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畜牧業的進步,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疾病是影響其經濟效益最大因素。此外,如果畜牧業發展中的疾病不進行及時預防和治理的話將嚴重影響我國畜牧產品的健康發展。因此,應該重視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疾病預防和治療,盡可能將養殖業發展的風險降到最低。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現狀和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重點闡述了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具體防治措施。
關鍵詞:畜牧養殖業;傳染性疾病;養殖環境;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經濟的發展促進畜牧養殖業的進步,同時隨著國家對養殖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畜牧養殖業開始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在畜牧業養殖發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如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生該種疾病將嚴重影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如果不及時處理疾病的話將造成大面積的傳播和傳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嚴重的話還將威脅人體的健康。因此,重視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非常的重要。
1我國畜牧業養殖發展的現狀
農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都比較重視農業的發展,尤其是對畜牧養殖業越來越重視。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畜牧養殖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隨著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畜牧養殖業每年都在增速發展。然而,在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首先,我國的畜牧養殖業起步比較晚,和西方先進國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管理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手段,同時畜牧業發展的規模比較小,進行規模化管理比較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問題的出現,如傳染性疾病等問題。
2傳染性疾病對畜牧養殖業的影響
2.1 造成畜牧品質的下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傳染性疾病在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比較常見,該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動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受到真菌、細菌和病毒的感染而出現的疾病,比較典型的傳染病有口蹄疫、豬丹毒等。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特點是危害性大、傳染性強和影響范圍廣等。動物一旦感染該種疾病的話將對質量造成影響,嚴重的話會造成死亡。最為重要的是該疾病將影響畜牧業的產量,減少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旦發生和蔓延的話將影響地區的養殖業,也將對當地的市場造成致命性的影響,耽誤產品的正常銷售。舉例而言,在發生禽流感之后,該疫情對禽類市場價格造成很大的沖擊,該情況地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對養殖業人員積極性也是致命性的打擊。
2.2畜牧業傳染性疾病影響社會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現階段,畜牧養殖業中的傳染性疾病可能在牲畜和人之間傳染,進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不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最為重要的是人們可能對畜牧業養殖的信心下降,長此以往的話將給畜牧業的價格帶來影響和沖擊,影響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給農業的經濟發展也帶來負面影響。
3畜牧業養殖中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對策
3.1 創設良好的養殖環境
為了更好地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在防治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即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為此,應該重視養殖環境的建設,首先,應該結合不同地區的情況,如氣候、溫度、濕度、疾病類型等因素為牲畜提供健康的環境。其次,在養殖的過程中將生活區和養殖區區分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人畜之間的交叉感染的可能。再次,重視對養殖環境中設施和設備的改善,對養殖過程中的用具、設施等進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潔,及時的清理污水糞便等。此外,重視對養殖環境的通風和保暖管理,因為一些疾病在密閉的環境中很容易傳染。
3.2定期進行畜牧養殖的疾病檢疫
定期的畜牧檢疫工作對傳染性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在檢疫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檢疫制度和規定,提高檢疫的水平。一旦發現動物可能感染疾病的話需要及時治理和及時上報,避免疾病的進一步蔓延。此外,還應該定期對動物進行疫苗注射,不斷提高動物的免疫力。尤其是在動物傳染性疾病高發的時期,應該及時的做好相關的防疫工作。在檢疫的過程中做到認真、負責和嚴謹等。還應該重視遏制細菌真菌的傳播,保證牲畜飲水資源和食物的干凈。
3.3選擇科學的管理手段
一些地區的基層畜牧業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手段等相對落后。因此,應該堅持科學的管理手段,避免因為管理的問題而造成的疾病傳播。此外,重視日常的喂養工作,一些飼料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在喂養中一定注意,喂養之前對草料和飼料進行科學的試驗分析,明確其中是否存在病原體。此外。保證草料的堆放環境和對飲食進行消毒處理等措施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研究顯示,如果是腹瀉類疾病的話主要是因為飼料中的病菌引起的。因此,科學的管理手段非常的重要。
3.4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
一些地區的養殖戶不重視消毒工作,消毒意識比較淡薄,在養殖場一些臟亂的地區簡單的用水沖洗。如果養殖場消毒工作不到位的話將造成真菌、病菌等大量繁殖,從而引發傳染性疾病。因此,應該定期做好養殖場的消毒工作。首先,對養殖場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盡量不留死角,為動物的健康生長提供穩定和健康的環境。其次,做好飼養工作的消毒,在進行喂養之后對喂養的工具及時進行消毒,消毒之后還應該使用清水進行清潔,然后晾干。
3.5合理的規劃養殖場
養殖場的科學規劃對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直接關系到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養殖場規劃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場址的選擇,盡量建立在遠離人群、水源充足和光照條件好的地區。在確定好場址之后應該結合養殖場的規模和具體的養殖情況進行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3.6 加強對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視和從業人員的防范意識
為了更好地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應該加強對管理人員疾病防治工作的培訓,不同的地區結合疫情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防治手段和措施,建立高效的傳染性疾病防控體系,保證在疫情發生之后能夠及時地應對。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建立數據系統,目的是掌握牲畜的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普通的飼養人員,也應該重視其掌握傳染性疾病和防范意識的能力。將防治工作滲透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此外,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注意消毒和清潔工作,避免病原體的滋生。此外,還應該重視對飲水衛生的管理,避免因為飼料和飲水的問題造成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3.7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宣傳工作
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具有一定的特點,即系統性和復雜性。因此,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宣傳工作非常的重要。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重視對宣傳工作的建設,采取科學的手段和措施向廣大的養殖戶和養殖企業進行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重要的傳遞,不斷提高其防治意識,同時積極的引導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參與到防治工作中,為降低疾病的發生貢獻力量。此外,重視對防治技術和手段的宣傳,及時的幫助養殖戶掌握技術來提高防治的能力。
4結束語
在我國畜牧業養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在此過程中堅持預防為主和綜合治理的原則。一方面加強讓更多的養殖戶認識到傳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取科學的飼養和管理手段,為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沙維,楊智勇,周來寶.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及防控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10):45-47.
[2]時利亭.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控防措施探討[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3):43-44.
[3]劉安全.探析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22):281.
[4]李敏.現代化畜牧養殖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湖北畜牧獸醫,2017(2)21-22.
作者簡介:李娟(1980-),女,青海海東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