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貴友
摘 要:為了與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相適應,完善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是將證據裁判原則從審判環節向偵查階段傳導。其目的是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訴前主導作用,為庭審指控犯罪提供有力證據支撐,確保提起公訴的案件經得起審判的檢驗。
關鍵詞:以審判為中心;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完善
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指的是檢察機關根據法定的職權和程序,主動介入或者受邀介入偵查活動,對偵查機關收集、固定和完善證據提出意見,并對偵查過程進行訴訟監督的辦案機制。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偵查機關與檢察機關同處控方地位,雖然兩機關分工不同,但均承擔了收集完善和審查提供證據的職能,完善檢察機關引導偵查不但能夠增強檢察機關庭審指控犯罪的能力和水平,而且還能強化檢察機關開展訴訟監督,是完善檢警關系的有效路徑。
一、完善引導偵查的幾點思考
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有效發揮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價值,凸顯檢察機關的訴前主導作用,確保每一件提起公訴的案件都經得起庭審檢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檢察機關引導偵查。
(一)完善引導偵查的啟動模式
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在模式有主動介入和受邀介入兩種。主動介入,是指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檢察機關針對特定案件,依職權主動介入偵查活動的模式;受邀介入,是指偵查機關認為偵查的案件有重大、疑難、復雜等特殊情形,為了達到偵查目的而主動邀請檢察機關介入偵查的模式。司法實踐中,由于偵查活動的秘密性以及檢察機關掌握信息的滯后性,檢察機關依職權主動介入引導偵查的案件并不多。擴大主動介入引導偵查的適用范圍,可以依托檢警互聯互通大數據應用建設平臺,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檢警案件信息資源共享,檢察機關依據信息平臺上的個案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時對取證和偵查程序提出意見,及時對偵查過程實施法律監督。
(二)完善引導偵查的案件類型
法律監督是主動的法律行為,但這種權能的啟動有嚴格限制,未出現法定情形時行事前監督,應被視為是對其他國家權力或公民權利的不當干涉[1]。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既不是代替偵查,也不是指揮偵查,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授權的案件類型和范圍開展工作。確定引導偵查的案件范圍,一要考慮到檢察機關雖然是國家法律機關,但檢察機關要履行多項法定職責,人財物有限,引導偵查只是訴訟監督的一種方式,不可能對所有案件進行引導偵查;二要考慮如果過多介入引導偵查可能會導致偵查機關偵查的積極性、主動性大打折扣,最終導致偵查過度依賴引導,致使案件偵查效率不高;三是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具有引導偵查的必要,只有極少案件需要通過檢察機關引導偵查達到偵查目標。因此,檢察機關依職權主動介入引導偵查的案件應該嚴格限定,目前將介入范圍限定為案情重大、疑難、復雜或者經批準確有必要介入的案件較為合理,嚴防濫用介入引導偵查干預偵查。
(三)完善引導偵查的內容范圍
檢察機關引導偵查,一是為了形成檢警合力,把審判的證據標準傳導給偵查人員,嚴格依法收集完善證據,為檢察機關將來在法庭上指控犯罪提供證據支撐;二是為了對偵查程序實施法律監督,防止濫用偵查權損害當事人合法權利。因此,筆者認為,檢察機關引導偵查的內容范圍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收集完善證據提出意見,介入引導偵查要堅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原則,著重對收集和固定完善證據提出建議,形成檢警合力,各自發揮打擊刑事犯罪的優勢;二是履行好訴訟監督職責,保障程序公正義,要監督偵查機關嚴格依據法定程序進行偵查,對輕微違法偵查行為,要口頭提出糾正意見,對嚴重違法行為,要提出書面處理意見,涉嫌犯罪的,還要依法處置;三是發揮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在訴前過濾非犯罪行為的價值,引導偵查不僅要對偵查機關收集有罪的、罪重的證據提出意見,還要對可能是無罪的、罪輕的證據提出引導偵查意見,以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讓無罪案件終結在最初偵查階段。
(四)完善引導偵查的法律效力
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如果沒有法律上的效力,那么它就只是一紙建議而已,可能導致該制度被架空,無法發揮應有的價值。因此,賦予檢察機關引導偵查在法律上的效力勢在必行,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收集完善證據引導方面,由于檢察機關介入只是提出意見建議,決定和執行的主體仍然是偵查機關,提出引導偵查的意見只是履行建議權,決定權任然是偵查機關,因此,偵查機關根據偵查情況決定是否采納并不違法,但引導偵查意見的采納情況會受后續的逮捕程序和審查起訴程序的制約;二是對引導偵查過程中發現的違法偵查行為,檢察機關可以提出糾正意見并督促及時糾正,有關偵查機關應當按照檢察機關的要求及時處理并反饋結果,意見不被接受的,檢察機關有權依照法定程序將有關情況報上級檢察機關,由上級檢察機關向下級偵查機關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糾正意見。
(五)完善檢察官引導偵查能力培養
加大培養高素質檢察人才隊伍,提高引導偵查能力水平是充分發揮引導偵查的重要保障。完善檢察官引導偵查能力培養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手抓。一是要把現有檢察隊伍建設強大起來,加大培訓力度,豐富檢察官偵查知識和技能儲備,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質法律素養和較高引導偵查能力水平的檢察隊伍。二是全面落實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行政執法機關互派干部交流學習制度,讓檢察官在交流中提高,在學習中進步;有序安排新招錄檢輔人員到偵查機關進行為期1至2年輪訓,讓懂偵查成為入選員額檢察官的必要條件之一。三是在“引進來”上下功夫,招錄新進人員時,有目的有意識面向刑偵專業;遴選檢察官助理時,面向懂偵查會偵查的基層派出所、縣級公安局遴選人才。讓懂法律會偵查成為檢察官必備素質,引導偵查者只有知己知彼,引導才更有自信,更有底氣。
二、結語
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是我國刑訴法確立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貫徹落實,是為了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是新時代背景下檢警關系改革路徑之一。完善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是將證據裁判原則從審判環節向偵查階段傳導,發揮檢察機關的訴前主導作用,為指控犯罪提供有力證據支撐,確保提起公訴的案件經得起審判的檢驗,既有利于充分發揮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打擊犯罪的合力,也有利于拓展監督偵查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有利于更為周延地保護當事人的人權[2]。
參考文獻:
[1][美]E.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頁.
[2]于昆,任文松.檢察引導偵查機制的反思與重構[J].河南社會科學.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