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提高語文家庭作業的質量,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和創新,嘗試設計了以下幾種語文作業。
一、設計“專題作業”,讓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得到升華、課外知識得到拓展
現行的北師大語文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呈現教材內容,每學習一個主題單元后布置了“專題作業”,使學生能在具體的作業中通過信息收集、處理和加工很好地整合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如學習“智謀”單元的教學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專題作業——搜集整理智謀故事,進一步體會智謀運用的巧妙之處。通過完成這一作業,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整合信息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內化和升華了課內所學知識,使寫作業成了理想的語文學習活動。
二、設計“趣味性作業”,讓學生在做作業中發揮優勢,快樂成長
設計充滿趣味性的作業,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如教完課文《我喜歡》后,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我設計了新穎別致的作業:讓喜歡朗讀的學生配樂朗誦課文,讓喜歡繪畫的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內容畫出來,讓喜歡寫作的學生模仿課文,寫一篇作文《我喜歡》。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選擇作業的完成形式,由于他們選的完成作業的方式都是自己最拿手的,所以作業的質量很不錯。如果時間允許,學生完成作業后,可讓每個學生做一次展示:善讀的學生讀得聲情并茂,展示著朗讀的魅力;善畫的學生將一個個呆板的文字變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作;善寫的學生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歡喜,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孩子們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如何能夠不盡心,不盡興,不快樂呢?
三、設計“分層作業”,讓學生在自由選擇中發展個性、體驗成功
根據學生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差異布置分層作業,在作業內容、標準、模式上進行分層,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狀況,具有自主性、挑戰性、人文關懷性,能夠使優等生和中等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增強了他們學習的挑戰性;使學困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減少了他們對作業的畏懼感。“分層作業”可以是數量上的不同,例如生字書寫,已經掌握的字可不寫,不太熟練的寫兩遍,不會的寫三遍;可以是要求的不同,例如,同樣的古詩積累作業,鼓勵優等生既會背誦、默寫,又能積累相關的古詩;鼓勵中等生既會背誦又會默寫;要求學困生背會即可;也可以是題目難度呈現層次的不同,通過“作業套餐”的形式,讓學生選做作業。其中A 套餐以較簡單的基本題為主,B 套餐以綜合題為主,C 套餐以較難的綜合題或較難的發展題為主。“分層作業”有利于克服傳統作業“一刀切”、缺少層次、過易過難、不利于不同類型學生發展的弊病,既可以避免學習較好的學生埋沒自己的才能,也可以避免學困生感到學習吃力,失去自信,以至于抄襲作業或不做作業,能讓學生在自由的選擇過程中發展個性、體驗成功。
四、設計“自主作業”,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自主作業可以由學生自己留、自己做、自己批,也可由同伴之間相互留、交換做、交換批,還可以由教師讓學生選擇作業超市中的內容去完成。學生完成這一類作業時有充分的自由度,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學習目標和興趣愛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風格完成作業。例如在學完“家園的呼喚”一單元后,我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話題,或寫下自己感受和看法,或搜集相關資料做補充,或制作調查報告。有的學生寫下了保護地球母親的倡議書;有的搜集了大量地球環境惡化的具體事實和數據;有的制作了近年來地球生態變化的調查報告。孩子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了解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語文實踐能力,進一步強化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體驗了自主學習的快樂。
五、設計“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增加親情感、增強合作精神
合作性的作業可以在與父母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在和學生的合作下完成。比如布置親子閱讀作業,讓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寫讀書心得,然后交流讀書心得,可以增強孩子與父母的親情感;布置和同學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實驗、排演課本劇等作業,讓學生在彼此分工合作中懂得與同學團結互助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設計“多樣化作業”, 在作業中挖掘學生潛能、陶冶學生情操
多樣化的作業包括畫一畫、查一查、編一編、抄一抄、辯一辯、演一演、走一走等作業形式。《登鸛雀樓》是小學語文第三冊中的一首古詩,集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于一體。為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更深的印象,我布置了讓學生畫一畫詩中景物的作業,讓學生在畫畫中進一步理解古詩,明白古詩蘊含的道理;《一個蘋果》講了抗美援朝時期的故事,為了讓學生鞏固上課所學知識,我布置了查一查抗美援朝背景及意義的資料,讓學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文章,增加知識儲量,形成知識鏈;《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詩,從不同方面寫了不遵守規則的人和他們的理由。本詩格式整齊,每小節的開頭都以“誰說沒有規則,明明白白寫著”起頭,先寫規則,再寫做法,然后寫理由,學生學習后很容易掌握這種寫法。故而,我布置讓學生接著編一編的作業,讓學生觀察自己生活中還存在哪些不守規則的事例,編成一首小詩,學生在編寫過程中拓展了思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體驗到了作業的樂趣。有時我也根據課本內容布置一些演一演的作業,學生在表演中強化了學習內容,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有時,我布置讓學生走進社會進行一些調查的作業。通過走訪、查閱有關資料,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周圍環境、人物等進行調查活動,了解到了生活的變遷、環境的變化、時代前進的步伐、社會的進步,對豐富學生的閱歷、學會與人相處很有幫助。
作業是學生的必修課,是學生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效結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途徑。教師在作業布置上的創新、設計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樂于完成并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一項活動。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