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小學圖形與幾何是小學數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人們描述空間世界的工具,它能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圖形與幾何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通過對小學圖形與幾何內容分析,發現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圖形與幾何;內容分析;教學建議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實施高效的“圖形與幾何”教學,成為我們小學數學老師普遍關心的問題。“圖形與幾何”是以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直觀的認識幾何圖形為核心開展的。主要包括:平面及空間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的運動,圖形的轉變。我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得出實施高效的“圖形與幾何”教學,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可是通過調查發現,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嚴重的影響高效課堂的實施,具體表現如下:
一、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無法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目標,只是籠統的確立目標與計劃。這樣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不能從學生的角度確立目標,只是簡單地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很難理解與接受。
(二)教學方式不先進
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一些教師還采用老套的教學方式,一支筆、一本書、一塊黑板,殊不知這種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學生的需求。學生聽這樣的課如同嚼蠟,根本沒有興趣,何談主動探究。
二、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建議
(一)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要利用其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好奇的事,結合教學知識來講解,這樣學生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當然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還可以將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來,多媒體有其獨特的魅力---集圖、文、聲于一體。它能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將靜止的圖形運動化;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同時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它能準確的展現每種圖形,大大節省了老師畫圖的時間,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圖形的運動》時,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運用數學語言描述旋轉運動;通過觀察實例、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制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我通過多媒體將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旋轉運動,如,風車、鐘表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來觀察它們運動的異同。進而引出旋轉方向,旋轉中心,旋轉含義。通過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展示,學生們興趣濃厚,他們感到這是生活場景的再現,對此很熟悉,很愿進一步探究與學習。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這一點,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注意聯系生活實際。以課本為準繩,而又超越課本。注意將課本上的知識用生活中的實例來體現,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并用數學眼光發現身邊的問題,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真正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例如在講《旋轉與平移》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物體的運動形式,進而區分旋轉和平移。比如,國旗升降的運動,推拉門的運動,窗戶的開關運動,電扇的運動,方向盤的運動。對于這些物體的運動學生再熟悉不過了,他們就會將這些運動方式很容易的分成兩類:前兩種運動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它們的運動軌跡是直線;后三種都是繞著一個點或一條軸轉動,它們的運動軌跡是圓。通過聯系實際并結合課本,學生很容易得出第一種運動形式是---平移;第二種運動形式是---旋轉。
(三)鼓勵動手操作
通過調查發現,只有學生親手操作探究,學生的空間觀念才能得以形成和發展。所以我在進行圖形與幾何教學時,盡力給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獲取知識。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尤其是數學這門抽象的學科來說,僅僅靠教師講解,是無法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進一步探究獲取知識,逐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技能。
例如在講《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時,我先讓學生從家中拿些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盒子,讓學生觀察它們的異同點,學生很容易發現:相同點:它們都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不同點:長方體對面相等而正方體所有面都相等,長方體不是所有棱都相等而正方體所有棱都相等。然后讓學生將其展開,觀察其展開圖。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掌握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特點。
總之,在新課程的倡導下,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研究十分重要。可是當下還有一部分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毫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對學生只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型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法,以讓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多媒體輔助幾何教學的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 (19).
[2]吳正憲,王彥偉.圖形與幾何若干內容分析——《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析之八[J].小學數學教育,2012 (Z2).
[3]顧洲.小學空間與圖形內容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