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娟
【摘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中一個有力的工具。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越性有:形象、直觀,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優化課堂結構,擴大課堂容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它改變了以往一支粉筆、一張嘴,從上課說到下課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運用聲音、圖片、動畫等多種形象、直觀的表現手段,把知識內容呈現在學生們面前,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參與興趣。
【關鍵詞】? 多媒體 信息技術 英語教學
在多媒體環境下制作的課件對于英語這種需要大量板書的科目,其時間利用效率是十分明顯的。效率的提高意味著課堂信息量的增大,知識容量的擴充,在有效的時間內多媒體教學既給學生們更多的機會了解更豐富的知識,也給老師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盡管多媒體教學具有諸多優越性,但我認為在使用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要讓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仍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多媒體使用過多,課堂容量過大
多媒體以其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獲得老師的青睞。但有的教師卻把課堂教學是否使用多媒體看作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大量使用多媒體,幾乎把所有的內容都打在屏幕上,包括文字、漫畫、影像資料應有盡有。結果是學生整節課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沒有足夠時間去思考問題。在英語教學中,有些多媒體課件純屬一般性的講稿,老師利用多媒體系統把一頁講稿投放在屏幕上,當學生還沒有跟上老師的思路時,另一頁又開始了,課堂上信息量太多,學生無法全部掌握。
2.過渡依賴于課件,取消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由于多媒體教學方法淡化了教學語言和板書對學生的視覺刺激,學生大腦皮層沒有興奮起來,記憶效果自然就差,按照心理學的知識,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一般而言,新的一頁課件投放在屏幕初期,學生會無意識的把這一頁內容都看一遍。如果教師這時不注意這一點,立即開始講解,這時學生不會去注意聽,當學生看完一頁之后,老師已講了很多了,學生的思維就跟不上老師的節拍。而小學英語是學習的啟蒙階段,初中英語是學習的初級階段需要教師一邊講解一邊在黑板上板書,一些關鍵的地方和關鍵詞還需打點,劃線,圈圈等形式加深學生的認知效果,并進行反復操練而達到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板書在知識體系學習、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時,設計巧妙的板書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留下伏筆、承前啟后、畫龍點睛等作用。與此相對,多媒體教學在這方面就有所欠缺。教師板書完全被課件取代,而課件當中的教學模式、板書設計是教師事先準備好的。
3.課堂活動設計過多,導致課堂中重點難點難以突出
英語知識的掌握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給知識的陳述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間。但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為借助多媒體教學,不是把課堂活動設計越多越好,多媒體教學,執教老師往往安排了許多教學活動,包括游戲,辯論、朗讀、角色扮演和猜謎語等,整個課堂形式上非常熱鬧,最終造成課堂容量過大,其結果是學生走馬觀花,過猶不及,學生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運用起來困難大。教師也難以把握重點與難點,課堂效果不佳。
二、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英語教學不單是認知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英語教學中的師生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使用,這種情感因素被削弱了,老師不能發現學生思想上的誤區。多媒體盡管為我們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語學科很多課件往往側重于有聲動畫的制作,生動形象地呈現了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增強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它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的交際操練,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所以我們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應當以促進學生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為著眼點,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切不可為了追求在課堂上多一點現代化教學的氣息,而不加選擇地過多使用多媒體課件。
三、在使用多媒體時,也要注意其它媒體的使用
有些教師在到嘗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甜頭后,喪失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丟掉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實物、簡筆畫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發揮其各自長處。還有的教師認為有了大屏幕,黑板可以從教室里消失了。其實漂亮優秀的板書不僅精練,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時調整、修改板書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多媒體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教的更加輕松,學生學得更加起勁,這就是教與學有效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揚長避短,從而達到高效優質課堂。
[ 參? 考? 文? 獻 ]
[1]楊開城,李文光.教學設計理論新框架.北京:中國電化教育,2001(6).
[2]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鐘志賢.遠程教育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