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 要:信息技術的推陳出新,成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突破傳統格局的重要契機,無論是從教學質量、教學效率,還是從教學事業長足進步的角度來說,信息技術都具備重要的影響價值,本文首先探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弊端,之后探究信息技術予以融入,并解決相關問題的可能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弊端;融合探究
信息技術是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加工、整合等一系列措施的工具或手段,在現代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伴隨著新課改的進程日益加快,物理實驗教學課程的改進工作也日益被提上日程。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弊端
由于初中物理實驗課程面向的是初中生,因而從初中生的角度,思考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弊端,更具備信服力。
(一)課堂壓抑,缺乏活潑性
在初中階段,學生物理實驗知識基本處于初級階段,但大多教師正是以此為理由,推崇灌輸式教學,而非啟發式教學,推崇知識記憶,而非動手思考,推崇保守教學,而非創新教學,這使得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總是充滿教條性,學生創新思維得到壓制,無法扔掉拐杖參與物理實驗知識的開拓過程中。
(二)知識單一,缺乏多樣性
在教導學生時,教師一般按規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備課,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對于學生來說,知識面較窄,無法更好的窺探物理實驗知識奧秘,對物理實驗課堂的積極性往往不佳。同時,受限于教學器材的匱乏,諸多物理實驗課堂極大的閹割了學生動手操作步驟,教授的知識,很多是能省則省,或是以考試為綱領,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教學,降低物理教學實驗知識多樣性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更好的融入到物理實驗課堂當中。
(三)照顧面窄,缺乏統管性
物理實驗教學強調個體教學,為更好的輔助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過程中,單獨輔導要遠強于統一輔導,但這在物理實驗課堂中不具備現實性,由于學生較多,教師較少,諸多學生出錯,或是對實驗環節存在疑問時,教師往往不能及時進行解決,因而也就降低了物理實驗教學課堂的整體質量。
二、信息技術融合可能性
信息技術對信息具有較好的加工、展示、處理效果,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同樣具備一定效用。
(一)改變知識傳授方式,調動課堂氣氛
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以機器為載體,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視聽氣氛。例如在滬粵版《光現象》中,為了改變壓抑的教學課堂,同時,又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知和把握光現象,教師可以用電腦演示多種影子形狀,甚至是將影子的動態變化所形成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手影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借助此,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手影的創新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課余之外,也能感受光學的奧秘。
除了活躍氣氛外,借助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的一些奇特的現象,并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例如在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神奇的壓強》中,由于大氣壓強并非可以觸及的事物,僅僅靠教師一張嘴,是很難讓學生對大氣壓強產生明確的概念,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諸多大氣壓強的例子,比方說瓶子與雞蛋、馬德堡半球實驗、吸飲料等,借助豐富的例子,學生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極大的改進,豐富物理知識的同時,也學會用物理知識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的世界,這對學生保持較高的科學實驗熱情具備積極意義。
(二)加工教學知識,豐富課堂教學
傳統物理實驗教學離不開教材、器材,這極大限制了物理實驗教學的可能性,比方說,研究《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時,促使某個物體在可控空間內保持不間斷直觀可見運動較難,但運用多媒體設備就有所不同,物體受力時的各種表現,都可以用3D模擬的方式進行演示,帶給學生具體直觀認知的同時,又避免器材本身對實驗教學產生制約,便利教學活動進行的同時,又增強了教學質量。
除可操作性強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教學知識,讓實驗課堂有頭有尾,便于學生全面把握,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進而更好的把握事物運作的基本規律。例如在滬粵版八年級下冊《浮力與升力》中,教師可以將該實驗與二力平衡進行結合,讓學生切實的感知力的存在,更好的把握力的方向性、大小性等,使實驗教學效果翻倍增強,讓學生對浮力、重力等具備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改進課堂教學設備,增強教學質量
在實驗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的疑問得到及時解決,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實驗課堂教學效果,考慮教師與學生的數量差距,應當借助新的教學資源,彌補教師所不能及時處理的教學空檔,例如在《探究歐姆定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電壓、電流、電阻,完成器材的搭接,最終總結出相應的結論,教師除了現身指導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在學生自主操作一段時間后,演示正確的搭接方法,向未能自主完成搭接的學生提示,促使此類學生盡快進行抄表,記錄相關數值,以便于能最終得出結論,鑒于此,進行多媒體教學有所必要。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學事業存在諸多利益,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中同樣如此,當下初中物理實驗課堂存在較多弊端,突出的有課堂壓抑、知識單一、照顧面窄,極大限制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調動課堂氣氛、改進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改進教學手段等,以便于學生能更好的參與到物理實驗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郭麗萍.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探究[J].吉林教育,2017(19):68-68.
[2]張文藝.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7):83-83.
[3]馬立軍.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5(45):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