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
摘 要:隨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重金屬污染的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相關研究也因此大量涌現。基于此,本文將簡單分析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并深入探討解決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的策略建議,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為相關業內人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金屬污染;環境影響評價;環境風險
1 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分析
1.1 環境風險突出
受土地資源分布與利用、礦產資源賦存條件、區規劃環評滯后等因素影響,我國存在大量距離水源保護區、人口密集區、基本農田不足1公里的涉重金屬污染企業。由于企業的布局較為分散,重金屬污染的集中管理難度較大,重金屬污染的影響范圍也因此擴展,重金屬污染集中監管和防治工作的開展因此受到較大制約[1]。
1.2 重金屬總量控制指標難以確定
現行的行業排放標準與綜合排放標準在各重金屬排放限值規定層面存在一定差異,配合不完善的環境質量標準,環境影響評價很容易出現總量相關的監測、摸底、分解、考核等問題,污染防治措施的選用也可能受到影響。此外,受涉重企業的原輔料來源、工藝水平、發展歷程、“三廢”治理情況差異影響,切合項目實際的產排污系數確定存在較高難度,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1.3 環境影響評價內容不全面、人體重金屬現狀評價缺乏
現階段國內外存在大量的重金屬污染評價標準和方法,但由于各具特色,且適用范圍、應用局限性較大,單一的標準和方法往往無法滿足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需要。
1.4 人體重金屬現狀評價缺乏
皮膚接觸、呼吸、消化道均屬于重金屬危害人類的途徑,血液重金屬含量超標事件往往因此出現。但在我國現階段的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受調查群體、調查樣本數、經費、環評時限、群眾認知等因素影響,人體重金屬現狀評價往往被忽視或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這一現狀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2 解決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的策略建議
2.1 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
結合《“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要求,為解決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諸多問題,需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這一制度的建設需重點關注重大減排工程,環境質量改善核心必須在總量控制指標的優化中得到重點體現,環境實際應與減排需要實現深入結合。具體來說,環境質量較差且重金屬污染問題嚴重的地區,需加大減排力度并落實重大減排工程。環境容量較大且重金屬污染一般的地區,則需要首先維持穩定,并逐步推進減排工程建設。在總量摸底、監測、分解基礎上,重金屬污染排放的總量控制需明確區域性的總量控制指標,土地利用信息與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綜合分析需在指標制定中得到重點體現[2]。
2.2 實現重金屬污染企業合理布局
實現重金屬污染企業的合理布局首先需基于適宜、基本適宜、不適宜重金屬污染企業區域進行劃分,以此集中監控和控制重金屬污染企業,重金屬企業的影響程度和污染范圍可得到較好控制,空間和時間上的重金屬污染環境風險也能夠盡可能降低,監管和防治的成本同樣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具體的環評工作開展還需要考慮區域經濟環境發展的不同,以此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以此避免城市規劃發展變化可能引發的拆遷和投訴風險。
2.3 創建針對性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為更好開展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必須針對性建設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早在2012年,我國便已經開始進行重金屬等特別污染物排放環境影響評價系統研究論證,研究以北方鋅冶煉企業為代表,并圍繞重金屬污染物來源、分布、影響范圍,及排放現狀、排放水平、環保投入、環保措施運行情況、環境防護距離設置等內容開展了深入研究,針對性的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將在不久后出臺。結合上文研究內容,針對性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將重點關注重金屬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涉重項目環評審批、新增重金屬污染排放量嚴格控制、涉重項目環評文件編制規范。
2.4 引入環境影響后評價機制
考慮到涉重金屬污染項目對環境影響存在較高復合性與復雜性,且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治存在技術缺乏、標準滯后、基礎信息底數不清、修復技術發展緩慢等問題,因此必須引入環境影響后評價機制,以此應對環境標準、環境保護目標等因素變化帶來的影響,并更為全面的反映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實際影響。在環境影響后評價機制的引入過程中,需重點關注污染源的監測、分析和評價,并跟蹤開展此類工作,即可掌握涉重金屬污染項目投產后項目區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及其對環境的實際影響程度,配合有效的補救措施和改進建議,并總結經驗和規律進行反饋,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有效性即可實現持續性提升。
3 結論
綜上所述,涉重金屬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實現重金屬污染企業合理布局、創建針對性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引入環境影響后評價機制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評價路徑。為進一步提高評價有效性,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等問題的避免必須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陳凱,黃智偉,陳艷梅,陳然,吳昊.三沙灣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賦存形態及環境風險評價[J].漁業研究,2019,41 (02):121-129.
[2]吳珊珊,孫慧蘭,周永超,周玲.伊寧市道路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其環境質量評價[J].干旱區研究,2019,36 (03):75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