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鵬
摘 要:2017年我有幸參加了在揚州市委黨校舉辦的“園區建設與招商引資”專題培訓班。本次培訓班主要通過專家講學、現場教學、研討交流等方式對揚州歷年來招商引資及工業園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做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歷史 文化 游旅
一、 揚州東關街規劃特色
1、傳承歷史文脈,確定核心文化價值。東關街始建于宋代,歷代揚州城都以東關街為東西向城市中軸線,這條街不僅是古城水陸交通的要沖,也是商業、手工業和文化活動的中心,更是揚州鹽商的聚居地和園林集中地。規劃通過歷史文獻研究,挖掘街區的歷史積淀,確定街區的核心文化價值內涵包括遺址文化、名人文化、園林文化、書香文化、近現代工業文化等。
2、延續空間格局與街巷肌理。東關街南北兩旁有許多通向全城的小街巷,街巷狹長且曲折有致,首尾相連并內外相同,縱橫交錯的青磚巷道和長條板石街道呈現出“魚骨狀”的線型空間肌理。(1)規劃秉承“修舊如舊、以存其真”的思想,保護歷史形成的東關街、東門、運河碼頭的空間格局、尺度與傳統風貌,控制沿街建筑高度。(2)對街區內的歷史街巷,保持和延續其傳統格局、肌理和尺度,保護和恢復傳統街巷的歷史名稱。
3、保護傳統風貌、體現傳統細節。為了重現歷史街區的風貌和神韻,規劃充分利用“建筑方言”塑造建筑風格,延續原有建筑肌理,再現明清歷史街區風貌。(1)沿街建筑的維修復古遵照“前店后宅、上宅下店”典型傳統商業街的建筑空間組合,局部適當調整建筑功能,形成連續、完整的傳統商業空間界面。(2)在建筑風格和外觀上,盡量使用地方材料和傳統工藝,對建筑本體進行修復,力求最大限度恢復原貌。(3)在建筑符號表達上,重現青磚、小瓦、馬頭墻的沿街建筑元素和文化符號,恢復使用舊磚、窗格、石雕、木雕、石鼓、馬條石等古建材料。(4)在外部環境和公共空間的規劃上,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以及綠化休閑空間設置;統一設計建筑立面懸掛匾牌、店招,增設公共藝術設施、仿古燈具、標牌、垃圾箱等設施小品,融合名店舊宅,古井古樹、立碑等詮釋老街歷史和文化韻味
二、 啟發與借鑒意義
東關街作為歷史文化街區,擁有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保存相對完整的歷史肌理和眾多歷史文化遺存。盡管我縣歷史民俗文化的積淀、保護、開發及完整性等客觀條件與東關街不盡相同,但揚州東關街在歷史文化傳承、特色打造、開發管理上的經驗和做法,對于我們建設民俗風情文化街、鄉村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有許多有益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一是提高認識、堅定信心是根本基礎。通過參觀、學習揚州東關街歷史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的成功案例,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旅游產業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和“朝陽產業”,有著巨大和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在東關街驚人的游客數字和經營效益中,可以看出名俗文化旅游產業的市場容量非常龐大,市場需求空前強烈,經濟效益極其可觀,對于金塔發展鄉村民俗文化旅游是正確的選擇和科學的決策。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等實施推進,民俗文化生態旅游建設的歷史機遇和政策機遇已經非常成熟。縱觀當下市民生活現狀,貼近自然、寧靜休閑、回味鄉愁的慢節奏無疑是都市人們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方式。發展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將旅游區打造為酒嘉地區鄉村旅游的新支點,對接周邊熱點旅游城市和景點,形成旅游圈,市場前景必定非常廣闊。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向干部群眾大力宣傳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勢與前景,消除各種思想疑慮,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信心,堅持把旅游區開發建設作為轉型發展、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精心培育,統籌規劃,合力攻堅,舉全縣之力快速推進。
二是政府支持、能人帶動是力量支撐。縱觀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離不開“兩種力量”的支撐。從外部力量來看,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在街區的開發與保護論證、項目審批、建設管理、資金扶持、宣傳推介、安全管理、矛盾糾紛調處等方面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可以說,沒有當地政府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就沒有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現在的成功。從文化街區發展的內在力量來看,街區中的能人大戶是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和強大引擎。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沒有一幫能人和優秀人才,只憑村民的自發熱情是不夠的。從這個現象來看,政府必須通過引進、發現和培育一大批有能力、有膽識、有魄力、有經驗的社會力量和團體來建設、經營、發展旅游區,激發內生動力,激活造血能力,增強引領力量,提高建設水平,形成社會參與、社會管理、社會發展的科學模式,才能讓旅游區發展既有頂層設計、理念支撐,又有充足力量、資金保障,最終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道路。
三是突出特色、本土開發是核心關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土的才是最具特色的。開發鄉村文化民俗旅游,不能簡單追求高、大、上的現代風格,要再現淳樸、原始、本真的生活文化。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沒有高樓和柏油馬路,只是堅持改造與復興的理念,盡量將原有的民居院落、生活方式、民俗風情和飲食文化產品、文化藝術成果、集中概括展示。這些地方,有歷史、有沉淀;有文化、有發掘;有內涵,有故事。他們的實踐證明,越是古老的、原生態的、本土的文化,越容易吸引游客。一條古老的街道、一個遙遠的村落、一碗老味的醪糟、一張原木的桌子就已經將游客帶回到遙遠的過去,記憶和鄉愁讓許多游客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因此,我們開發民俗文化旅游,核心關鍵之處是要挖掘吃透金塔的文化內涵,提煉文化精髓,緊貼本土元素,突出文化體驗,將精力集中在文化滲透上。要以突出體驗本土文化生活為主,以突出領略當地民俗風情為基礎,以突出體會原生態和真實面貌為基調,在飲食小吃、家具物件、街區院落、氛圍營造、產品展示等方面,竭力挖掘金塔的歷史文化,將旅游區打造成為本地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
四是集約經營、精細管理是重要保障。只有堅持通盤考慮和一體化集約經營、精細化規范管理,旅游區才能持久健康發展。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之所以能收獲今天的成功,還有一個“法寶”就是嚴把服務質量關,始終把飲食產品品質、旅游產品質量和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用服務贏得顧客的信任。旅游品牌的營銷,要靠廣告,更要靠“口碑”,要從長計議,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自斷財路。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建設起步階段,當地村民都想參與經營,以提高經濟收入,但是多數村民的產品和經營水平卻達不到旅游區管理的要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旅游區管理團隊采取了面向全國招商的辦法,對100多個飲食產品實行“一店一品、一鋪一景”,公開競選,嚴格把關,優勝劣汰,安全質量實行“霸道式”管理模式,采取零租金、零費用、統一供料,收取質量保證金的方式,對產品質量、經營水平、誠實守信等方面考核不合格的商鋪“一票否決”,嚴格把住了質量關,使游客在旅游區享受到了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我們建設“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渠一村”文化生態旅游區中,必須制定創新超前的運營機制,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在品質上嚴把質量關,在服務上提升水平,以此保障景區的持續健康發展。
揚州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開發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借鑒他們的成功做法,我們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強化領導,明確職責,靠實責任,合力推進,努力把金塔文化旅游這篇文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