多所學校開展了“快樂足球·健康成長”校園足球體驗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在家校聯動方面,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親子共同參與的校園足球活動,并把會踢足球、熱愛足球的家長吸納到各學校校園足球活動當中,積極發揮家長們的作用。
5.校園足球文化氛圍濃厚。一是大力加強學校足球文化建設,拓展足球文化宣傳陣地,加大東莞慧教育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課掌上通和各級各類媒體宣傳力度,向廣大師生和家長廣泛宣傳校園足球文化,形成全社會合力推動的良好態勢。二是各鎮街積極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于一體的足球活動,如,莞城街道的“足球周末”、南城街道的“家庭足球”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三是通過足球講座、趣味足球活動、學校運動會、足球啦啦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宣傳足球知識,普及足球活動。如,南城陽光第二小學舉辦的校園足球文化節,設定了“曬足球,悟足球,炫足球,說足球,秀足球,賽足球”6大主題,把足球文化與語文、美術等學科課程相融合,開展了以足球為主題的演說、繪畫、機器人足球賽等20多個項目的活動,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學生參與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