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疏桐
摘 要:當今的國際關系波譎云詭,有著高度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國際格局也在經歷一場關鍵的重塑。在此過程中,計算機技術及大數據的應用顯示出巨大的優勢。本文對“國際關系”和“大數據”兩大概念進行了闡述,并針對政治決策、國家安全、社會輿論三方面對大數據的作用進行探究,旨在推動大數據對國際關系的穩健發展發揮更廣泛與深入的作用。
關鍵詞:國際關系;大數據;變革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際問題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從上世紀的美蘇爭霸到現在的一超多強,雖然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中國、印度等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也在發揮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作用。國際關系是國際問題的核心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廣泛且深入的融入人們的生活、工作、生產、娛樂當中,計算機技術在國際關系中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1.國際關系的概述
國際關系主要指各個國家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地域等方面的關系,尤其是政治、經濟、軍事關系。國際關系主要是政治學和歷史學,包括世界經濟和社會制度發展史,同時也夾雜著一些地理學、心理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總體而言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國際關系古已有之,從我國的春秋、戰國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了,在國外,古羅馬、古希臘時期也存在國際關系問題。不過,在一戰之前,國際關系問題并未被系統化的總結,相對而言都是較為零星的。一戰之后,一些大學的開始開設專門研究和講解國際關系的學科,整體上對國際關系有了深入的研究。
2.大數據的特點
隨著計算機及各類移動智能設備的使用,人類社會已然進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會產生海量的、各種各樣的數據。大數據主要有四個特點: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價值密度低。海量的數據規模主要指流通的數據量極其巨大,基本上每年數據的增長量都是呈指數形式增長的??焖俚臄祿鬓D主要是指數據隨時隨地都在產生且隨時對地都在不同的數據端流通。多樣的數據類型主要是指流通的數據類型豐富,不再是傳統的文字或者數字形式,而是例如音頻、視頻、圖片、動圖等。價值密度低主要是指數據來源十分寬泛,只要是存在的行為,均可產生數據,這樣就導致數據缺乏針對性,間接就導致有用的數據被大量無用的數據包裹,數據整體的價值就偏低。
3.大數據在國際關系中的應用
3.1在政治決策方面的應用
現在已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智能設備進行瀏覽新聞、評價新聞、線上討論等,這些行為在過去是無法被收集、追蹤和分析的,現在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學習,了解人民的看法以及人們對決策者所做決策的反饋情況[1]。通過這種隨時的收集與分析,可以給政治決策者提供很多有利、有效的幫助,使得他們所做的決策更加符合人們的所思所想,更加符合人們的實際情況。在一國之中如此,在各個國家之間亦是如此。各個國家之間都存在著經貿、教育、軍事、文化等往來,國家之間的關系并非一成不變,當發生變化時,如何做出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的決策,就可以依靠大數據技術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通過建模來模擬每一個決策背后的影響,最終形成相對最正確的決策。
3.2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應用
由于互聯網的出現,現在世界已經是一個“地球村”了,互聯網拉近了全世界人民的距離,國家之間的距離自然業報拉近了。但是這些流通的數據,并不是按照人們預想的那樣安全的流通,隱私也并沒有被保證。在2013年的6月,由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引爆的棱鏡事件充分體現了在大數據時代[2],數據的安全與否是如何深刻影響國家與國民安全的。美國政府利用自身在信息領域強大的技術力量和國家力量,大范圍監控網絡及手機里的私人數據,下至普通老百姓,上至世界各國的最高領導人及政府首腦等,每一個被監聽國家的國家安全完全無法被保證,一切流通于網絡中的重要信息均可被監控與收集,這毫無疑問是一種在信息領域的侵略行為。所以,毋庸置疑,大數據技術在國家安全領域起著極其重要的最用,在大數據時代每個國家的信息安全必須得到保證,否則將會造成非常緊張的國際關系。
3.3在社會輿論方面的作用
每當國家面對重大內憂外患時,當局領導者對于社會輿論的觀察、分析和引導是正確處理相關事件的重中之重,可以說不能正確的處理而大數據技術即可在引導社會輿論預期方面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在重大國際關系問題中,各個國家均會有各自不同的輿論,而要使得國家內部保持團結一致,就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社會個體的輿論信息進行準確的追蹤和抓取,在長時間的范圍內對網民的輿論進行對比和分析,這樣就能更加精準的把握人民在不同時間段情緒的特點,并基于過往情緒變化的特點預判將來輿論的發展趨勢,這樣就可以根據預判的趨勢提前進行相應措施的準備,提高輿情精細化、高效化管理的能力,從而達到正確處理國際問題的目的。
4.結語
綜上,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仍是有章可循的,而串聯國際關系發展的這根線便是大數據。它不僅促使政治決策更加科學化、高效化,反映民意、切合實際,而且有效保證了國家的信息安全,充當了最后一道保險,還精準引導了社會輿論的走向,把握了民心所趨。伴隨信息技術的縱深發展,可以預見,大數據將會對國際關系的長效穩定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重視、挖掘、利用大數據,應當成為黨和國家的戰略方向。
參考文獻:
[1]董青嶺.反思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大數據應用[J].探索與爭鳴,2016(07),91-94.
[2]沈國麟.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主權和國家數據戰略[J].南京社會科學,2014(06),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