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糧食生產技術推廣工作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提出,2019年,我國將加快現代種植制度和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集成創新,構建種植業技術推廣四大體系,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體現為“四個增強”:一是通過強化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技術示范,保障糧食產能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二是通過推廣良種良法優化產品結構、制定技術路線優化區域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優化作物結構,優化糧油結構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三是通過大力推廣減肥減藥、節水節種、機械化生產等技術,推廣受市場歡迎的優質專用糧油品種,促進農民增收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四是通過打造特色品牌增效、拓展農業功能增效、發展種養循環增效,推動產業增效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會議指出,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我國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缺乏全產業鏈、協同融合的推廣理念,推廣方法未能充分考慮市場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等問題。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會上對2019年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進行了部署,提出將堅持綠色、高質、高效發展方向,圍繞產業、產出、產品工作主線,加大要素、模式、技術集成推廣,加快推進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著力構建四大體系:一是構建現代種植制度體系,以現有的種植制度為基礎,大力發展糧豆高效種植模式、“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模式等;二是構建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體系,既要優化品種結構,也要集成組裝一批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三是構建防災減災技術體系,建立健全糧油生產防災減災技術解決方案,加強抗災技術儲備和推廣應用;四是構建物聯網大數據技術體系,通過物聯網技術改造種植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