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潔 鄭姣姣 常麗
摘要:傳統注射器進行股靜脈穿刺與真空采血器穿刺進行比較,從操作方式難易程度,穿刺成功率,家屬滿意度,溶血率等幾方面進行綜述,為真空采血器在股靜脈穿刺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真空采血器 股靜脈穿刺 綜述
臨床上為明確診斷和治療,為搶救提供依據常常需要采集血標本以協助診斷,由于小兒特別是新生兒出生后血液分布多集中于軀干,內臟而四肢較少,血管細,血管充盈度差[1],配合程度低,故臨床上小兒采血特別是三歲以下多使用股靜脈穿刺,傳統股靜脈穿刺方法使用注射器(5或10ml)采用直刺法或斜刺法在股靜脈采血,但在穿刺過程中難度較大,不易固定,且溶血、凝血機率較高,或者因為采集的血標本不足需要對其進行再次穿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兒的痛苦,更會引起患兒家屬的不滿,引發醫患糾紛,增加患兒及家屬恐懼感,更換真空采血器進行穿刺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兒及家屬的恐懼感,采血難度降低,易于新護士掌握,采血過程更加順暢,溶血率降低,本文圍繞穿刺難度、血樣溶血幾率、家屬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綜述,為護理人員提供借鑒。
1傳統注射器與真空采血器股靜脈穿刺難易對比
1.1股靜脈的解剖特點;在股三角區,股動脈居中,股神經在股動脈的外側,股靜脈在股動脈的內側,在腹股溝韌帶中段摸到搏動點是股動脈,其內側旁開0.5cm為股靜脈。[2]從解剖位置來看在操作上有較大難度,注射器直接針頭采血由于嬰幼兒存在不合作、躁動、恐懼等影響操作的因素,在進行靜脈穿刺時常因固定不牢或定位不好而造成穿刺失敗。
1.2臨床上護理人員在進行股靜脈血采集時,經常會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針頭長而較粗,針頭斜面長,對組織損傷大,易刺破血管;當護理人員無法準確找到穿刺點時,盲目進行穿刺就會加重股靜脈損傷,引起局部血腫現象,加上無菌注射器在抽血時,速度比較快,容易對紅細胞進行破壞,無法保證血樣的完整性、原始性。同時護理人員在穿刺見回血后,邊提邊抽吸,還需固定針體,持注射器的右手臂是懸空的,針體可因患兒體位移動及操作者技術不熟練或心理緊張手臂固定不穩,針體容易從血管脫出,導致一次采血量不足或失敗[3]。由于針頭與注射器連接后不能隨意彎曲,進針后不易固定,同時由于針頭較長,行股靜脈穿刺時不易掌握深淺度。真空采血器的針頭比同號直針頭短小,針尖斜面短,對組織損傷小,不易刺破血管,穿刺時手貼近皮膚,距血管近觸感強,進針方向和角度易調整,易掌握深淺度,穿刺成功后,雙手分別離開患兒,皮膚松開,以膠布固定針柄,使采血針頭在血管內呈自然位置,針體不易脫出血管,可一次采足所需血量[4]減少了多次穿刺對靜脈血管的刺傷。真空采血針配合真空負壓試管抽血法具有干凈、安全、簡單快捷、準確可靠的優點,更加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臨床上應用廣泛[5-6]。張紅等[7]對國內關于真空采血器與一次性注射器及斜穿刺法與直穿刺法在小兒中的應用等相關文獻進行的 Meta 分析表明真空采血裝置及斜穿刺法可提高單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兒局部淤血發生率,
2 傳統注射器與真空采血器股靜脈穿刺溶血對比
在臨床血液檢驗中,血液標本的質量決定著檢驗結果的質量,如果所采集的血液標本不合格,則很可能會導致檢驗結果出現錯誤,從而降低臨床診斷準確率,造成漏診或誤診情況[8]。還會延誤患者治療、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痛苦,引起醫療糾紛 因采血所致的不合格血液標本情況較多,如溶血、抗凝血有部分小凝塊以及血量不夠等,而其中最常見的是溶血現象。所謂溶血指的是紅細胞破裂及血紅蛋白溢出的情況,其是在血液標本采集和血液檢測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也是引起血液標本質量不合格的一項主要原因[9]。研究表明[10-11]引起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如使用被污染的試管、采 血時間過長、靜脈及穿刺點選擇不合理、消毒液未干即穿刺、止血帶勒扎過緊、進針不準確、反復穿刺、標本搖勻時用力過猛以及標本送檢不及時等,而靜脈采血方法的選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溶血的發生,[12]在進行大量采血時,使用大的注射器時,空針活塞比較近,抽取的難度較大,容易引起凝血,抽取血樣結束后,針頭在拔出穿刺點時,處于外露狀態,增加了針刺傷及血液暴露的風險;在按壓、換人后,血液才會注入真空管,這樣一方面會引起血樣污染,另一方面加大了血液性污染風險。一般情況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患者股靜脈血采集時,最少需要兩人進行,一人按壓,一人抽取血樣,對人力資源需求較多。真空采血法利用了真空負壓原理,采血時雙向針一端刺入患兒靜脈,另一端插入真空試管內,在管內負壓下,血液會自動進入真空管中,即便需要多個樣本,也可以多利用幾個真空管進行,采血量不受限制[13],減少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又能提高采血效率,不需要護理人員進行手動抽血,避免了人為因素造成的血細胞機械性損傷,同時,血液直接進入真空管中,免去了注射器向試管中轉移的過程,血液始終與外界隔離,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血液標本被外界污染,保證了血液標本的質量[14]減少了血液樣本暴露與針刺傷的風險,還便于邊采血邊輕輕搖勻放有抗凝劑的試管,使血液與抗凝劑充分混勻,有利于溶血情況的改善。[15]在采血結束后,將針尾從真空管中拔出,用棉簽按壓針眼幾分鐘后即可完成采血,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個人,提高了采血效率。
