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珺
摘要:目的:探討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斷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收的7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76例患者均予以超聲診斷,將超聲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并對比良性、惡性病灶的超聲影像學特征,以此評價超聲的臨床診斷價值。結果:超聲對良性、惡性結節的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甲狀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在低回聲、縱徑≥橫徑以及鈣化程度表現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對于邊界形態和血流信號分級表現對比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具有顯著臨床診斷價值,診斷符合率較高,且能準確鑒別診斷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臨床診斷
結節性甲狀腺腫屬于臨床最為多見的一種甲狀腺結節良性病變,有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有15%左右的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會并發甲狀腺瘤,且較易出現誤診與漏診,導致患者錯過理想治療時機,對患者疾病恢復造成較大影響,因此臨床需要加強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準確診斷[1]。近些年因超聲技術的逐漸發展進步,臨床開始廣泛應用高頻超聲探頭診斷,特別是對部分軟組織檢查上臨床診斷價值較高,能夠清晰顯示軟組織的層次性。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斷效果,特選擇我院7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展開研究,具體如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收的7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39.3±3.2)歲;結節病灶直徑0.6~3.2cm,平均結節病灶直徑(1.3±0.4)cm。
1.2 納入標準
①本次所選患者均通過手術或細針抽吸活檢病理學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②患者均具備完整的臨床診斷資料;③患者未并發嚴重臟器障礙疾病或精神障礙疾病;④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簽署書面同意書。
1.3 診斷方法
76例患者均予以超聲診斷,診斷儀器選擇意大利百勝Esaote(型號MyLab?ClassC)與美國GE(型號LOGIQ?P6)彩色超聲診斷儀,設置探頭頻率為6~10.0mHz;檢查時指導患者擺放仰臥位,后仰頭部,保證完全顯露頸部前區,首先進行二維超聲探查,主要是掃查甲狀腺形態、大小以及內部回聲情況;如果觀察到甲狀腺實質中有結節時,則用高頻超聲探頭對頸部進行縱切面、橫切面等多切面探查,仔細記錄結節大小、數量、邊界、內部回聲、結節邊緣暈環、有無包膜以及周邊組織的情況。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記錄結節周邊與內部血流分布情況,以半定量法判斷血流分布等級。結節周邊或內部未見血流信號為0級;結節內部血流信號分布區域<結節面積的1/3,且結節周邊血流信號分布區域<結節周長的1/3為I級;結節內部血流信號分布區域<結節面積的1/3,且結節周邊血流信號分布區域>結節周長的1/3為II級;結節內部血流信號分布區域>結節面積的4/5或結節周邊血流信號全部或幾乎占據了結節周長為III級。利用脈沖多普勒掃描患者血流頻譜,檢測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最小值、阻力指數以及收縮期血流速度峰值。
1.4評價指標
將患者的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將超聲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學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對比分析良性病灶和惡性病灶的超聲影像學特征。
1.5 統計學方法
選擇統計軟件SPSS21.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x±t)表示,t檢驗;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對比
7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病理學診斷結果為:惡性結節患者有32例,共有惡性結節62個;良性結節患者有44例,共有良性結節108個。超聲診斷結果為:惡性結節患者有31例,共有惡性結節60個;良性結節患者有43例,共有良性結節110個。超聲對良性、惡性結節的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對比無顯著性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2.2 良性病灶和惡性病灶的超聲影像學特征對比
甲狀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在低回聲、縱徑≥橫徑以及鈣化程度表現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對于邊界形態和血流信號分級表現對比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見表2。
3 討論
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均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疾病,而對于兩者的臨床治療方式和原則也存在差異性。當前臨床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一般只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而忽略了甲狀腺癌的診斷,使得患者需接受二次手術,不但加劇患者身心疼痛,還會加重家庭經濟壓力[2]。所以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術前給與有效、準確鑒別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對患者后續的臨床療效有著直接影響。甲狀腺癌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癌、髓樣癌以及未分化癌,患者病情進展較為遲緩,大部分患者預后良好,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因腫瘤局部侵犯或遠處轉移而引發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對保證甲狀腺癌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3]。
超聲作為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診斷方法,在診斷甲狀腺腫物與患者預后隨訪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已有眾多臨床研究與文獻均證實了組織彈性成像技術在腫塊的鑒別診斷中具有高敏感度與特異度[4-5]。此次研究顯示,超聲對良性、惡性結節的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基本相符(P>0.05),且甲狀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在低回聲、縱徑≥橫徑以及鈣化程度表現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而在邊界形態和血流信號分級表現上差異不大。結果表明,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臨床診斷準確性較高,而影像學表現中存在的差異指標亦能有效鑒別診斷良性、惡性病變。在實際應用超聲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時,要注意準確掌握相應影像學特征,如良性結節大都表現為非低回聲、病灶主要表現為粗鈣化或無鈣化,而惡性結節大都表現為低回聲、病灶邊界不規則、病灶內部大都表現為細鈣化[6]。
綜上所述,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具有顯著臨床診斷價值,診斷符合率較高,且能準確鑒別診斷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偉偉.不同年齡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甲狀腺超聲特征對比[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4):71-72.
[2]龐月.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0):228-229.
[3]梁麗萍,任海波,鄭艷芬,鄔彩虹.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分析法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9,30(04):253-256.
[4]張妹.探討不同年齡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的甲狀腺超聲聲像圖特征[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9):31-32.
[5]蔡淑芬.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9):43-44.
[6]馬哲強.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術前診斷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