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
摘要:歐利坨油田構造上位于遼河坳陷東部凹陷的中段,共有油井114口,平均檢泵周期536天。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短,檢泵費用高的生產矛盾已嚴重制約油田開發的經濟效益,如何延長該油田油井檢泵周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歐利坨油田影響檢泵周期的原因分析,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取得較好的效果。歐利坨年檢泵井數大幅下降,該油田的平均檢泵周期達到814天。
關鍵詞: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配套技術
1 前言
歐利坨油田構造上位于遼河坳陷東部凹陷的中段,構造面積約40km2。共有油井114口,開井82口,井口日產油水平267.9t,綜合含水45.8%。平均檢泵周期536天,其中檢泵周期小于300天有32口油井,占油田開井82口的39%。2015年該油田油井檢泵66井次,年檢泵費用高達462萬元,平均單井檢泵費用7萬元。因此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短,檢泵費用高的生產矛盾已嚴重制約油田開發的經濟效益,如何延長該油田油井檢泵周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影響檢泵周期原因分析
歐利坨油田2015年油田共計檢泵66井次,其中因桿管偏磨造成斷脫卡而檢泵的40井次,占總數的60.6%,因泵漏失造成不出或液降而檢泵的有22井次,占總數的33.3%。不難看出造成檢泵的主要原因是桿管偏磨和泵漏失。
2.1 桿管偏磨原因分析
2.1.1 油井井斜角、全角變化率大
該油田2015年40井次偏磨檢泵井的平均井斜角17.8°,平均全角變化率4°52′,這些偏磨井的井斜角及全角變化率較大,極易產生桿管偏磨。
2.1.2 單井產液量低、抽汲參數偏大
統計歐利坨油田2015年40井次偏磨檢泵井的平均日產液只有3.6t,平均沉沒度只有77.3m,由于平均單井產量低、動液面深,抽油泵會因供液不足產生液擊現象,加劇抽油桿柱撓曲,導致桿管偏磨加重。
2.2 抽油泵漏失原因分析
2.2.1 地層吐壓裂砂造成泵漏失
歐利坨油田儲層具有高壓低滲的特性,油層物性較差,壓裂是該油田主要的提液增產措施,生產過程中部分壓裂砂隨采出液進入泵筒,造成閥球與閥座磨損,導致泵密封面不平整,造成泵漏失。
2.2.2 抽油桿與油管摩擦產生鐵屑
生產過程中,桿管的鋼與鋼摩擦產生鐵屑吸附在抽油泵的閥球上,導致固定閥關閉不嚴,造成泵漏失或者活塞卡泵。
2.2.3 液擊影響
由于歐利坨油田單井產液量低,下沖程時抽油泵柱塞與液面接觸瞬間易產生液擊,液擊產生的沖擊力加速了閥球的損壞。
3 延長檢泵周期主要做法
3.1 采取防偏磨工具
3.1.1 聚乙烯內襯油管
該內襯油管是在普通油管內襯入超高分子聚乙烯管,使其具有耐磨的特點,將桿管之間金屬的摩擦轉換為金屬與耐磨性能更好的聚乙烯材料之間的摩擦,減少了管桿之間的磨損,達到了防偏磨的目的。
3.1.2 配套防偏磨工具
①抽油桿防偏磨扶正器是減輕抽油桿偏磨、降低桿柱摩擦阻力的重要手段;②注塑桿是將增強尼龍輔以高分子穩定劑和增強劑,緊緊地注塑到抽油桿體上的防偏磨工具。
3.2 改進配套工藝,解決泵卡漏問題
針對歐力坨油田返吐壓裂砂問題:用擋砂粒徑更小的割縫砂錨代替大眼篩管,阻止壓裂砂進入泵筒;為解決偏磨鐵屑問題,拓展思維在泵上和泵下各下入高磁防蠟器,利用高磁場的特點,使鐵屑吸附到高磁防蠟器管壁,避免落入泵筒造成泵漏或泵卡現象的出現;采用流線型無磁防漏泵消除液擊影響,大大改善以往普通泵的漏失現象,提高了泵的充滿系數。游動閥、固定閥材質采用了無磁硬質合金由于無磁硬質合金固定閥抗彎強度、沖擊韌性和耐腐蝕性高。
4 應用效果分析
通過2016年-2017年兩年的延長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綜合治理,取得較好的效果。截至2017年年底,年檢泵井數大幅下降從2015年年檢泵66井次降至2017年檢泵39井次;2017年12月該油田的平均檢泵周期達到814天,比2015年的536天階段延長278天。
5 經濟效益
通過對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綜合治理,避免油井因偏磨等問題重復作業,保證油井的穩定生產。2016-2017年實施檢泵周期綜合治理措施89井次,總投入資金270萬元;總產出812.54萬元。
6 結論和認識
①桿管偏磨和泵漏失是影響歐利坨油田檢泵周期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桿管偏磨更為嚴重;②超高分子內襯油管在耐沖擊性、耐摩擦等方面能具有良好的性能。通過以超高分子內襯油管及其他防偏磨工具組合應用為主體的配套技術,有效延長了歐利坨油田的檢泵周期;③應用高磁防蠟器及特種泵,消除桿管摩擦產生的鐵屑的影響,可有效延長抽油泵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