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 潘進 董偉
摘 ? ?要:試點工程遵循“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作業,優質高效建設安徽電網”的原則,力爭實現現場施工“三不用”的目標:不用刀——現場無切割、不用水——現場無濕作業、不用火——現場無焊接,有效提升本質安全和建設效率,通過試點推動實現全省35~110kV變電站的統一布置、統一規格,實現無差異建設目標。
關鍵詞:模塊化;智能變電站;典型經驗
中圖分類號:TM6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102-01
1 ?模塊化工程特點
1.1 ?設計標準化
發揮設計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深化國網公司關于接口“四統一”要求,通過對站內1個全裝配建筑物、11種構筑物和5類構筑物基礎采用車間預制和全過程裝配方式,全站建、構筑物裝配率達到90.5%,實現了“一種布局、一種規格、一種做法”,消除傳統的變電站建設的需求差異、設計差異、和施工差異。
1.2 ?建筑裝配化
鋼結構連接節點采用全螺栓連接,建筑物內外墻采用集成墻體,墻板在工廠整體預制,實現“結構+功能+裝飾”一體化,現場組裝直接與鋼構螺栓連接,與傳統裝配式建筑物相比鋼結構無需現場焊接,墻體無需現場層層復合,大大提升建設效率。
1.3 ?安裝工業化
采用“全干法”作業、“搭積木”式裝配方式,提升了現場標準化作業、機械化安裝水平,構建一種工序安裝模式。合理布局輔助設施,統籌規劃管線通道,將照明系統、消防系統、監控設施和生活設施剝離于建筑物,采用外掛設計明敷安裝,實現現場零交叉施工。
1.4 ?裝修裝飾統一化
進一步貫徹“兩型三新一化”要求,遵循經濟適用的原則,統一裝飾裝修材料規格型號和參數標準,精簡類型、統一風格,規模化采購裝修材料提升品質,因地制宜選用節能環保裝修材料,實現“外部觀感統一,內部配置統一”,方便后期運維人員“拎包入住”。
1.5 ?臨建標準化
全方位提升職業安全與健康標準化建設各項要求,新杭施工臨建采用裝配化“預制艙”式典型方案,科學合理配置艙體數量,優化整體布置,艙內各功能模塊標準化配套,提供了舒適的工作和休息環境,營造了“家”的感覺,使各參建人員有強烈歸屬感,安心撲在現場干好工作,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提升了企業形象。
2 ?工程建設成效
2.1 ?試點工程促進基建隊伍改革發展要求落地
在試點工程推進過程中,公司緊扣深化基建隊伍改革相關要求,強化作業現場安全質量管理,以業主項目部為執行單元,將“安全可靠、技術先進、功能集中、經濟適用”建設要求貫穿項目管控全過程中。
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通過研究相關要求和目前現狀,理清模塊化建設思路,緊緊把握“裝配式”工程建設特點,重點關注技術規范在項目設計、施工和驗收三個關鍵環節的落實,通過對“工程前期早策劃、施工難點早解決、管理要求早落實”三個舉措,把模塊化安裝的規范要求分解成安全、質量、進度等環節各個控制點,工程管理工作更精細、流程更清晰、管理更規范,積累了管理經驗。
提升了隊伍能力建設。試點工程技術難題多,各單位高度重視,派出了業務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主動參與現場作業與管理,管理與參建人員素質與項目建設相適應。過程中加強培訓和交底,確保全員掌握安裝技術方案,在完成建設任務的同時培養了一支和模塊化智能變電站安裝技術相適應的隊伍,過程中現場安全質量可控、再控。
2.2 ?轉變作業方式,提升現場安全
常規變電站建設過程中有大量的鋼筋模板加工及安裝、混凝土澆筑和墻體砌筑等作業,需要投入較多的作業人員、機械及材料,存在施工隊伍參差不齊、現場監督工作量大、作業點多面廣管理薄弱等問題。
試點工程采用“全干法”作業方式后,安全管控水平大幅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場沒有過多的材料加工和混凝土澆筑的作業,觸電和機械傷害的風險大大降低。
(2)建筑物的外架搭設及拆除、模板工程的安裝及拆除這些屬于三級風險的作業內容,隨著作業方式的轉變全部取消。
(3)基礎采用預制式,現場基槽開挖完成澆筑墊層后即可進行吊裝和拼接,驗收合格及時回填夯實,現場基槽坑洞等不會長時間的暴露,從而縮短了隱患存在的時間。
(4)建筑物的主體和圍墻安裝的主要風險點只有一項—吊裝作業風險,風險比較單一且便于現場各類監督人員的管控。
2.3 ?助力質量提升,節能環保
進一步落實“三化”施工要求。由于擴大了工廠化加工范圍,在工廠實施流水作業,保證了元件工藝質量的統一性,從源頭上消除了個體差異和質量通病;裝配化的施工方式更加有利于標準化作業、專業化施工的推廣,解決了傳統作業工序復雜、工藝參差不齊的問題,保證工程質量工藝的一致性,確保了工程安裝質量。
材料驗收關口前移。預制材料廠家完成首批樣件生產后,及時組織相關單位認真做好出廠前的檢驗、對接,對樣品的生產過程、裝配效果、整體觀感等進行把關,重點檢查是否按照設計標準要求生產,成品的觀感、性能、質量是否滿足要求,從源頭保證進場材料的合格性。
“工廠預制”模式環保、節能。裝配式構配件成品出廠,避免了廢棄物、廢水、廢油及揚塵現象,減少對駐地環境的破壞,降低現場施工的噪音,即節能又環保。
2.4 ?提升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周期
本工程于9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11月15日土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施工工期為76d,而常規變電站土建階段主體工程需120d,施工周期縮短35%。
平面流水、立體交叉施工。充分利用變電站設計采用零交叉施工特點,通過科學的施工策劃,將現場區分成幾個相應的獨立施工區段,安排好主、輔工程的相互銜接,合理組織施工流水、交叉作業,提升建設效率。
機械化施工顯成效。一體化墻板、全裝配式圍墻、主變防火墻等均采用大模塊技術,便于機械化施工的全面推廣,只需一臺吊車和幾名安裝人員,短短幾天內即可完成安裝,安裝周期大幅降低。
預制構件減少現場作業環節。預制構件在現場拼裝,去除了基礎-澆筑-粉刷和裝飾等環節,避免了工序繁多復雜、下一道工序施工需等待上一道工序結束的問題,保證了安裝銜接有序。
安裝抗干擾能力強。解決了傳統變電站斷水斷電和沙石材料供應不及時造成施工停滯的問題,不受季節和天氣的局限性影響,確保了工程進度的延續性。
2.5 ?形成標準化設計圖集,指導后續工程建設
依托試點工程實踐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對實施效果好、成熟的部品構件及做法進行提煉改進,形成標準圖集,對裝配式圍墻、電纜溝、預制排管、預制事故油池等預制構件型式和尺寸形成固化,為工廠標準化生產和現場標準化安裝提供了指導,為后續工程的推廣及應用打下了基礎。
3 ?結束語
模塊化智能變電站建筑特點鮮明,減少了現場施工的強度、既環保又減少了現場施工的風險,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主題,也是以后電網建設的方向,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收稿日期:20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