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俊良
摘要: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各產業也在積極轉型升級。傳統的鋼鐵、煤炭、建材作為河北省主導產業,經濟發展曾經一度以上升趨勢不斷增長。一味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今,卻嚴重造成了當地環境的不斷惡化。要想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促使經濟發展,那么,河北省產業結構就要在轉型升級中才能得以改善。本文為此展開了探討、分析,希望為以后同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依據。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一、河北產業轉型升級背景
近些年來,由于北京大城市病日益嚴重,因此,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大勢所趨。但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同樣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高新技術和優秀人才。如今,京津冀三地都注重重工業的發展,在探索京津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道路的過程中,忽視了三地經濟發展的不同情況。在高能耗、高污染生產方式為主的基礎上,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特別是近年來,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污染嚴重,并且指標多次超標,給人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另外,由于河北省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產業為主,所以,在技術創新、資金挖掘方面嚴重缺乏,需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升級,才能得以完善。
二、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的原因
(一)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約束力較大
目前,京津冀三地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地理位置相鄰,節能減排問題迫在眉睫。另外,河北地區的發展由于資源的不斷消耗將進入瓶頸階段。近些年來,京津冀地區經濟為了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對保護環境重視不夠,致使現在發展受到環境的制約。京津冀地區要想緩解環境對發展的壓力,就需要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來實現。
(二)京津冀區域發展并不均衡
現如今,京津冀地區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差距,河北既沒有人才和高科技,也沒有資源聚集的優勢。面對這樣的情況,要想縮小與京津地區之間的差距,河北省就要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得以實現。此外,由于三地之間的投資、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使得京津兩地經常出現投資過剩的情況。目前,河北省產業結構仍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實現京津冀一體化需要很長時間。
(三)人才、技術等資源在京津冀地區酉己置不均
在京津冀地區,人力、技術等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較為嚴重,致使區域經濟、生活水平不均。在配置不合理的情況下,大量科研創新型人才流入京津,導致河北省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形成鮮明對比,也給產業轉型帶來困難。而今,河北地區經濟產業發展較慢,加上資源分布不均,產業轉型升級非常必要。
三、河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路徑探析
(一)注重產業協同發展
在京津冀協調發展中,需要京津冀三地區的共同努力,將過剩產能向外釋放的基礎上,降低河北省產能流失的風險。在京津兩市共同支持下,將產業實現轉移對接,共同實現產業的協調發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可以構建旅游文化、高端軟件等新產業結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省要積極實現生產性服務轉移,如:京津的醫藥、汽車、鐵路等,從而加快其發展步伐,減少產能過剩。另外,河北省出臺了土地、稅收等招商優惠政策,不斷推進和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吸引了各行各業的投資者,進而改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二)京津冀聯合發展低碳經濟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構建區域節能環保產業平臺,對區域環境污染加以防治。構建能源體系并不斷完善優化,充分發揮其優勢,構建河北能源裝備產業基地。目前,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是最具代表性的轉型升級產業。該礦區引領煤礦、鋼鐵等傳統產業,降低產能過剩,在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不斷創新,推動產業鏈延伸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對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配置,實現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將煤炭、液化天然氣、甲醇、甲酰胺等進行深加工,實行綜合開發,將新能源產業推向新的發展方向,將煤化工產業鏈延伸到清潔油氣領域,加快新能源產業的不斷發展。
(三)加強文化旅游及生態產業
文化旅游產業符合生態文明建設,既是資源節約型產業,也是環境友好型產業,不僅推動了經濟穩定發展,還發揮了積極作用。河北省以綠色環保為主要發展方向,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及文化旅游產業,如:組織各種成語大賽等。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河北省交通發展,不斷完善農村路網,為旅游業發展奠定基礎。此外,不斷加快景區高速道路建設,尤其是沿太行山地區。注重森林綠化,保護環境,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僅綠化面積就已經增加了5萬多畝,濕地恢復面積達10余畝,直至2018年為止,森林覆蓋面積已經達到總面積的50%以上。只有不斷推動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才能促進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四、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結果
如今,河北省已經構建了全國大型煤化工基地、旅游服務文化產業等,是最具現代循環煤化工創新型的產業,河北省產業結構在不斷整合優化、轉型升級的基礎上,不僅提高了產業內部工作效率,還對產品有了一個質的提升,與此同時,加上消費結構的完善優化,現如今,人們整體生活質量水平己經提升一個臺階,即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實現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此外,由于河北省產業結構的不斷完善、整合、優化、升級,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河北省第三產業在2017年實現增加值為17416.5億元,占河北省生產總值的48%。
五、河北省產業轉型發展經驗
以河北省邯鄲市鋼鐵、煤炭為重點的轉型升級產業,不僅在轉型升級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價值,還為河北省其它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一,在新時代背景中,資源型城市面臨巨大的挑戰,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以科學發展思想為前提,在政府大力支持與優惠政策的幫助下,推動產業的穩定長期發展。其二,河北省應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積極構建第二、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優化地區產業結構,既要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還要實現城鄉景區高速交通的互相流通,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高新技術的運用下,不斷完善傳統行業,使價值鏈向更高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同銀,李寧.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對制造業升級的影響——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角度[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7,38(5):83-88.
[2]王棟.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產業結構優化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經濟論壇,2014(8):13-16.
[3]郭冬梅.文化故都產業新態——邯鄲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