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宇 陳茂亮
摘要: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在運營時有不少危險化學品,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極易引發安全火災等安全事故,給企業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甚至降低企業的綜合效益。在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精細化工生產企業需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安全管理,以規范企業生產行為,維護企業綜合效益。
關鍵詞:精細化工生產;安全管理;對策
1 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精細化工生產企業由于其生產性質以及化學品易燃易爆等因素的存在,假如有大意的時候,安全事故就可能發生,就產生諸如火災和爆炸等事件,一方面對企業的生產效率是不良影響,另外也讓員工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所以,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生產的安全性保障是最重要的,企業要積極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各種有效的安全技術,有效排除存在的安全隱患,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有效的保障。
2 精細化工生產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一些企業重發展、輕安全,法律意識和安全風險意識淡薄,對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和事故后果危害的嚴重性認知不足,罐區、特殊作業、裝卸作業等重大風險點管控措施不完善不落實,未準確辨識評估管控重大危險源,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報警、自動化控制、安全儀表等安全設施配備及維護使用不到位。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實
一些作坊式企業,各類安全管理制度照搬照抄,安全操作規程形同虛設。部分中型及以上規模的企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的情況,特別是變更管理、檢維修管理制度落實流于形式。
2.3 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缺失
在精細化工生產安全事故中,反應失控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當前一些精細化工工藝,在實驗室打通反應流程后,直接投入工業化生產,存在工藝技術可靠性差、工藝計算不符合實際、自動控制水平低、無正規設計等問題,對于反應工藝危險程度也未經正規評估,對反應的熱風險評估缺失。
2.4 裝置設備與工藝匹配性不足
由于對工藝、反應熱風險、產品及其中間產物危險性認識不足及相關設計經驗的缺乏,可能造成裝置設備與工藝匹配性不足的問題,運行初期看似可以正常生產,隨著裝置設備老化、負荷不斷增加、后期維護保養不到位,很可能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2.5 安全管理人員和高素質產業工人短缺
一些精細化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匱乏,管理能力不足,懂化工、會管理的專業人才缺乏。同時,精細化工企業一線操作工中農民工占比較高,其流動性也較大,加之企業自身安全培訓能力有限,造成一線操作工安全操作能力不足,高素質產業工人嚴重短缺。
3 對策
3.1 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賦予的七項安全職責,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摒棄重效益輕安全的錯誤思想。企業安全管理人員要恪盡職守,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安全職責。企業從業人員要主動學習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具備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3.2 進行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根據反應工藝危險度等級,在設計階段采取自動控制系統、設置偏離正常值的報警和聯鎖控制、設置爆破片和安全閥等泄放設施、設置緊急切斷、緊急終止反應、緊急冷卻降溫等控制設施、反應裝置設置在隔離區、設置SIS系統等控制措施,并同時考慮廠區和周邊區域的應急響應。
3.3 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
對于企業主要負責人,還有相關的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主管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所有從業人員必須嚴格落實先培訓后上崗制度。通過務實的培訓和嚴格的考核,促進企業全員安全意識、安全技能的全面提升。
3.4 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
精細化工企業應當按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標準,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并進行合理使用,專門用于改善本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費用主要用于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維護、保養,還有進行應急演練,評估、監控和整改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安全生產檢查、評價、咨詢和標準化建設,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支出,安全生產適用的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等。
3.5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組織開展基于本單位風險評估的應急預案優化工作,充分發揮應急預案指導應急準備的基礎性作用。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以練代訓,提升全員應急處置能力。在安全風險高的重點崗位推廣應急處置卡,提高員工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4 結語
對于精細化工生產企業來說,他們的核心工作就是要保障安全,安全生產和企業的穩定發展息息相關,企業對此一定要加強重視。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此方面,加強安全管理,對相關人員經常搞培訓與教育,一定要把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下來,將各班組的責任明確下來,完善責任追究制,使公司人員的工作環境達到健康和穩定的氛圍,給企業的效益增色。
參考文獻:
[1]王寶平.精細化工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措施探究[J].化工管理,2018(07):104.
[2]王濤,劉紅.精細化工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化工管理,2017(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