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鼓勵幼兒畫日記,是引導幼兒進行造型活動,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開始創作之前,先幫助孩子回顧生活中印象深刻或有意思的事情,關鍵是要孩子切身經歷、印象深刻、有感而發的事情。以《參加一次活動》這一課題為例,老師需要提出具體的問題,譬如在什么地方參加了一次什么樣的活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跟誰在一起參加的?他們是什么樣子的?他們都在做些什么?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們一起討論,激發孩子對記憶的溫習,產生創作沖動。
通過欣賞圖片資料,讓孩子深入了解在活動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比如:玩滑梯時,滑梯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進入滑梯的通道和滑下來的通道有什么不同;在排隊等候的小朋友和滑下來的小朋友的動作和表情有何不同。學輪滑時,小朋友的裝扮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輪滑的場地有哪些不一樣的擺設。幫助孩子把主要人和物的細節明晰化,有利于使畫面豐富生動。
在作畫時,讓幼兒選擇構圖的方式,可以橫構圖,也可以豎構圖。先用水彩筆或簽字筆,勾畫輪廓,用線要肯定;添畫主體人或物的細節,把他們放在畫面的主要位置,可以先畫活動中主要的人物,再添加活動的場地和工具。
作畫時需要讓幼兒注意,一定要從記憶最清晰的部分起筆;畫面主體的人和物要畫大些,安排在畫面的顯著位置;如果要涂色,最好先勾勒邊沿再填充,保持畫面的清晰、完整。
日記畫作畫時間不需要太久,畫面也不需要完整,只要讓孩子將他認為印象最深刻、最有趣的部分畫出來即可。由于幼兒時期的孩子注意力時間較短,在引導時應避免選擇過于花哨煩瑣的工具,用簡單的中性筆,保證幼兒將重心放在圖形表現上。孩子在創作初期,因為不注意觀察,記憶不深刻,導致畫面單調,沒有細節,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老師和家長應善于發現孩子畫面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其次,幼兒日記畫常用象征性繪畫表現認知和感受,不要過分強調與真實生活一模一樣,他們就會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畫面。
創作結束后,可以請幼兒用語言描述一下他的日記畫內容,老師或家長在畫面合適的位置做一下記錄,然后標注好姓名和日期。
創作日記畫,一定是要圍繞孩子們身邊發生的事情展開,可以是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讓人過目不忘,也可以是平淡無奇的經歷,但要畫出生活的趣味性。堅持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擁有善于觀察和發現生活美的眼睛,幫助孩子從中獲得創作題材,鍛煉圖像表現的能力,同時日記畫也是記錄孩子成長的形象資料。如果能鼓勵孩子每天堅持作畫,便會形成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