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輝
如果說,劇本是戲劇之本,音樂是戲劇之魂,那么舞臺燈光的呈現則是將觀眾帶入戲劇情境、語境、心境的無聲語言,是直觀的、滲透的、包容的舞臺表現藝術。舞臺燈光是在運用以技術為手段來為舞臺照明,創造全新的視覺空間。舞臺燈光所表達的是劇本的內在精神,揭示人物內心的情感,提供人物生活的感情基礎。
原創大型淮北梆子戲《永遠的大別山》舞臺燈光的布局我認為應該是詩化的格局,在中國傳統戲曲美學寫實、寫意手法的基礎上,追求多元化的舞臺燈光表現形式,成功塑造了與劇作凝重、厚重、絢爛、壯美的內涵相吻合的舞臺氛圍,深化了劇中人物細膩、委婉、凄美的情感世界,使觀眾在心靈上得到震撼,在審美情感上得到升華,進入更為深邃的思想情感領悟,于無聲處聽驚雷。
《永遠的大別山》講述的是20 世紀30 年代一個大別山的女人,為了等候參加紅軍的丈夫周四海回歸,為了一句承諾,為了一段有名無實的婚姻,生死離別,歷經風和雨的洗禮,血與火的考驗,苦吟苦盼五十載……《永遠的大別山》舞臺的燈光構思和創作正是捕捉到了該劇的主題“愛”——這個永恒而偉大的主題。
開場舞蹈送郎當紅軍,舞臺燈光運用了寫實和寫意相結合的表現方式,用紅、藍兩種色光渲染,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深刻揭示了20 世紀30 年代中國大裂變和大變遷的時代背景,同時又展現了新婚別的悲傷、不舍、凄美的情緒和舞臺氣氛,延續了人物內心情感世界。
相逢一場的前半場戲中,杜鵑得知丈夫周四海部隊在縣城臨時駐扎,分別十多年的夫妻即將相會,她跑上山崗,大山回蕩著“四海回來了”的聲音,天地隨著杜鵑的心情在這一瞬間變得陽光、燦爛、美好,一切充滿著生機,此時的舞臺燈光以寫意為主,運用了紅、橙、黃、綠、紫等多種色光,隨著人物的喜悅、激動、羞澀的心情不斷交換遞進,營造抒情浪漫的氛圍效果,運用蘊含寫意元素的寫實手法,成功傳達了女主人公精神世界和特定情境。下半場,杜鵑因周四海部隊轉移未能相會,舞臺燈光瞬間轉為藍光鋪滿舞臺,三次運用時間,根據劇情的發展,結合音樂的轉換漸漸由明到暗,很好表達了杜鵑此時的心理落差。
送情意一場中,杜鵑得知周四海被關進牛棚勞動改造,其妻子、兒女也和他劃清界限離去的消息后,不顧家人和鄉親的勸阻,毅然前往探視,送去親情、鄉情,山路上漫天飛雪,嗩吶哽咽……舞臺燈光以紅色逆光為基調,形成強烈的冷暖對比,直指觀眾內心靈魂深處。
《永遠的大別山》舞臺燈光的藝術呈現方式就是將“傳情達意,表達藝術情感”的蘊含展示的淋漓盡致,將舞臺燈光“潤物細無聲”的藝術魅力發揮得更加豐富多彩。《永遠的大別山》燈光舞臺空間的塑造,燈光畫面的展現,寫實和寫意的風格,多元化的表現方式,就是為了表達戲劇藝術的內涵,成功渲染了該劇大別山人柔美、堅韌、純潔、深沉、無私的高尚品格和寬廣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