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馮玉龍 王權 王海鵬 蔣李何
摘要:千鄉優677是用千鄉654A與內恢3477配組育成的雜交水稻新組合,2017年6月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該組合具有高產、穗大等優點。介紹了其高產栽培和制種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安.排播期,培育壯秧,科學管理,花期預測及調節,綜合防治病蟲害和科學噴施“九二0”等。
關鍵詞:雜交水稻;千鄉優677;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千鄉優677是四川正達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內江市農業科學院合作,千鄉654A與內恢3477配組育成的雜交水稻新組合。千鄉優677在四川省內江市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48d左右,分蘗力中等,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千粒重28.1g,平均產量8.40thm2,2018年,在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石子鎮安排千鄉優677制種,平均產量3t/hm',最高產量3.75t/hm2,獲得較高制種產量。
1親本特征特性
1.1千鄉654A特征特性
千鄉654A是四川省內江市農業科學院以宜香1號為主體抗源,采用稻瘟病抗性鑒定手段、育性觀察與檢測、廣泛測配鑒定、花器性狀觀察等育種方法,以育成高抗、高配合力、高異交結實性合為一體的新不育系為目標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穩定、配合力強,異交結實率好,抗稻瘟病等特性,在內江4月上中旬播種,播始歷期88~90d,平均株高88cm;葉鞘、葉耳、葉枕、柱頭、穎尖均為紫色,葉舌二裂白色;平均穗長23.6cm,穗著粒175粒,保持系千粒重25g。2015年通過四川省技術鑒定。
1.2內恢3477特征特性
內恢3477是四川省內江市農業科學院從“鎮恢084”與“內恢182/自育中間材料J-13//自育中間材料93078-22/自育中間材料92211-72”中系選的“01040-.5-1-2-1”雜交,經系譜選擇優良單株,從F4開始經配合力鑒定選育而成的三系恢復系。其遺傳性狀穩定,農藝性狀整齊一致,恢復力強,配合力好。在內江3月中下旬播種,全生育期142d,主莖葉片數15~16葉;平均株高110cm,劍葉直立、內卷,葉片、葉鞘綠色,葉舌、葉耳、葉枕、柱頭、穎尖均為白色;平均穗長22.9cm,穗著粒167粒,千粒重26.5g,長粒形。2015年通過四川省技術鑒定。2千鄉優677特征特性
2.1農藝性狀
千鄉優677在2年區試中全生育期148.8d,比對照岡優725遲熟0.2d。分藥力中等,株型適中,葉鞘、葉耳、葉枕、柱頭、穎尖均為紫色,熟期轉色好。株高121.7cm,有效穗204萬/hm?,穗長25.2cm,每穗總粒數192.8粒,結實率83.6%,千粒重28.1g。
2.2稻米品質
千鄉優677于2014-2015年參加四川省水稻遲熟組區域試驗,其品質測定結果為:糙米率80.8%,整精米率52.6%,長寬比3.0,堊白粒率55%。堊白度8.4%,膠稠度76mm,直鏈淀粉含量15.9%,蛋白質含量7.4%。
2.3抗性表現
2014-2015年四川省2年區試,千鄉優677葉瘟最高級分別為5級和6級,頸瘟最高級分別為7級和5級。2016-2017年資中2年田間鑒定,千鄉優677稻瘟病綜合指數分別為3.8和4.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
3栽培技術要點
3.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在四川海拔800m以下的區域宜于3月上、中旬播種,秧苗5~7葉時移栽,大田用種量15.0~22.5kg/hm2,培育多蘗壯秧。
3.2適時移栽,適當密植
該品種在秧齡25~30d移栽,每穴栽2~3粒谷苗,一般每公頃栽15-18萬窩,窩基本苗7~9苗,公頃最高苗控制在240萬~270萬左右,公頃有效穗200萬~230萬為宜。
3.3科學管理
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用肥原則,整個生育期該品種尿素的施肥量控制在150~225kg/hm2、高磷鉀45%復合肥225kg/hm2、過磷酸鈣300kg/hm2,促進植株莖稈粗度和硬度的生長,預防倒伏。水分管理要做到前期淺水灌溉,后期干濕交替。堅持藥劑浸種,秧苗帶.藥移栽,根據當地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做好各種病蟲害防治。【1】
4制種技術要點
4.1科學選擇制種基地
制種田塊要求連片平整,陽光充足、地勢平整、排灌方便、地力肥沃。【2】空間隔離要求在抽穗揚花期500m范圍內無其他水稻抽穗楊花;茬口上要求制種田塊和秧田田塊上季無水稻種植。
4.2播種安排
四川區域安排在7月上旬-8月下旬抽穗,此時溫度濕度合適,有利于千鄉654A穎花地張開,也有利于內恢3477花粉活力的保持及楊花散粉。千鄉優677在內江地區制種,父本可分1期播種或2期播種。1期播種時父本在母本播種后3~5d播種;2期播種時父本宜在母本播種后4d播第I期,7d后播第I期。
4.3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播種后田間做好田間管理,培育壯秧。母本秧齡在25d左右開始移栽。按照父、母本行比2:10栽培,母本株行距16.7cmx20.0cm,窩栽4~5苗;父本假雙行,形成丁字形,與母本行距26.67cm,每窩栽2~3苗。
4.4科學施用“九二0”
千鄉654A對“九二0”鈍感,在抽穗5%~10%按20g/hm2左右微促,隔天后按105~130g連續處理2d;第二次對父本追施“九二0”一次,建立優良授粉姿態。在第一次施用“九二0”后開始安排每天2~3人工輔助授粉,陰天適當延遲趕粉。
4.5防治病蟲害,保證種子純度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首先播種前要使用強氯精浸種,其次在第一次打“九二0”時可結合防治螟蟲;再次在齊穗一灌漿期用專用藥劑作好稻粒黑粉病的預防。
在制種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確保種子的純度。阿千鄉654A異交習性好,在繁殖過程中,對田間雜株要及時、全面觀察,發現雜株連兜拔除。
參考文獻:
[1]王權,蔣李何,馮玉龍,等.高產優質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千鄉優616[J].雜交水稻,2018,33(6):75-76.
[2]李小艷,蔣李何,馮玉龍,等.抗稻瘟病大穗型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千鄉優416[J].雜交水稻,2018,33(1):79-81.
[3]楊振林,吳險峰,方忠坤,等.水稻三系不育系廣香5A的高產繁殖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7):215.
作者簡介:李小艷(1990-),女,四川宜賓人,助理研究員,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