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經濟發展對于我國地區經濟、社會經濟有重大影響,而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過于粗放,且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具有掠奪、惡化產業發展條件下的表現,因此在先進理論上,提出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強調資源循環利用,在消除環境污染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循環來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發展,相較之下可見此模式更具優勢。本文為了了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應用方法,將展開相關分析工作。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就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可見,其在產業發展需求下,會對自然資源進行侵占,同時將生產過程當中的廢棄物遺棄在自然環境當中,定期對此進行清理,這種方式并沒有使自然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反之還會導致部分自然資源廢棄,因此該模式在現代經濟發展概念下不可取。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出現,使得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有了發展契機,采用該模式不僅可以實現經濟提升,還有利于環境保護。
1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要求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應用當中必須遵循兩大原則要求,即再循環、減量化,下文將對三大原則要求的內涵進行分析。
1.1再循環
再循環原則主要強調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即農業生產當中會產生很多廢棄的農作物,在傳統觀念當中,這些廢棄農作物是不具備利用價值的,因此會被丟棄,例如秸稈就是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常見廢棄農作物,丟棄后定期進行燒毀處理。而在現代視角上,對秸稈進行燒毀處理會破壞自然環境,且實際上秸稈等廢棄農作物還具有利用價值,其可以作為肥料來再循環使用,實現了資源不浪費目的,同時也避免了環境污染。
1.2減量化
在農業生產當中會使用到一些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生產中部分材料會帶來污染環境,這兩點在現代技術水平下依舊不可避免。但從模式上,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并不重視這兩點,為了保障產量會肆意掠奪不可再生資源、大量投放存在污染的材料,而現代視角下,其減量化就是要求農業生產盡可能減少以上兩種行為的出現概率,例如土地占用率、化肥投放量要盡可能減量。
2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策略
2.1資源循環開發策略
除了秸稈以外,農業生產當中很多資源其實都具有循環利用價值,例如水、沼氣等,兩者在傳統模式當中,經常在使用一次之后就被丟棄,實際上水在使用一次之后,其還可以有更多的功效,例如家庭用水可以用于家畜清潔,在清潔完畢之后還可以用于澆灌等,而澆灌之后通過指定排放渠道進行水質凈化,還可以重復使用;沼氣可以以糞便、池塘等作為來源,通過轉化設備來實現沼氣生產,降低了農戶購買燃氣的成本,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得來的沼氣屬于液態,除了作為燃氣還能進行施肥。
2.2自動化循環策略
各類資源反復利用的轉化方式雖然通過人為操作可以實現,但會增添很多繁瑣的步驟,可能會影響到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就這一點,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當中,應當重視資源循環利用的自動化策略,即在自動化策略基礎上,各類廢棄資源的轉化將不需要人力干預,使農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其他生產工作,同時自動化策略可以實現全天候運作,較于人為操作更具效率優勢,因此值得利用。此外,因為自動化循環策略需要依靠相應硬件設備來實現,因此硬件設備在動能上存在一定消耗,這一點與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減量化原則存在沖突,而為了消除沖突,建議將某資源作為設備運作動能來使用,由此全面落實自動化循環策略。
2.3模式宣傳
現代很多農業地區在經濟發展模式上依舊采用傳統模式,原因就在于很多農戶對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該模式的存在,這一基礎上,農戶不會為了落實該模式而打破原有模式,因此要對此現象進行處理,就應當做好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宣傳工作。宣傳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認知范圍、加深農戶認知深度,具體方法見下文。
2.3.1宣傳方法一
參照現代城市產業發展中的“支柱產業”模式,在宣傳當中可以先通過常規宣傳手段找到當地某個有意向的農戶,對其進行農業生產模式改造,隨后在該模式運作之下,該名農戶的經濟發展將“水漲船高”,此時借助該名農戶的經濟發展表現,可以吸引周邊其他農戶的注意,由此就達到了宣傳效果。此外,上文內容只是舉例,實際宣傳當中不能只選擇單獨農戶,這一點要盡可能多。
2.3.2宣傳方法二
方法一基礎上,待關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農戶數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著手實現加深農戶認知深度目的。宣傳團隊可以向農戶發放邀請,使其參與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培訓當中,通過培訓使農戶了解該模式的特點、作用、效益,同時采用傳統農業生產案例進行對比,可以給予農戶直觀的體驗,提高農戶重視度。由此隨著培訓的不斷深入,農戶對該模式的認知程度也會不斷加深。
2.4政府引導
政府作為具有社會公信力的團體,其一舉一動都具有榜樣作用,因此要落實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使該模式的應用深入人心,政府部門應當起到引導作用。首先政府部門應當才遇到上述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宣傳工作當中,由此加速模式宣傳速度,其次考慮到農戶經濟水平,可以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幫助農戶實現循環模式建設。
3結語
通過分析得到結論: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當中,應當遵循兩大原則,兩大原則主要強調資源利用率開發最大化、降低資源掠奪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如果應用中未滿足任意原則,則說明應用方案不可行;根據當前農業發展現狀,提出了四項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策略,對各項策略的應用方法、功效進行了分析,可見各策略可落實該模式于農業發展中。
參考文獻
[1]王永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1 6,36(8):40.
[2]呂士杰.農業循環經濟重要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157.
[3]鄒流波.關于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幾點探討[J].農技服務,2016(05):236.
[4]耿晨光,曹合社.河北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10): 129-131.
作者簡介:嚴海蓮(1974-),女,青海互助人,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農業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