無論哪種靜脈采血方法都很難完全避免溶血的發生,但是不同靜脈采血方法導致溶血的發生率各有不同,其中真空采血法是最安全、最不易引起溶血,因此真空采血裝置比注射器更可取,[16]可見一次性注射器與真空采血器相比較能減少一次性注射器存在的弊端,保證血樣的原始性、完整性。[17]
總體上其溶血率比傳統的一次性注射器靜脈采血法發生溶血現象得概率要低很多,具有明顯優越性。[18]
3傳統注射器與真空采血器股靜脈穿刺患兒及家屬滿意度
在臨床操作中采血器的選擇對患兒及家屬滿意度也有較大影響,注射器針頭長而且較粗,在操作中難免會給患兒,家屬及操作護士帶來壓力,在穿刺過程中需要改變針尖方向尋找靜脈,部分家屬不能接受,反復穿刺過程中容易引起血腫,皮下出血等并發癥,[19]容易引起糾紛,降低家屬滿意度。
4小結
小兒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發育特點,其血樣采集的難度較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時、足量、順利地采集符合要求的血標本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采血過程既要高效又要保證患兒采血過程的安全順利與人性化,最大限度地減輕患兒的痛苦和潛在的傷害是護理研究的重點,以上綜述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護理同仁。
參考文獻:
[1]劉玉芬、王莉燕、新生兒外周靜脈于股靜脈采血穿刺效果觀察[ 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96
[2]劉會美、譚啟明、兩種小兒股靜脈穿刺方法對比[ 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4):473
[3]王葵花,徐 虹,劉海燕,等.一次性靜脈采血針在小兒股靜脈穿刺中的應用[ 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4,25(1):75.
[4]李曉鳳,股靜脈頭皮針采血法在嬰幼兒中的應用[ 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4):15-16
[5]丁艷瓊 小兒血樣采集方法研究進展[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7):24-25
[6]孟 麗 小兒股靜脈采血 127 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9):7159.
[7]張 紅,程 春. 小兒不同靜脈穿刺與采血方法的 Meta 分析[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5):119 -120
[8]王曉蘭,湯玉丹,魏麗.急診血標本溶血相關因素的研究[J]. 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18,1(3):173-175.
[9] 尹彩梅.試論用兩種采血方法對新生兒進行股靜脈采血的 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136-137.
[10] Mccaughey E J,Vecellio E,Lake R,et al.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cidence of hemolysis: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urrent evidence[J]. Critical Review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s,2017,54(1):59-72.
[11] Phelan M P,Reineks E Z,Schold J D,et al. Preanaly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molysi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Blood Samples[J]. 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2017,142(2).
[12]侯二茹.不同靜脈采血方法導致溶血的比較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療,2019,03.129-131
[13]毛黎.新生兒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的提高[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1(2):106.
[14]邱秋香.兩種采血器在新生兒股靜脈采血中的效果比較[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1):166-167.
[15]郭小麗.靜脈采血針與一次性注射器采小兒頸靜脈血的效果比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8)103-105
[16]曹秋君,吳燕 .預防靜脈血液標本溶血的最佳證據總結[ J].中華護理雜志,2018,8,53(8):1000-1004
[17]杜伙芬.不同靜脈采血方法對血液標本溶血得影響研究[ 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3):89-90
[18]陳綺雯. 一次性采血針配套真空采血管在采集血樣標本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23(23).
[19]孫愛蓮.趙春玲,趙云,張麗萍.早產兒股靜脈真空采血法與注射器采血法的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2006,7(12):12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