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多文 李俊樂 李若楠 沈斌 王磊 亢云龍 馬昊天 曹瑞 張鵬



摘要? 利用地面氣象站資料,分析了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撫順市區雷暴日天氣過程。對其進行天氣類型普查,應用常規的天氣學分析方法,分析其大尺度環流背景,按其主要影響系統建立天氣模型;提取每日08:00沈陽探空站物理量參數,自動生成每日雷暴發生概率及各物理量參數對比文檔。
關鍵詞 雷暴;模型;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P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1-064-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1.024
Study on Forecast Method of Thunderstorm in Fushun City
LIU Duo-wen? et al(Fushun Meteorological Bureau, Fushun, Liaoning 1130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the thunderstorm weather process from January 1, 2005 to December 31, 2014 in Fushun City was analyzed. Using the conventional synoptic analysis method,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 on thunderstorm occurrence day was analyzed, the main influencing system was found out, and the weath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Shenyang sounding station at 08:00 were extracted, and the daily thunderstorm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comparison documents of physical parameters we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Key words? ?Thunderstorm; Model; Automation
.
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常伴有強烈的陣雨或暴雨,有時伴有冰雹和龍卷風,屬強對流天氣系統。撫順地處長白山脈西側,東部為山區,西部為丘陵或平原,河流、山脈多為東西走向,由于太陽輻射使地面、近地面層迅速升溫,當有強冷空氣活動時,迎風坡抬升、山谷河流等特殊地形作用下產生較強的上升運動,易出現雷暴天氣。筆者利用地面氣象站資料,分析了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撫順市區雷暴日天氣過程,對當地雷暴天氣預報研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雷暴天氣型
調閱撫順市國家級自動站(章黨)觀測資料,對2005—2014年5—9月的日觀測資料進行雷暴日日期及時間記錄。應用micaps數據高空綜合圖、地面實況圖對雷暴發生日進行大尺度環流背景分析,找出影響雷暴生成的主要影響系統,歸納出撫順市雷暴天氣學分型:高空槽Ⅰ型、冷渦Ⅱ型、西北氣流Ⅲ型、副高邊緣Ⅳ型(圖1)。
2 指標自動化
自動提取每日08:00沈陽探空站物理量參數,與潛勢預報指標閾值進行比較,自動生成每日雷暴發生概率(圖2)及各物理量參數對比文檔(圖3)。
3 結論
(1)針對雷暴發生發展,得出撫順市雷暴天氣4種形勢:高空槽Ⅰ型、冷渦Ⅱ型、西北氣流Ⅲ型、副高邊緣Ⅳ型。
(2)通過指標自動化的手段可以得出每日雷暴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 楊磊,蔣大凱,王灜,等. “8.16遼寧特大暴雨多尺度特征分析”[J]. 干旱氣象,2015(2):106-113.
[2] 全美蘭,呂志紅,祝新宇,等. 相似環流背景下2次暴雨過程對比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8):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