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龍飛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農業發展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環境的污染、農藥的肆意使用、生活方式的改變,都使得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農作物在培育時的健康和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基于此,對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作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1-0037-01? ? ? ?中圖分類號: S565.2? ? ? ?文獻標志碼: B
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農作物在栽培期間的病蟲害預防手段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相應的農藥、試劑等種類繁多且效果顯著。為了使農作物生長快、顏色鮮、口感好,越來越多的人在農作物栽培過程中噴灑、添加大量的化學制劑,保證農作物在生長時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并且能夠提高其生長速度。但是,使用后藥物會使農作物中殘留部分藥品,最終可能會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而無公害的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能夠保證農作物的安全性,有利于人類健康。
1?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現存的問題
1.1? ?土地污染較為嚴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大力推行城鄉經濟一體化,農村地區用大量的土地建造工廠,使得農作物栽培區域的周邊也演變成了工廠區和生活區。而工廠在生產時所排放的廢氣廢水、生活垃圾,都給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大量的廢棄物污染了周圍的土地,而土地是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前提。土地的污染破壞了農作物的內部結構,影響了農作物的健康和安全性,破壞了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原則。而這些受到污染的農作物流向人們的餐桌或進入動物口中,最終都會造成疾病的發生,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1.2? ?農藥殘留度高
在農作物的栽培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使農作物遠離病蟲害的影響,農藥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栽培者一味地追求農作物的無蟲和光鮮,肆意濫用藥物,促使農作物快速增長,利用藥物增加農作物的口感。雖然農作物在化學藥品的使用之下變得更加好看、好吃,但是超標使用藥物,會使得農作物本身的農藥殘留度極高,人們食用了這樣的農作物,便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
2?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無公害的農作物栽培環境
環境污染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有著極大影響,想要栽培無公害的農作物,治理環境是關鍵。建立無公害的生長環境是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首要措施。對于工廠和生活區附近的農作物生產區,首先要對工廠中的廢水、廢氣進行排查,檢測這些廢棄物中是否含有對農作物生長有害的物質。如果有,先要減少這些危害物的污染,與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禁止污染物的排放。對于已經污染的土地,先檢驗土地的污染程度,找出污染因素,然后制定相關的治理措施。
在農作物的生長階段,土地、水資源、空氣等都對農作物的無公害栽培有著一定的影響。土壤的肥性和質量、潔凈的水資源、無污染的空氣,這些因素能夠保障農作物在生長時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保證自身生長的無公害性。環境無論對人們還是農作物,都是其健康成長的首要因素,治理環境是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的第一步。
2.2? ?栽種優良的農作物品種
環境是農作物無公害生長的首要因素,優良的品種則是保證無公害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關鍵。同一種農作物有不同的品種,每個品種的特點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栽培時一定要選擇優良的品種。農作物栽培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種的特點、環境要求、產量、是否容易感染病蟲害等情況。然后根據所栽種區域的環境特點和土質特點進行科學的選種和栽種。對環境要求低、抗病蟲害能力強、產量高的農作物,在栽培期間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生長環境的污染,控制自身農藥的殘留,真正做到無公害栽培。
2.3? ?重視農作物施肥管理
肥料的使用在農作物的栽培期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農作物的施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無公害農作物的栽培要求所執行。施肥前要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特點,合理選擇肥料的種類,科學控制肥料的使用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肥料過少將不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而肥料過多會給農作物、土壤都帶來不利的影響,最終影響農作物的無公害質量。
總之,對于農作物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管理,首先要了解農作物的當前栽培情況,根據存在的問題,合理制定管理措施,及時有效地梳理技術管理流程,分析重點因素,然后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和解決。
(收稿日期: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