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荃
摘? ?要:在農業耕種作業過程中,使用合理的耕作技術和高產的作物種子,能夠得到更高的單位面積作物產量收益。對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種子;高產;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1-0044-01? ? ? ?中圖分類號: F324.6? ? ? ?文獻標志碼: B
中國作為世界各國中當之無愧的農業強國,所依靠的不僅僅是位居世界第三的耕地面積,更多的是在耕種作業中使用的高產作物種子。在農耕作業的過程中,正是由于使用了高產作物種子,才完成了憑借占世界10%的耕地面積養活近世界1/5人口的壯舉。
所以說如何對種子進行高產栽培以獲得更高的糧食單位畝產收益,是提高我國農業綜合實力的可行之道。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為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提供了技術基礎,筆者針對科技角度的高產農業種子栽培進行了闡述。
1? ?農業種子栽種前期的準備工作
1.1? ?根據地理因素選擇適宜的作物種子
由于我國境內較為復雜的地理環境,所以在進行農業種子的栽種作業時,在對栽種作物選擇上,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地理因素進行仔細甄選。并結合當地具體土壤化學性質、氣候等因素,合理選擇適宜當地具體環境種植的農業作物,這樣才能夠保證播種的農業種子得到更高的產量。
1.2? ?做好前期的種子甄選處理工作
在確定栽種作物種類以后以及進行播種前,還要進行的一項必要工作就是對作物種子的甄選工作。作物種子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長狀況,是決定作物生長基礎的至關重要條件,進而影響栽種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在播種前,要將癟種、死種挑撿出來,選擇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同時,考慮到種子在播種后的蟲害問題,播種前可以對種子采用摻雜農藥或者種子包衣等做法,確保種子在播種以后蟲害發生率大大降低,由此來保證種子在播種以后的產量[1]。
1.3? ?精耕土壤,調節肥力
在進行播種前,不僅要注意種子自身的質量,還應該對播種土壤進行修整。對土壤進行精耕,不僅能夠改變土壤自身的物理性質,使某些板結的土壤改變其性質,更加適合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和吸收水分,加快種子的生長發育。
同時,在進行播種前以及對土壤進行精耕前,可以采用在土壤中混雜草木灰、尿素等化學肥料的方法,改變土壤的化學性質,增加土壤肥力,給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提供生長條件,以獲取更高的單位產量。
2? ?種子播種后的一些措施
2.1? ?對播種后的種子進行保護
在將種子播種到地底以后,還要注意對已種植種子的保護。譬如,在一些較為寒冷的地區進行農業生產作業時,一定要做好作物種子的保溫工作。在北方很多地區,都采用在耕作地區實施鋪設地膜、建造大棚等方式,來保證栽種作物的適宜生長溫度,提高作物的最終產量。不僅如此,大棚耕作還能夠保證作物生長溫度從而提升作物產量,而且在大棚中種植反季節作物,使人們能夠在寒冷的冬天吃到新鮮的蔬菜。同時,針對某些日照光線過強的地區,大棚同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擋陽光的作用。
2.2? ?做好防蟲害工作
對農作物耕作來說,蟲害是影響農作物最終產量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農作物耕作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蟲害防治措施。譬如,陰雨天氣后是病蟲害頻發的時段,農戶一定要注意及時對農作物進行噴灑農藥的處理。如果在陰雨天前就已經噴灑過農藥,一定要注意對農作物進行二次噴灑,避免因雨水沖掉農藥有效物質而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不僅僅對作物暴露在外的部分做好防治工作,對植物深埋在地底的部分同樣需要注意,很多的農業害蟲是從作物根頸開始侵害,造成作物營養不良乃至枯死等問題。所以,要想做到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對種植作物的蟲害防治問題是不可以掉以輕心的。
3? ?結束語
作為世界農業大國,我國一直是各種矚目農業成就的保持者,同時農業方面的糧食出口一直占據了我國出口份額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如何保持我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如何提高我國的農業發展,其重點就在于農作物平均產量的提高。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僅要依靠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更多的是要將重心放在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上,通過更高產量的健康作物種子,來推動我國整個農業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 1 ] 王月敏.淺析農業種子的高產栽培[J].農業與技術,2018(12).
(收稿日期: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