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玉霞 趙國蓉 任得萍


摘要? 對1990—2017年近30年來海北州冰雹氣候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冰雹災害對農牧業的危害,并提出相應的氣象防災對策,旨在為避免或減少冰雹災害對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的損失。
關鍵詞 海北州;冰雹特征;防災;對策
中圖分類號:P42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1-05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1.021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il Weather in Haibei Prefe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and Its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YAN Yu-xia?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aibei Prefecture, Haiyan, Qinghai 810200)
Abstract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il in Haibei Prefecture from 1990 to 2017 were studied, the damage of hail t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hail disaster.
Key words? ?Haibei Prefe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ail; Disaster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境東北部,北與甘肅省毗鄰。海北州山脈縱橫,河流眾多,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3 100 m。海北州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年降水量300~500 mm,主要集中于7—8月, 雨熱同季,無絕對無霜期。海北州土壤肥沃,利于農作物和牧草生長,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業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
冰雹是海北州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多發生在5—9月,集中于6—8月,此時正是海北州農作物及牧草生長中、后期,冰雹災害會導致農作物大幅度減產,嚴重時甚至會顆粒無收。冰雹不僅對牧草生長造成威脅,還會傷及牲畜,甚至致其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筆者對1990—2017年近30年來海北州冰雹氣候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冰雹災害對農牧業的危害,并提出相應的氣象防災對策,旨在為避免或減少冰雹災害對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的損失。
1 海北州冰雹特征
1.1 資料來源
選取海北州1990—2017年有完整氣象記錄冰雹觀測數據,從中獲取冰雹日數的發生時間,分析海北州冰雹年際、月際等氣候變化趨勢,并分別進行10年冰雹特征分析。
1.2 海北州冰雹年際變化
冰雹天氣是由于強對流天氣過程造成的。從海北州冰雹日數的年際演變圖(圖1)可以看出,海北州的冰雹天氣年際變化呈波動下降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043 5/10年。近30年來海北州年均冰雹日數約為12.7 d。近30年來冰雹日數最多的年份是2006年,為24 d,其次是1993年,為22 d;冰雹日數最少的年份為2002年和2013年,均為6 d,其次是2004年和2005年,均為7 d;冰雹日數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了18 d。近30年來冰雹日數超過平均值的年份有14年。1990—2000年,冰雹日數平均值為14 d;2000—2010年,冰雹日數平均值為12 d;2011—2017年冰雹日數平均值為12 d。其中1990—2000年冰雹日數發生高于近30年來的平均值,且每年降雹日數較為均勻。進入2001—2010年,冰雹日數表現為不均衡,其中,降雹日數發生最高的年份出現在2006年,而降雹日數最低的年份出現在2002年。說明在此階段,冰雹日數發生明顯波動,這與全球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系。2011—2017年,冰雹日數也表現出一定的波動,但小于2001—2010年。冰雹天氣發生次數呈下降趨勢,說明近年來海北州在改善生態環境、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3 海北州冰雹月際變化
從圖2可以看出,1990—2017年海北州冰雹月際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征。海北州冰雹通常發生于5—9月,其中夏季6—8月冰雹日數最頻繁,其次是9月秋雹,5月春雹。近30年來冰雹日數最多是8月,為145 d;其次是7月,為122 d;6月冰雹日數為50 d,9月為35 d,5月為8 d。10月至次年4月均無冰雹日數。冰雹發生在6—8月,正是農作物的生長旺期,會造成極大危害。此時也是牧民放牧季節,局部冰雹發生會造成人畜傷亡,損失嚴重。
1.4 海北州冰雹日變化及發生時間
海北州冰雹多發于一天中的14:00—18:00,其中14:00—16:00發生冰雹幾率約為65%。夜間及次日上午11:00是冰雹少發階段。近30年來冰雹發生所持續的時間長短變化不大,因為觀測數據不詳細,平均持續時間在10 min左右,多為6~14 min。冰雹發生時間多為農民在田間勞作、牧民放牧之時,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2 海北州冰雹災害防御對策
2.1 加強監測,提高冰雹預報準確率
進一步加強對冰雹災害的監測,在雹災多發區域,加大自動監測網點的建設,多方位全天侯收集氣象要素信息。充分利用衛星云圖、天氣雷達跟蹤冰雹系統的發展趨勢,提高冰雹短期的預報預警的準確率,尤其是短時臨近預報。
2.2 重視人影工作,提高人工消雹的準確性
加強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的建設,提高隊伍整體作業水平,加大對地面作業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設備維護保養及更新經費的投入力度,將人影工作的資金投入納入到地方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之中,保證人影工作的正常開展。提高人工消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積極開展人工消雹作業,將冰雹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保障。
2.3 健全氣象災害防御聯動應急機制,拓展氣象信息的傳播渠道
健全相關各部門間的氣象災害防御聯動應急機制,加強氣象信息隊伍的建設,暢通氣象災害信息的發布和收集渠道。進一步拓展氣象信息的傳播渠道,爭取在有效的時間內,把信息及時傳遞到農牧民手中,充分做好災前準備工作。
2.4 退耕還林,改善生態環境
加大植樹造林、種植草種的力度,退耕還林,增加地表植被和森林覆蓋面積,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強對流天氣的出現,降低冰雹天氣發生頻率,減少冰雹災害的發生。
3 結論
(1)青海省海北州的冰雹天氣年際變化呈波動下降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043 5/10年。20世紀90年代發生較為頻繁,進入21世紀后,逐漸減弱。
(2)海北州冰雹天氣主要發生于5—9月,其中6—8月是集中發生期。此時正是農作物和牧草生長旺期,對農牧業生產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3)海北州冰雹時間通常發生于14:00—18:00,此時正是農牧民在田間地頭勞作和放牧之中,冰雹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壞以及人畜的傷亡。
(4)提高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的準確率,提高臨近天氣預報的水平,將氣象信息及時快捷準確地傳遞到農牧民手中,充分做好災害到來前準備,以避免和減輕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通過人工消雹減輕災害造成損失。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減少冰雹災害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 馬曉玲. 基于逐小時資料的青海高原雷暴、冰雹及其環流背景特征研究[C]//中國氣象學會.第33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3 青藏高原與復雜山地天氣氣候.中國氣象學會,2016.
[2] 林春英,王黎俊,韓輝邦,等.青海省冰雹特征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18):173-175.
[3] 朱平,肖建設,伏洋.青藏高原東北部冰雹和雷雨預警的風暴單體識別特征對比分析[J].干旱區研究,2012,29(6):94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