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丹
摘要:目的:總結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護理流程中的安全風險以及護理干預對策。方法:納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70例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為對照組觀察對象,擇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70例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為研究組觀察對象,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及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97.14%VS80.00%),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2.86%VS17.14%),兩組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差異(P<0.05)。結論:在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護理流程中存在諸多風險,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可切實防范風險的發生,保障患者的身心安全,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和護患關系的改善,應用前景可期。
關鍵詞:心內科重癥監護;護理風險;綜合護理干預;滿意度
眾所周知,重癥監護是以維護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為目的而對各類危重癥患者集中實施的強化治療和護理服務,而心內科危重癥患者因病在心,隨時會陷入生命危機,故對重癥監護的需求更為迫切。本院十分關注重癥監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現狀,旨在通過護理服務的改進確保護理質量和安全,于2018年1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就相關研究成果作如下報道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納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70例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為對照組觀察對象,擇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70例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為研究組觀察對象,140例入選者由82例男性,58例女性構成,年齡范圍為26-71歲,均齡為(57.82±3.26)歲,對比兩組各方面資料均衡性較強(P>0.05)。
1.2方法
沿用舊有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流程如下:組建護理風險防范小組,由小組成員以頭腦風暴法總結并分析當前護理流程中潛在的風險因素,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和思路。①護理人員。護理安全問題的發生與護理人員自身綜合素養不足有關,首先護理人員并未意識到安全問題對患者及其院部的影響,加之高強度工作容易使其陷入職業倦怠危機中從而對工作尤其是護理細節重視不足,造成疏忽怠慢及安全風險。另一方面,部分護理人員業務能力不強,缺乏責任感、法律意識不足,成為護患糾紛的重要危險源。針對于此,護理團隊要求小組成員端正服務態度,通過組內動員大會使護理人員意識到安全問題所造成的近期和遠期影響,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在實操訓練中不斷提升技能。同時,對護理文書的記錄和書寫提出明確要求,定期進行抽查,對不規范、不整潔書寫者予以批評教育,計入考核成績,在交接班時由雙方再次核對檔案數據,以此自查避免出錯。另外,按需排班并加強夜間巡視,防止人手不足或監護力度不夠而造成意外;明確藥物配制、發放流程,在給藥前就藥物作用機制、常見不良反應等作詳細解說,對口服用藥需目睹患者服畢后再行離開,同時注重藥物指導教育,避免患者擅自對用藥方案予以更換影響藥效或誘發意外。②患方因素。遭受疾病的長期困擾,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本就不高,入住重癥監護室后,面對冰冷的器械、陌生的環境很容易加重應激損害[1],加之患者身體基礎差在住院期間發生壓瘡、意外拔管、墜床等的風險較高,若與家屬間溝通不及時勢必會引發誤解、不滿甚至是糾紛。針對于此,護理人員積極采用心理狀態評價工作對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予以實時監控,通過加強溝通、人文關懷安撫患者情緒,同時積極協調患者和家屬的關系,作其溝通的橋梁并為患者爭取親情支持,給予其精神鼓舞。另一方面,就患者病情與家屬作積極溝通,強調壓瘡、墜床等發生的誘因涉及方方面面,避免家屬認知欠缺而將全部責任推卸給護理人員,同時對患者病情的康復予以科學的建議,通過換位思考積極解決護理問題,獲得家屬的支持和理解。③其他因素。重癥監護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設備,一旦設備老化、丟失零件等勢必會影響正常使用,甚至會造成更大范圍的損害,故護理人員在積極學習相關醫療設備使用和操作技能的同時,應對器械予以規范擺放、定期檢修,在使用前對器械外觀及性能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再行使用。
1.3對比參數
對2組護理滿意度(90分及以上為十分滿意,60-89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一般)和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評價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統計2組護理滿意度,見表1。
2.2統計2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見表2。
3小結
護理安全風險與護理服務質量呈因果關系,重視護理流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積極改進,對整體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多有裨益[2]。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97.14%VS80.00%),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2.86%VS17.14%),兩組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差異(P<0.05),這主要是因為護理團隊圍繞護理流程中潛在的風險因素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策,全方位防范安全問題的發生,能夠切實維護患者利益,故可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升護理滿意度,充分印證了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重癥監護心內科患者護理流程中存在用藥不當、墜床、窒息等風險,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可切實防范風險的發生,保障患者的身心安全,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和護患關系的改善,應用前景可期。
參考文獻:
[1]邱曉春.淺談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的心理特點與護理措施[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5):95-96.
[2]王春娟.心內科重癥監護室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及風險防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