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軍
摘 ? ?要:為確保沖壓彎曲件的加工制作效果,使其更好滿足生產需要,對沖壓彎曲件進行理論計算與分析是必要的。首先有必要進行材料、結構和精度分析,然后合理確定工藝方案,進行零件工藝計算,包括彎曲工藝計算、刃口尺寸計算、排樣計算。從而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效率,節約模具費用,降低零件生產制造成本。
關鍵詞:沖壓彎曲件;理論計算與分析;結構分析;精度分析;零件工藝計算
中圖分類號:TG38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184-01
引 言
沖壓件在加工制作和形成過程中,為確保其質量和加工制作效果,不僅要嚴格遵循工藝流程施工,還要加強工藝計算和理論分析,確保加工過程中沖壓件不會發生破裂現象。從而提高表面結構質量,保證外形尺寸和大小符合要求,提高加工和制作精準度。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忽視加強相關技術規范標準學習,不注重沖壓彎曲件的理論計算和分析工作,影響工作水平和工件質量提升,對沖壓件加工制作也產生不利影響,需要采取完善措施。本文結合沖壓件加工和制作需要,就如何進行沖壓彎曲件理論計算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實際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1 ?沖壓彎曲件零件工藝性分析
工件使用動合頁鉸鏈彎曲件材料,型號為Q235,材料厚度1mm。為確保理論計算和分析效果,首先進行沖壓彎曲件的工藝性分析。
1.1 ?材料分析
Q235為普通碳素結構鋼,擁有較好的結構性能,在沖壓件加工和制作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同時,Q235還具備良好的彎曲性能和沖裁成型性能,這為沖壓件加工與制作創造有利條件,有利于確保工件的加工制作精準度和工件質量。
1.2 ?結構分析
零件的結構十分簡單,前后呈對稱分布。這樣有利于彎曲成型,也為沖壓件加工制作創造便利。經過資料查詢,Q235材料所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rmin=0.5,δ=0.5mm,而零件彎曲半徑r=2mm>0.5mm,因而在加工和制作過程中,不會出現彎曲、斷裂等現象。此外,Q235零件上的孔邊距L=7mm>δ=1mm,因而彎曲時,孔也不會發生變形現象。在生產和加工制作過程中,可以先沖孔,后彎曲,這樣能夠確保零件結構完整,質量狀況良好。經過計算,零件相對彎曲半徑r/δ=2<5。零件卸載之后,彎曲件圓角半徑的變化可以不用考慮。但彎曲中心角發生相應變化。因此,為確保沖壓件的加工與制作效果,在控制角度回彈的過程中,通常采用校正彎曲的方式。
1.3 ?精度分析
整個零件上的所有尺寸,都沒有標注公差。為此,沖壓件加工和制作過程中,有必要嚴格按照IT14選取,使用普通彎曲和沖裁的加工與生產方式,就可以滿足沖壓件零部件加工與制作的要求。
2 ?沖壓彎曲件理論計算與分析的策略
通過對沖壓彎曲件進行工藝性分析,為推動零件加工和生產順利進行,接下來進行沖壓彎曲件的理論計算與分析工作,主要策略如下:
2.1 ?工藝方案確定
目前有三個方案:①先卸料,后沖孔,再彎曲。②落料-沖孔復合模,再彎曲。③沖孔-落料連續沖壓,再彎曲。經過對比分析,最終決定采用方案二。
2.2 ?零件工藝計算
在確定工藝方案的前提下,接下來進行零件工藝計算,主要內容如下:
(1)彎曲工藝計算。毛坯尺寸計算時,查詢得知中性層位移系數x=0.38,坯料展開長度為87mm,零件寬度為55mm,因而毛坯尺寸為126mm55mm。彎曲力計算時,該零件為校正彎曲,經計算彎曲力F校和頂件力FD為1.744kN,一般FD可以忽略。生產中取F壓力機=121.5kN,根據彎壓力大小,設備選用JH-23-25。
(2)刃口尺寸計算。計算公式為LA=(Lmax-X△)+0△/4,查詢IT14,X=0.5,計算得知LA=4.15-00.08mm。沖孔尺寸計算公式為dT=(dmin+X△)0-△/4,查詢IT14,X=0.5,計算得知,L1T=(32±0.04)mm,L2T=(63±0.05)mm。
(3)排樣計算。為保證計算分析精準度,采用單直排有廢料的排樣方式。加工中使用1500mm×1000mm的鋼板,有必要計算采用不同的裁剪方式時,每張板料能出的零件總個數。比較四種不同裁剪方法,考慮模具尺寸和大小,為節約成本,降低造價,確保對后來彎曲最有利的情況,最終選用第二種裁剪方式,也就是裁剪成寬58.4mm,長1500mm的條料最有利,最能滿足加工制作需要。
3 ?沖壓彎曲件理論計算與分析的效果
整個沖壓件的形成過程中,通過進行零件工藝性分析,把握沖壓彎曲件制造要點,做好理論計算與分析工作。不僅能夠確保沖壓件的形狀與尺寸符合要求,精度滿足生產加工需要,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沖壓件表面質量,促進材料利用效率提升,節約模具生產制造費用,最終也能夠降低零件生產制造的總成本。
4 ?結束語
總之,整個沖壓彎曲件生產和加工制作過程中,應該重視理論計算與分析工作。要做好零件工藝性分析,注重理論計算與分析的各項工作。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把握計算與分析要點,嚴格按要求進行零部件生產與加工。從而降低沖壓彎曲件生產制造成本,使其更好滿足生產加工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富柱,翟長盼.汽車車身構件沖壓回彈研究現狀[J].鍛壓技術,2018(2):1~8.
[2]王詠梅.高職院校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現[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31~34.
[3]劉英敏.沖壓彎曲件的理論計算與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18):4.
[4]申東東,薛子闖.沖壓模具設計之預防彎曲件回彈措施[J].中國設備工程,2017(1)上:127~128.
收稿日期: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