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沙 靜濤
摘要:對我院接診的30例肛瘺術后復發的病例進行系統回顧,分析其復發病因,提出相應對策,提高肛瘺一次性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患者痛苦。
關鍵詞:肛瘺術后復發;原因;對策
肛瘺指肛管直腸與肛周皮膚間形成的異常通道。肛瘺一旦形成,不會自愈,外科手術是其首選且能徹底治愈的方法,但是肛瘺術后有較高的復發率,臨床上經常可見到病人已行多次手術仍未治愈或者復發,有的因為多次手術而致肛門畸形或肛門失禁,失去再次手術機會。現我將接診的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做一個回顧性分析,以期幫助大家臨床診治。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西安市中醫醫院收治曾在外院行肛瘺手術又復發病例30例,本組病例均在外院有1-4次手術史,經我院再次手術治療,臨床治愈者29例,經6-9個月隨訪未見復發;一例因前期多次手術已致肛門畸形及肛門功能不完全失禁?,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共30例,男23例,女7例,病史約1個月-10年,其中高位復雜性肛瘺例16例,全馬蹄瘺者5例,半馬蹄瘺者6例,直腸粘膜下瘺者3例。
1.2 治療
1.2.1 心理治療 ①本組病例患者都有過手術史,加之肛門部手術術后疼痛嚴重,病人或多或少具有恐懼心理;②多次手術加重病人經濟負擔;③病人對手術的期望值很高。故醫患溝通及病人的心理治療很重要,要實事求是的告知病情,讓病人充分了解,避免不必要醫療糾紛。
1.2.2 術前檢查? 術前詳細詢問病史,常規入院檢查,肛門指檢,直腸腔內B超,必要時行肛門部磁共振來幫助醫生判斷瘺管位置、走向、與肛門括約肌關系。
1.2.3麻醉 均于手術室行硬腰聯合麻醉
1.2.4手術:于截石位下進行:
①低位切開高位掛線配合對口引流法:本組病例中全馬蹄及半馬蹄型肛瘺均采用此方法。對于主管內口處采用緊橡皮筋,起到慢性切割,保護肛門括約肌功能,間隔約 2.5cm處肛緣作一放射狀切口,保留皮橋,用橡皮筋于皮橋下拖線引流,清除橋下及周圍腐敗的組織及管壁[1]。
②低切高掛、支管曠置引流法:因直腸粘膜血供豐富且位置高,本組病例中的3例直腸粘膜下瘺采用此法。肛管直腸環以下肛瘺切開徹底清創,形成一個底小口大及創面,主管內口處采用緊皮筋掛線,通向直腸粘膜下的支管采用低位切開高位曠置,置管引流。
2 結果
本組病例中27例于我院行手術治療后臨床治愈,隨訪6-9個月未見復發。2例患者于半年后復發,于我院行第2次手術后臨床治愈。1例患者因肛瘺復雜,且之前已行4次手術致肛門畸形并出現肛門不完全失禁的癥狀,告知患者病情及術后可能出現并發癥,患者拒絕手術治療,予保守治療。
3 討論
3.1失敗原因
通過對上述患者的再次手術探查,我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1術前 ①對糖尿病、結核病、克羅恩病等對術后創面愈合的影響未引起重視;②基層醫院由于醫療條件有限或者對此病認識有限,術前未行直腸腔內B超及磁共振檢查,把高位復雜性肛瘺誤診為低位肛瘺來治療。
3.1.2術中①正確處理內口是肛瘺手術的關鍵,但病史較長患者,內口多已纖維化而閉合且瘺管走形復雜,很多病例難以在術中直接找到和探通內口[2];②探針探查內口時用力較大造成醫源性內口;③復雜性肛瘺,分枝多,術中易遺漏支管;④采用縫合法處理創面,殘留死腔。
3.1.3術后①術后換藥不當所致橋型愈合②異物殘留(線頭或者糞便殘渣)導致二次感染;③患者術后仍喜食辛辣及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3.2防治措施
3.2.1術前 ①詳細詢問病史,視野不應只局限于患者專科情況,還應注意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結核及克羅恩等影響術后愈合疾病;②國內外對于肛瘺的診斷靠醫生經驗診斷為主,對于肛瘺的客觀診斷重視不夠,然而通過病史和簡單的物理檢查僅48%的肛瘺能夠得到準確診斷[3],因此對于反復多次手術者應行直腸腔內B超及磁共振檢查;③對于如馬蹄型肛瘺等復雜性肛瘺或病程較長、肛瘺外口大而平塌者應該行局部活檢或腸鏡檢查排除其他病變。
3.2.2術中 ①找準內口最為關鍵。肛瘺內口的位置,有一定的發病規律,即索羅門定律。應重視兩點:病程較長者,內口或纖維化或閉合,僅有外口存在且遠離內口,術前檢查不能明確內口及其主管道方向,對此,要重視在充分麻醉下探查,邊切邊查,正確判斷內口位置;二是大部分學者認為瘺道外口距肛緣2.5cm以內絕大部分為低位肛瘺,但是本組有4例其外口距肛緣在2.5 cm以內,所以要重視部分高位肛瘺內、外口關系的特殊性。另外值得注意肛瘺并不只有一個內口,也有2-3個內口可能,術中應仔細探查;②探查內口時忌用銳性利器,以免造成人為假內口;內口處理完后應用絲線結扎內口兩側粘膜,做到最大化處理內口;③對有多次手術史的病人,要區別瘺管和瘢痕,盡可能縮小手術范圍,減少肛周組織的損傷,避免因創傷所造成的肛門變形和功能下降。
3.2.3術后①換藥:術后創面愈合情況與術后換藥有很大關系;換藥時應徹底清洗創面分泌物;引流紗條填塞不可過深、過淺、過緊,后期隨創面愈合情況逐漸減少引流紗條數量,對于創口外大內小者,引流紗條要外松內緊,預防外部愈合速度快于內部創面;不可過早使用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藥物,對線頭等異物要及時去除,以免肉芽組織包埋遺留,導致二次感染。②對于多次手術患者我們提倡患者應長期清淡飲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找出肛瘺復發的原因,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旨在提高肛瘺的一次治愈率,減少患者痛苦,同時我們也應在臨床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師晨松. 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4.
[2]黃晨容.肛瘺術后復發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1,7(12):159-160.
[3]陳豪,冷強,金黑鷹,章蓓.國內外肛瘺診療現狀的對比與啟示[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24(06):97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