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梓奇 趙汝文
【摘 要】文章提出一種工業高溫作業服裝設計,提高工人高溫作業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建立一維穩態熱傳導方程,通過將邊界條件代入模型,將模型優化,依據微元和隔離分析思想,建立差分熱傳導方程,得到最優解并對模型進行檢驗。文章建立目標函數的多變量優化方程,溫度函數升至四維。在采用有限元法基礎上,結合控制變量思想,建立迭代算法,把問題轉化為多元函數的極值問題,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進行求解。根據極值的性質,利用迭代法建立檢驗算法,對模型進行檢驗。
【關鍵詞】微元;隔離分析;優化方程;有限元法;拉格朗日乘子法
【中圖分類號】TS9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8-0087-03
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時,人們需要穿著專用服裝以避免灼傷。專用服裝通常由Ⅰ、Ⅱ、Ⅲ層織物材料構成。其中,Ⅰ層與外界環境接觸,Ⅲ層與皮膚之間還存在空隙,將此空隙記為Ⅳ層。文章利用數學模型來確定假人皮膚外側的溫度變化情況,并解決服裝厚度問題(詳見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A題[1])。
在高溫環境下,建立一維穩態熱傳導方程[2][3],在較小的時間間隔內作業服各層熱傳導達到穩態[4]。隨后將模型優化,建立差分熱傳導方程[5][6]。對于不同的環境溫度,建立一維熱傳導微分方程,得到最優解[7]。對于高溫工作時間的改變,建立目標函數的多變量優化方程,溫度函數升至四維。文章采用有限元法,結合控制變量思想,建立迭代算法,把問題轉化為多元函數的極值問題,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進行求解。
1 一維穩態熱傳導模型
該問題是典型的熱傳導問題,將人體看成圓柱體后,衣服即可認為是環狀,形狀如圖1所示。
由此,文章即可實現對溫度函數關系的降維處理,由原來的T(x,y,z,t)降為T(x,t)或者T(y,t),此時只需要用水平面去截圓柱,求出任意一條與坐標軸平行的半徑上各個點的溫度即可,只需要求出T(x,t),其中x在0到R上進行變化。借鑒雙層玻璃窗功效的評價模型[1],文章將模型簡化為圖2形式。
對于第一層織物來說,它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外界空氣的熱傳導,能量消耗主要用于自身溫度的上升及對第二層織物熱傳導。文章認為當時間間隔足夠小時,溫度變化量較小,因此可以忽略自身溫度的變化,即達到雙層玻璃模型中的穩態,我們把時間間隔設為1 s,因此本文研究高溫作業服每秒的溫度情況,實現將連續問題離散化,根據穩態時的平衡條件可得公式(1)。
其中,Q為熱量的損失量,ki為第i層織物的熱傳導率,Ti為Xi處的溫度值,Tin為人體皮膚外側的溫度,Tout為環境溫度。
2 差分熱傳導模型
為了將溫度函數繼續降維,文章只研究各層織物特定點的溫度情況,特定點的選取與原模型相同。由于需要知道每個點的溫度,因此文章采用隔離法對每個點的情況進行分析。
通過對x1點處能量變化情況分析可知,x1處的能量主要由外界熱傳導提供,而該部分能量最終只有兩部分去處:第一為自身吸收,提高自身溫度;第二為傳導到溫度更低的地方。因此,根據能量守恒可得到公式(2)。
為了使方程近似于真實解,依據微元思想,文章將d和h取得盡量小,此時文章選擇d和h均為0.1 mm。熱傳導實際上是一個動態過程,即使在1 s內,熱量傳輸的速度實際上是在不斷變化的,而傳輸速度主要取決于溫差,本文將問題離散化,因此1 s內熱量傳輸速度應為定值,為了使文章的計算結果更接近真實值,本文取1 s內的平均時間。由于1 s內溫差是由大到小的,即熱量傳輸速度由快到慢,因此取平均速度較為合理,具體公式如式(5)。
3 一維非穩態熱傳導方程
此外,如果想要求解出最優厚度,就需要知道空間中各點溫度在確定時刻的溫度,而該溫度的因變量應包含d2(即第二層的厚度)。為了簡化模型,便于計算熱傳導方程,文章將三維立體空間降為一維,由于該方程為偏微分方程,文章可以用數值解代替解析解,然后通過迭代思想求解優化方程。
建立優化方程,需要知道溫度的表達式,通過模型一的分析可以發現,在假設成立的條件下,可以將三維熱傳導模型降為一維,具體情況如圖4所示。
其中,假人皮膚外側處為坐標零點。
通過查閱資料[7],建立一維非穩態熱傳導方程,Q1為t1到t2自V流出的熱量,具體公式即推導過程如下:
