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文 張平良 曾駿 董博 譚雪蓮 姜小鳳
摘要:在隴中地區對10個馬鈴薯品種(系)鮮薯品質及產量等性狀進行綜合比較。結果表明,在甘肅中部地區,隴薯9號、隴薯10號、隴薯14號3個品種適應性好,產量較高,適宜作為甘肅省中部地區馬鈴薯主糧化專用薯種植。
關鍵詞:馬鈴薯;主糧化;篩選;隴中地區
中圖分類號:S5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1-0034-04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in 172 soybean varieties are detected by HPLC, among which 86 are cultivars and 86 landraces, and the contents of crude fat and protein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isoflavone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in conten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fat. The crude fat conten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daidzin, daidzein, genistin and glycyrrhizin. The content of total isoflavones in soybean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daidzin, daidzein, genistein and genistin,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0.520, 0.268, 0.462 and 0.969 respectively.
Key words:Soybean isoflavones;Daidzin;Genistin;Correlation analysis
馬鈴薯是甘肅省中部地區主要作物之一,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單產高,種植效益好,已經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結構中的支柱產業[1 - 3 ]。馬鈴薯主糧化開發,是深入貫徹中央關于促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積極探索[4 ]。
針對隴中半干旱區馬鈴薯優良品種資源稀少、新老品種更新換代較慢、抗逆性較差等問題,我們以品種隴薯9號為對照,對10個馬鈴薯品種(系)進行了品比試驗,從生育期、產量、主要農藝性狀、品質等方面系統考察了參試品種(系)的區域適應性,初步篩選出可在甘肅中部地區推廣的主糧化新品種,以期為發展馬鈴薯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加工帶動生產,推進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促進馬鈴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依據。
1 ? 材料和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定西試驗站,104° 36′ E,35° 35′ N,海拔2 060 m,年輻射總量5 898 MJ/m2,年日照時數2 500 h,≥10 ℃積溫2 075.1 ℃,年平均氣溫6.2 ℃,無霜期140 d,平均年降水量為415 mm,為典型旱地雨養農業區。
1.2 ? 試驗材料
供試馬鈴薯品種(系)為隴薯7號、隴薯9號(CK)、隴薯10號、隴薯11號、隴薯12號、隴薯14號、LY08104-12、LY1011- 15、L1039-6、L1036-34,均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選育并提供。
1.3 ? 試驗方法
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66.0 m2(6.6 m×10.0 m)。采用全膜壟播,先起壟覆膜,4月23日播種,播種密度48 000株/hm2。施N 120 kg/ hm2、P2O5 60 kg/hm2、K2O 60 kg/ hm2,均做底肥,生育期觀察記載物侯期,10月中旬收獲,統計大、中薯率,并計產。
1.4 ? 測定方法
粗蛋白質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粗淀粉采用旋光法測定,Vc采用熒光法測定,還原糖采用直接滴定法測定。
2 ? 結果與分析
2.1 ? 參試品種(系)物候期
由表1可知,參試品種(系)中,隴薯系列生育期接近,為160~175 d,均為晚熟品種。L1039-6、LY08104-12、LY1011-15等3個品系較對照分別早熟43、29、34 d,屬于中早熟品種。
2.2 ? 參試品種(系)的農藝性狀及產量
單株薯重是馬鈴薯產量的重要構成因子。試驗結果(表2)表明,單株薯重除隴薯10號高于對照10.16%、隴薯14號高于對照1.91%外,其余品種(系)均顯著低于對照。商品薯重隴薯10號、LY08104-12與對照接近,其余品種(系)均顯著低于對照。商品薯率隴薯11號和LY08104-12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其余品種(系)均顯著低于對照。隴薯10號、隴薯14號、L1036-34產量表現較好,分別較對照增產20.1%、11.1%和4.4%。
2.3 ? 參試品種(系)鮮薯品質
品種特性直接影響作物的品質。經對鮮薯品質的測定(表3)可知,各品種(系)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粗淀粉含量較好的品種(系)有隴薯7號、隴薯10號、隴薯12號、LY08104-12、L1036-34,均與對照接近,為180 g/kg左右。Vc含量以隴薯7號、隴薯9號、隴薯10號、L1036-34較高。馬鈴薯塊莖中還原糖含量的高低,不僅影響其營養價值,而且還會影響食品風味、加工工藝和產品品質[5 ],還原糖含量高,馬鈴薯比較甜,不易儲存,而較低的還原糖有利于馬鈴薯貯藏。還原糖較低的品種(系)有隴薯9號、隴薯10號、隴薯11號和L1036-34、LY1011- 15。
3 ? 小結與結論
通過對馬鈴薯參試品種(系)生育期、豐產性、加工品質等指標綜合評價,隴薯9號、隴薯10號、隴薯14號3個品種生育期適中,商品薯率較高,產量和加工品質優于其它品種(系),可作為隴中馬鈴薯主糧化配套品種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三信. ?甘肅省馬鈴薯生產優勢區域開發芻議[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8,30(3):67-68.
[2] 王宏康. ?甘肅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 ?甘肅農業科技, 2017(1):54-56.
[3] 張英鶯,張俊蓮,邢 ? 國,等. ?甘肅馬鈴薯產業發展調查[J]. ?甘肅農業科技,2013(4):38-40.
[4] 景彩艷,王海榮. ?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主糧化發展分析[J]. ?中國馬鈴薯. ?2016,30(3):186-190.
[5] 楊俊慧,鄭 ? 嵐,馬耀宏,等. ?馬鈴薯中還原糖不同測定方法的比較[J]. ?食品研究與發展,2007(5):104-107.
(本文責編:陳 ? ?珩)
收稿日期:2018 - 11 - 21
基金項目: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專項計劃(2017GAAS2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16YFD 0200101),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503120),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05B03)。
作者簡介:劉曉偉(1982 — ),男,甘肅臨洮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作物栽培與生理生態研究工作。聯系電話:(0)13639390771。Email:liuxw918@163.com。
通信作者:郭天文(1963 — ),男,山西山陰人,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營養與土壤肥料的研究。 ?Email: guotw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