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琪 陳筱
摘要:隨著就業競爭的愈發激烈,部分大學生為提升自信心、加強競爭力而卷入畢業季整形熱潮。本研究通過自我陳述、單人訪談、焦點小組、問卷調查和頭腦風暴展開設計調研,結論顯示不同環境下的大學生對整形認知接受程度大相徑庭,對整形態度不一但趨于理性。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整形觀,應在學會獨立思考、權衡利弊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設計調研;整形認知接受程度;主客觀因素
如今整形呈現低齡化走向,大學生盲目從眾和攀比心理高漲,而整形準入門檻低下及整形廣告泛濫這些主客觀因素都導致了大學生整形現象的產生。而整形市場里畢業生人群高達六成,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對自身的不自信、將面試表現寄希望于外表的現象頻發,很容易讓大學生忽視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展開了大學生對整形認知和接受程度的設計調研并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整形觀提供數據支持。
一、關于大學生整形認知接受程度的設計調研
設計調研是為設計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研;它以大數據環境為背景,以理論研究為依托,通過運用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能,有依據性地為目標群體的現狀進行理論分析,最終產出一定的社會價值[1]。設計調研能幫助設計師站在目標人群的角度去引導其挖掘內心的真實想法。
(一)研究方法與目標
圍繞大學生這個關鍵因素,本研究通過五種調研方法,選取三類調研對象:即從未接受過整形、接受過整形且滿意、接受過整形卻并不滿意的大學生進行調研、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數據分析,了解大學生對整形認知接受程度及所受影響。將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整形觀設定為本課題的探究目標,期待結論能給予當代大學生在整形觀方面的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參考。
(二)研究背景與目的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及人們價值觀的轉變,大批大學生期待通過整形以獲得更多自信心,從而提高競爭力。社會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大學生難以理性權衡整形的利害關系。針對當下大學生對整形認知接受程度及所受影響的調研,可幫助大學生界定概念及理性認知。
二、關于大學生對整形認知接受程度的調研實踐
(一)自我陳述法
本研究在無干擾的環境下對一位已接受整形的大學生進行自我陳述式調研。調研結果表明,該對象認為追求美是女孩的天性,先天的不完美、不自信是導致當代大學生整形的最根本原因;但顏值只是職場的一塊看似完美的敲門磚,硬實力和軟實力才是職場經久不衰的催化劑。
(二)單人訪談法
被調研對象認為整形取決于個人價值觀,促使大學生整形的原因包括個人先天缺陷、對外形不滿意、受學業事業生活各方面的壓力以及身邊朋友的成功案例的影響;但可能由于經濟上缺乏支撐、醫療事故頻發等問題,并未行動。綜合調研情況,由于性格、自身條件、經濟水平等因素,對整形認知和接受程度以及整形帶來影響的看法各不相同。
(三)焦點小組法
本研究通過焦點小組訪談了解到大學生對整形基本保持理性,少有盲目跟風,不隨意聽信他人推薦,對整形持中立意見;被調研對象反映不會主動推薦他人整形,但依舊存在部分人群為提升顏值、增長自信、增強社會競爭力而選擇整形。
(四)調查問卷法
當涉及對整形的態度,不支持也不反對的大學生占49.51%;16.5%的大學生因工作、社交帶來的機遇而支持整形,11.66%的大學生考慮到整形對身體有害而認為沒有必要整形;僅不超過3%的大學生認為容貌對自信心、事業和人際交往影響不大;70%以上的大學生會選擇運動健身、穿著及打扮以改善自身條件的不足。
(五)頭腦風暴法
研究整合出大學生對整形觀支持、反對和中立三種態度,支持方認為整形是追求完美的表現、是社會的趨勢,它能改善外觀、提升自信;反對方認為手術風險,經濟能力不足、家庭的反對、對外形的自我滿意都是反對整形的原因;中立方則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三、結論
(一)大學生對容貌較為重視,認為有較大影響力
從外形對自信心和人際交往影響程度的調研數據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外形相對重視,它在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多數大學生認為外形對事業的影響較大,職業對顏值的追求可能是必然的社會趨勢。
(二)大學生對整形的態度看法不一,但趨于理智
絕大多數大學生對整形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多數大學生認為通過整形來改變外形亞于通過運動健身、衣著打扮、化妝等途徑帶來的改變,這是一種自信、理性的體現;沒有接受手術的大學生主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無需破壞自然之美,考慮手術風險及手術價格也是一大原因。僅小部分大學生會因追求完美、工作或戀愛需要以及人際關系的改善進行整形。
大學生看待整形時,基本都保持理智,少有跟風、隨意聽信他人意見、過多評價整形或過度整形的行為。
處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中,大學生需學會獨立思考,重視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內在修養的升華。
參考文獻:
[1]鄒建玲,高潔.大學生容貌態度和整容認知情況調查[J].改革與開放,2012 (6):168-169.
[2]楊建衛,饒珈銘,張湛,王海清,龐敏慧,葉云鳳,王聲湧,董曉梅.廣州市大學生整形行為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7 (2):244-247.
[3]戴力農.設計調研[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8).
[4]潘紹華.淺談設計調研的幾個要素[J].藝術科技,2015 (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