上面模型的誤差主要來源于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求解熱傳導方程時造成的誤差,由于高溫作業服各個時刻及各個位置的真實溫度值未知,因此無法具體求出其誤差值。第二部分誤差主要來源于曲線擬合時造成的誤差,這部分的誤差可以計算得出,因此文章主要研究該部分的誤差,通過這部分誤差來衡量模型的優劣程度。
描述曲線擬合程度的常用量是R2,因此文章使用R2作為評價指標。具體公式如下。
R2分布區間為(0,1),R2越小說明擬合得越差,R2越大說明擬合得越好,實際測的值是yi,擬合曲線計算出的值是Yi。
4 單變量優化模型
考慮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本文認為高溫作業服的體積應該越小越好,就像穿一件T恤會比穿羽絨服運動起來更舒服一樣。由于使用者不是靜止的,因此除去隔熱效果外,體積的大小是評價高溫作業服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此建立如下優化方程:
其中,T(x,t,d2,d4)表示在第二層和第四層厚度分別為d2,d4時,x處在t秒的溫度Ra為假人中心到作業服最外層的距離,具體含義如圖5所示。
其中,紅色表示第一層,藍色表示假人皮膚外層。通過合理的構造目標函數后,由原來的雙變量優化問題轉化為單變量優化問題;由于約束式中同樣存在偏微分方程,且相對模型二的維度又多了一維,因此很難解出解析解,故求解思想仍與模型二的求解思想類似,采用有限元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控制變量思想,求解優化方程。通過該算法即可得到一組t0和d2,d4的離散數據及一組T0和d2,d4的離散數據,其中d2,d4為自變量,而t0和T0為因變量;兩個因變量關于自變量的函數均為多元函數,可以使用多元回歸對函數進行擬合,通過擬合文章可以得到F(d2,d4)=t0,G(d2,d4)=T0,優化函數的優化解會在邊界處取得,因此F(d2,d4)=25 min,G(d2,d4)=47 ℃,該問題轉化為求解多元函數的極值問題,可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進行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通過上述方程組可以得到一組極值解,記為d1(d2,d4),f1(d2,d4),同理可解出當邊界條件為G(d2,d4)=47 ℃時的極值解,記為d2(d2,d4)。
此時可以通過兩個方面對模型進行檢驗:一方面,由于該模型同樣用到曲線擬合,故可以使用R2來刻畫模型的優劣程度,計算公式同模型二中的一樣;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試值法確定其是否為最優解。根據極小值的定義可知,在該點的一個領域內,其目標函數值應是最小的,因此可以按確定步長進行迭代,即驗證最優解附近的目標函數值是否為最小。
5 結語
本文不僅可以使用建立的差分模型來解熱傳導方程,還可以解其他類似的偏微分方程。對于其他防高溫設備,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思路,求解其他保溫設備的設計。
參 考 文 獻
[1]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A題[EB/OL].http://www.mcm.edu.cn/
html_cn/node/7cec7725b9a0ea07b4dfd175e8042c33.html,2018-09-13.
[2]陳大偉,斯小琴.一維熱傳導過程的計算模擬[J].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38-341.
[3]潘斌,于晶賢,衣娜.數學建模教程[M].北京:北京工業出版社,2017,68-73.
[4]周方方,馬和平.多邊形區域上熱傳導方程的Legendre-
Chebyshev譜元法[J].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學報,2018,
32(2):402-408.
[5]張忠衛,陳杰.二維材料中的熱傳導[J].中國材料進展,
2017,36(2):141-148.
[6]史策.熱傳導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實現[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24(4):27-29,36.
[7]曹鋼,王桂珍,任曉榮.一維熱傳導方程的基本解[J].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77-80.
[責任編輯:鐘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