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琴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教育事業產生了全新的認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人文情懷的導向作用,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語文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同時,也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的性格并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對學習和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以提升人文情懷為導向,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塑造人格,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完善
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往往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片面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和知識的掌握情況,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熏陶,特別是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這種重知識、輕情感的教學目標造成課堂情感養成教育的缺失,使課堂少了些許溫度。
(二)教學模式單一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長期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枯燥和乏味。教師缺少對教學方式方法的鉆研和對先進理念、方法的學習,依賴固有的教學模式,不改變、不創新,導致教學方式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使課堂變得如同一潭死水。
(三)教師成為主導
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地位。在多數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的主體不是學生,而是教師,教師主導著課堂教學活動的話語權,學生則長期處于被動的語文知識學習模式中,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學習缺乏動力,更勿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人文情懷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以提升人文情懷為導向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
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并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性地位,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一系列基于學生的學習活動,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消極心理。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 “一言堂”的現象廣泛存在,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夠理解并記憶教師講授的內容,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改變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在以提升人文情懷為導向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加要重視學生主體性地位,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了解人文情懷。例如,在辛棄疾《破陣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音樂《十面埋伏 》,在音樂播放完成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可以讓學生自主收集詩詞相關資料,再對資料進行遴選、分析、重組、整合等處理,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分組討論、歸納、提煉。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課堂的氛圍非常關鍵。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積極,具有一定的消極心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將人文情懷的教育有效地融入語文知識內容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都經過了重重篩選,語文的知識內容必定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能夠增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語文課堂的氛圍相對比較低沉,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教師采取多種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鄉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相應的課堂導入語,通過導入語簡單介紹《鄉愁》的背景,在情意綿綿的導入語中,學生雖然還未開始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但是已經走入了濃濃的鄉愁氛圍中,學生的情感進入了課堂學習,有利于教師進行接下來的教學。
(三)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多數教師過分注重對學生語文考試成績進行評價,卻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更忽視了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投入、人文情懷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評價方式中,教師注重指出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之中的不足,卻忽略了積極評價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拓寬評價方式,通過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教師點評等多元化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進行全面的評價,充分地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發展多元化評價、建立和完善健康的評價體系,能夠促進學生人文情懷的養成。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學生的價值觀念。在傳統的評價方法中,教師經常會以句子通順、中心明確、文筆優美等方式評價學生的作文,這樣的評價方式會影響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精神提升和心靈溝通,在評語中體現人文情懷。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整體把握和設計語文教學全過程。在探索和改進的過程中,不僅要進行綜合性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情懷的培養,找到適合以提升人文情懷為導向的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的發展道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真正地將人文情懷的教育與初中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學生不僅能夠系統、全面地學習到語文知識,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懷。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