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針對現階段我國網絡社會的治理現狀,包括網絡輿論治理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并簡要介紹了公安機關加強網絡社會綜合治理力度的重要價值、網絡社會的幾個核心特點,如開放性、虛擬性、主動性、自律性等等,提出公安機關提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給相關部門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公安機關;網絡社會;微信;網民
中圖分類號:D631.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257-02
前 言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如BBS論壇、微博、微信、短視頻與QQ群等等,現階段的網絡已經不是單純的信息技術手段,而是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做好網絡社會治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重點分析公安機關綜合治理網絡社會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與解決對策,從根源上提升我國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水平。
1 ?公安機關加強網絡社會綜合治理力度的重要價值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應用市場,網絡社會的綜合治理,是國家法制社會穩定運行的需要,也是國家網絡安全觀與安全治理的重要體現。網絡輿情主要以互聯網為手段,在網絡虛擬空間形成的和公安工作或者警察執法行為有緊密聯系、帶有是非評論與情感傾向的言論。對于公安機關來講,要結合網絡社會安全防控體系的運行情況,加強對網絡輿論治理力度,保證網絡社會秩序得到更好維護,保障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
公安機關不斷加強網絡輿論治理力度,也是國家網絡安全治理體系穩定運行的基礎,能夠更好的滿足我國網絡安全治理需求。安全一直是國家安全治理的核心目標,也是網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提出“沒有網絡就沒有國家安全”,可見網絡社會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網絡社會安全治理體系,能夠保證國家安全治理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提升網絡社會的綜合治理水平。
2 ?網絡社會的幾個核心特點
2.1 ?開放性
網絡社會,主要以先進的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為載體,構建的互聯網社會,由于互聯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廣大網民可以以虛擬的身份,進入到網絡空間,與其他網民進行良好的交流。在網絡環境當中,人員與人員間的交流需要進入到同一聊天室與微信群當中,網民既可以是網絡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發送者,網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具有雙向特性,每一次溝通體現了良好的互動性[1]。
2.2 ?虛擬性
在網絡社會當中,人員與人員之間無需面對面交流,可以采用虛擬網名,將自身的身份隱匿,沒有現實生活中的約束。網絡社會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各個網民的真實身份未知,一個網民,可以同時擁有多個虛擬身份,也可利用一個虛擬身份,與眾多網民進行交流與溝通。各個網民間的距離可近可遠,也不具有性別和年齡的約束,完全沒有地域限制。
2.3 ?主動性
網絡社會的主動性主要體現在信息傳播主動性,在網絡環境當中,網民可以在相對自由的網絡環境當中發送、傳播與接收信息,網民之間是完全平等的,網絡信息的傳播與接收也特別方便。在網絡社會,任何人都能夠成為信息的制造者與傳播者。由于網絡信息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在信息傳播過程之中,廣大網民要遵守良好的溝通原則,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按照提前約定好的溝通方式進行溝通。
2.4 ?自律性
網絡社會具有較強的虛擬性與自律性,其自律性主要體現在管理的自律性,在虛擬的網絡社會當中,網民可以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通信方式進入到微博、聊天室、貼吧等網絡溝通空間,與其他網民進行網絡信息交流與溝通,網民具有高度的言論自由權,使得網絡社會更為穩定,與現實社會相比較而言,虛擬空間的公權力對網絡社會的影響特別小。因為網民超越了現實社會身份限制,能夠真正實現信息自由交流,對網絡社會的自律性要求更高[2]。
3 ?公安機關提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3.1 ?合理轉變觀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網警隊伍
公安機關為了更好的提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水平,要主動打造一支高素質網警隊伍,具體措施如下:
(1)當前的公安院校設有網絡安全管理專業,要不斷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管理能力培養力度,提高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其公安實戰業務管理水平。
(2)從公安院校畢業的學生,要實施一系列鼓勵政策,讓學生能夠主動從事網絡警察工作,將自身所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處,勝任網絡警察這份工作,保證網警人才匱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3)加強網絡警察和網絡協管隊伍之間的溝通,網絡警察和網絡協管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夠更好的構筑網絡安全防控體系,提升我國網絡社會的監管水平。
除此之外,公安機關有關部門還要提升網絡警察的專業技能水平,由于網絡社會的特性,網警不但要了解各項網絡偵查技術,還要熟悉掌握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全面了解網絡社會辦案流程,真正勝任自身的工作。因為網絡社會安全管理工作比較復雜,網絡警察要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主動參與到網絡社會教學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社會管理水平。
3.2 ?加強依法治理,構建更為完善的涉警網絡輿情體系
作為社會群眾監督的核心渠道,提升網絡輿情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網絡輿情的治理,不僅要滿足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還要保障社會群眾的合法權益,減少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現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已經填補網絡立法空白,但是,網絡社會立法體系仍然存在較多缺陷,網絡立法的缺失,讓一些不法分子鉆法律空子,出現了嚴重的網絡社會安全事故。公安機關各層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要結合網絡社會的發展趨勢,協助國家不斷加強網絡社會立法體系建設力度,保證我國網絡社會立法體系更加健全[3]。
公安機關要主動提出網絡社會立法建議,保證我國網絡立法工程得到更好完善,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刑法術語網絡化解釋,在以往的刑法犯罪表述當中,往往設置很多刑法術語,這些刑法術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作為判罪的依據。
(2)加強具體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化建設,在網絡社會中,由于犯罪行為不同,侵害對象也不同,對犯罪定量評價要求較高,因此,公安機關要結合網絡空間的不同,適當加強具體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化建設力度。
3.3 ?注重合作,加大網絡輿情治理力度
網絡輿情的治理,屬于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對于公安機關來講,要主動做好警務工作,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一旦發現網絡輿情之后,要主動積極的治理,提高自身的形象,增強社會群眾安全感。網絡社會的安全,能夠更好的保障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為網民提供良好的活動空間,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的良好映射,公安機關作為網絡社會綜合治理的主要部門,要不斷加大網絡社會安全宣傳力度,應該大力宣傳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依靠人民思想,定期組織開展網絡社會安全宣傳活動。
除此之外,公安機關還要合理利用網民力量,不斷開展網絡文明建設活動,讓網民更好的了解做好網絡社會安全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證網絡社會更為安全、和諧。公安機關通過加大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力度,能夠保證網絡環境得到更好凈化,進一步提升了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效果。
3.4 ?注重網絡輿情管理,加大網絡社會監管力度
公安機關要主動效仿現實社會中的監督與管理手段,建設更為和諧的網絡環境,打造安全的網絡空間。
公安機關還要主動與當地其他部門聯合,結合現階段網絡社會的特性,遵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的原則,構建完善的網絡安全監管預警體系,保證網絡安全技術得到更好利用,減少網絡犯罪現象的出現[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詳細介紹公安機關提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如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網警隊伍、協助加強網絡社會立法體系建設力度、加大網絡社會安全宣傳力度、加大網絡社會監管力度等等,能夠保證網絡社會的綜合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淑平,郭亦農.大數據與電信網絡詐騙之跨境治理[J].凈月學刊,2018(03):25~31.
[2]袁 野,蘭月新,夏一雪.面向網絡輿情的公安微博影響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8(01):85~91.
[3]徐永勝,徐公社,韓 冰.地域性職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其偵防對策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8,30(01):121~129.
[4]何 姍.公安機關網絡安全監察機制建設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01):193~194.
收稿日期:2018-12-13
作者簡介:農秀玲(1989-),女,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網絡輿情信息巡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