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才
摘? ?要:采用試驗方法,驗證了直播與機插兩種種植方式對水稻生長造成的影響,得出直播稻高產應從提高結構合理性與科學性入手,機插稻高產應從保證穗數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的結論。
關鍵詞:水稻;種植方式;生長;影響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1-0118-02?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
水稻作為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主要采用機插秧苗方式,各地區機插面積均不斷擴增。然而,這并不能完全取代直播方式,直播方式在一些情況中同樣能滿足經濟發展要求,使其有了顯著的上升趨勢,亟需提供正確指導[1,2]。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品種
在試驗過程中,選取3個水稻品種,即淮稻5號、淮稻7號和武運粳9108。
1.2? ?試驗地
試驗地土層10 cm深度內,有機質實際含量為15.88 g/kg、氮0.83 g/kg、磷30.7 mg/kg、鉀42.5 mg/kg。
1.3? ?試驗設計
在5月底采用塑料秧盤進行育秧,于6月中旬開始栽插,隔日進行直播播種。施肥的比例為基肥∶蘗肥∶穗肥=3∶3∶4,氮肥的施用量控制在250 kg/hm2,基肥主要使用氯化鉀與磷酸鈣。栽插密度為2.85×104穴/hm2。小區面積66.7 m2,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剩余的栽培方式均按照高產標準實施。
1.4? ?試驗項目與方法
1.4.1? ?苗情
開始移栽前1 d,隨機選擇30株秧苗,對以下項目進行測定,包括發根力、綠葉數、葉寬、苗高及葉長。
1.4.2? ?產量因子
在所有小區中隨機選擇10穴,對千粒重、穗粒數和結實率進行準確測定。達到成熟期后,在所有小區中隨機選擇100穴,完成脫粒、晾干和揚場后,對實際產量進行計量。另外,在生育生長中,應對重要生育時期進行準確記錄。
1.5? ?數據整理和分析方法
計算兩年的平均值結果并進行分析,在Excel軟件中錄入實測數據,并自動生成數據圖,然后采用SPSS軟件完成數據整理與分析。
2? ?試驗結果和分析
2.1? ?直播與機插的產量和構成對比
正常成熟條件下,機插實際產量9.12 t/hm2左右(平均值),直播實際產量7.23 t/hm2左右(平均值);穗數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比機插種植方式的多;穗粒數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比機插種植方式的多;千粒重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比機插種植方式的低;產量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比機插種植方式的少。
2.2? ?直播與機插在生育期中的差別
采用機插種植方式的稻,其苗期比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少12 d左右,所有關鍵生育期都有一定的推遲;而在成熟期方面無太大差別,整個生育期可以縮短約10 d,生育類型不同的稻種,具有基本相同的規律。
2.3? ?結果與討論
從本次試驗可以看出,采用直播種植方式,可使生育期有所縮短,且成穗率較低,具有穗多粒少的特點,實際生長量相對較小;相較于機插種植方式,有不安全影響因素。在正常的成熟條件中,機插實際產量在9.12 t/hm2左右(平均值),直播實際產量在7.23 t/hm2左右(平均值)。為保證安全,對于沿海地區,建議采用中熟中粳種植。
通過以上試驗與分析可知,采用直播種植方式時,其產量比采用機插種植方式低;采用直播種植方式時,其穗粒數也比采用機插種植方式少;兩者在結實率與千粒重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基于此,對采用直播種植方式的稻而言,要想實現高產,需要在保證正常成熟前提下,提高結構合理性與科學性;而對采用機插種植方式的稻而言,要想實現高產,需要保證穗數的合理性,保證大穗粒,并使千粒重與結實率都能達到要求。
2.4? ?直播水稻肥水運籌
(1)對水漿管理而言,應將間隙灌溉作為核心,使田間始終保持濕潤。嚴格遵循保持濕潤、少量多次和淺水化除等基本原則。在出苗期時,保持半溝水,避免板面積水;2~3葉期后,灌溉淺水,使其沒過秧板,以免長出雜草;在分蘗期時,對灌水和淺露充分結合,以起到促進作用;當單位面積苗數達到要求后,一般為計劃穗數的80%,進行擱田。之后應做好間隙灌溉,在收割之前的7 d斷水,以此保護根葉,并起到抗倒防衰作用。
(2)嚴格遵循前足、中穩和后補的基本原則,總氮量按照16 kg/667 m2進行控制。此外,氮、磷、鉀之比應控制在1∶0.5∶(0.5~0.8)范圍內。在水稻出苗后達到2葉1心期時,開始澆灌淺水,并進行施肥,每667 m2施用25~30 kg三元復合肥(45%),并加7.5~10 kg尿素,以此加快秧苗的生長和分蘗速度;當進入6~7葉期時,每667 m2繼續加5 kg尿素,以此促進平衡生長,并對有效分蘗數予以鞏固;待穗肥后,于抽穗前30 d,每667 m2繼續加5.0~7.5 kg尿素,同時配以少量磷鉀肥。
綜上所述,不同水稻種植方式具有不同的特點,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來進一步提高產量,如直播種植應在保證正常成熟前提下,提高結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機插秧苗則要保證穗數的合理性,保證大穗粒,并使千粒重與結實率都能達到要求。
參考文獻:
[ 1 ] 李定超,付國林,王化春,等.水稻不同栽插規格對產量性狀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12(02).
[ 2 ] 伍丹丹,謝小兵,陳佳娜,等.種植方式對水稻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4(01).
(收稿日期: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