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
摘要? 對博湖縣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暴雨、干旱、大風、沙塵、低溫霜凍、冰雹)進行分析,并提出防災減災的服務對策,以減少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保證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關鍵詞 博湖縣;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對策
中圖分類號:S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1-080-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1.031
Main Agro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Bohu County and the Disaster Preven tion and Reduction Coun termeasures
WANG Feng-ying(Bohu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Bohu, Xinjiang 841400)
Abstract The main agro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cluding rainstorm, drought, high wind, sand dust, frost and hail in Bohu Coun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people.
Key words? ?Bohu County; Agro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untermeasures
對農業生產不利的天氣因素,如寒潮、低溫、霜凍、干旱、大風、沙塵等天氣現象,統稱為農業氣象災害。近年來,全球氣候加劇了變暖的進程,氣象災害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博湖縣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而聞名。湖區對焉耆盆地的氣候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能緩和氣溫變化,增加降水量,減少蒸發量,阻止干熱風襲擊,直接影響湖區周圍生物組成,是焉耆盆地的天然調節水庫。
博湖縣水草豐美,資源豐富,氣候溫和濕潤,土地平坦肥沃,宜農宜牧,被譽為魚肥、草茂、糧多的“塞外江南”。了解農業氣象災害的特征及其可能會給農業生產生活帶來的危害,對于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減少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保證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促進地方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為此,筆者對博湖縣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進行分析,并提出防災減災的服務對策。
1 博湖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危害
1.1 暴雨
博湖縣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是6—8月。強降水天氣很容易形成洪澇災害,農田里的水不能及時排出,嚴重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由于強降水而導致的山洪暴發,會毀壞河堤,淹沒大片農田,沖毀道路、房屋和橋梁等設施。
1.2 干旱
在農作物的生育期內,長時間無降水天氣出現,會破壞農作物正常的生長環境,農作物得不到合適的水分,植株枯萎,造成大面積減產,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絕收的情況。博湖縣的干旱有春旱和夏旱,發生春旱時,會推遲春耕作物的播種時間,導致農作物的生育期變短,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夏旱發生時,多值農作物抽穗開花坐果之時,會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
1.3 大風、沙塵
發生于春季的大風天氣,極不利于博湖縣的春耕播種,大風攜帶著揚沙,卷起土壤中的種子,會造成出芽的幼苗枯萎,剛萌芽的林果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大風發生于夏季,會使農作物大面積地出現倒伏、植株折斷的現象,堆積在一起的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發育,還極易受到病蟲害的感染,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1.4 低溫霜凍
農作物霜凍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使植物體溫降低到0℃以下而受到損害甚至死亡的農業氣象災害。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現的霜凍叫初霜凍,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現的霜凍叫終霜凍,初終霜凍對農作物的影響都較大。
1.5 冰雹
冰雹天氣出現時常常伴有雷雨、大風等天氣現象。庫爾勒地區的冰雹災害通常出現在5—8月,強對流天氣對農作物造成極大的破壞,嚴重時還會引起減產甚至是絕收,冰雹顆粒較大時,還會造成人畜傷亡。
2 博湖縣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現狀
博湖縣地理環境較為復雜,氣象災害種類繁多,并且多發生于農作物的生育期內,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較為嚴重。氣象災害在全球氣候變暖下,呈逐年上漲的趨勢,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逐年增加。
隨著氣象現代化的發展,氣象科技水平的提高,應用于氣象觀測方面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氣象預報預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博湖縣氣象部門在政府的領導下,相關農業部門間聯動合作,初步建立起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并開展一系列科學合理的防災減災工作,盡可能地將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為農民的利益保駕護航。
3 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對策
博湖縣是農業縣,農業經濟在全縣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因此,防御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降低氣象災害帶來的農業經濟損失,一直是博湖縣氣象部門工作的重心。
3.1 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預警的能力
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利用氣象衛星、天氣雷達及自動氣象站強化監測和預報,提高氣象預報預警的能力,以及低溫寒潮、沙塵暴、暴雨、冰雹、干旱等天氣預報的精準度,加大對重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加強臺站自身的建設,加大氣象災害監測的網點建設,尤其是在氣象災害多發區域,做好24 h不間斷的監測工作,搜集重要氣象要素數據,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3.2 建立完善的防災減災體系
加強對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機制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氣象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建立政府防災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天氣災害信息數據庫,由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氣象災害防御機制,政府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統一部署安排,穩步推進,積極主動地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災減災。進一步健全完善配套防災減災體系,建立起氣象災害綜合監測預報與管理網絡體系,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提高整體區域的防范能力。
3.3 增強全民防御氣象災害意識
氣象部門要加大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舉辦多種形式的氣象災害宣傳活動,提高全民對氣象災害的認識。氣象部門發布的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盡快傳遞到災情可能出現的地方。向全社會普及防御氣象災害的知識,加強宣傳教育,使之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在農村培養氣象信息員,宣傳氣象知識和氣象預警信息,同時收集氣象災害信息,反饋氣象服務的需求。
3.4 強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重要性
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對人影工作的投入,優化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布局,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作業能力和服務效益。建設人工影響天氣綜合監測網,提高動態監測能力。加快地面作業點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改進地面作業網絡,打造素質精良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隊伍。并對人影作業效果進行客觀評估,形成科學管理、協調運轉的管理體系和結構合理的人才保障體系。
3.5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加大生態建設的力度,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在村邊河灘上進行種植牧草等行為,形成水土保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使土地根據地勢形成優化合理的結構,生態環境趨于良性循環的狀態。在防災減災工作上,要注意有效利用資源,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多部門共同努力,有效配合,綜合協調管理,發揮整體效能。
加強水利工程和節水工程的建設,增加對農業防災減災的投入,興修水利等防災工程,加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減少或者避免不合理的農業經濟活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業綜合防御能力。
參考文獻
[1] 耿曉青.新疆農業氣象災害成因及其風險的相關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19):144-145.
[2] 甘遠.氣象災害對新疆農業的影響[J].北京農業,2015(34):130-131.
[3] 徐羹慧.新疆重要戰略機遇期農業氣象災害減災對策的簡要研究[J].沙漠與綠洲氣象,2007(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