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炳輝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逐漸加劇,銀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何建設商業銀行的管理會計系統,完善體制體系,提升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以及運營水平等成為了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對管理會計系統的建設與應用進行探討分析,并結合當前的經濟環境,分析商業銀行在應用管理會計存在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管理會計;商業銀行;應對措施;新常態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辦理存款、儲蓄、貸款等,但在利率市場化、宏觀經濟增長緩慢的經濟環境影響下,存貸利差大幅收窄,為了保持銀行的資產質量,銀行經營模式的改變勢在必行。管理會計是作為銀行正確定位戰略目標、評價績效業績、實現資源配置優化等的重要手段,為銀行的生存與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因此,在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管理會計系統的完善需要加快,盡快落實管理會計工作,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管理會計的概述
(一)概念
管理會計又稱分析報告會計,是企業為提高經濟收益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管理會計的財務人員利用會計工具整理、計算并分析財務數據,從而為企業制定具有合理性與科學性的經濟決策提供支持[1]。
(二)管理會計的作用
管理會計主要是將財務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對執行中的偏差及時進行糾正,根據現實狀況對未來的形勢進行分析和預測[2]。管理會計的建設與商業銀行實施精細管理密切相關,它能夠通過對過去的分析、控制現在以及預測未來并進行規劃這三方面在商業銀行中發揮作用,對銀行建立貸款定價模型、制定正確的發展目標等起著重要作用,實現銀行的長遠發展。
二、新常態下商業銀行面臨的問題
(一)內部與外部的環境變化
在新常態的影響下,市場經濟變化多端,給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帶來了許多挑戰。就內部管理而言,商業銀行面臨著經營轉型的重大挑戰。在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等都面臨著調整,商業銀行必須從實際出發制定經營轉型的目標。并且新常態下的營銷方式不斷創新,若商業銀行還保留著傳統的經營模式則很難發展下去。外部環境的變化也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巨大的挑戰。首先是宏觀形勢的轉變影響了經濟結構的平衡,嚴重影響著商業銀行的貸款結構、投資方向等方面,隨著存貸利差的縮窄,銀行的運營壓力與風險也在不斷增大。其次是國家政策的改變,監管力度增大,使商業銀行的業務擴展等面臨挑戰,銀行必須對其資本進行強化管理,將高資本消耗的業務快速淘汰[3]。最后,行業競爭力的增大要求商業銀行強化精細化管理的水平,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在市場上搶占先機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
(二)專業知識的缺乏
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覆蓋面較廣,包括了預測科學、管理學理論知識等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管理會計不僅要求員工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要求員工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對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但現在大多數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不強,實踐能力較差,導致商業銀行的管理會計發揮不了應有作用[4]。
(三)缺乏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管理會計的地位受高層管理者重視程度的影響,只有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重視起來,才能夠從上而下地落實到銀行工作的每個層面。但是現今的銀行管理層對管理會計的理解不到位,而管理層一般都是一些在銀行工作的老員工,對于管理層來說更加熟悉商業銀行中的傳統管理模式,難免對新的事物接受程度較低,缺乏對商業銀行發展的前瞻性,造成了對管理會計的忽略。
(四)缺乏系統的支持
商業銀行的財務系統較為落后,導致相關的工作人員獲取數據的途徑單一,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會計核算,工作效率不高。很多商業銀行雖然引進管理會計的先進理念,但并沒有建設相關的系統來支持理論體系[5]。管理會計系統對商亞銀行的發展十分重要功能的覆蓋面廣并且有很多的控制節點,能夠很好的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但現在的商業銀行無法為管理會計系統提供大量的數據及良好的工作環境,因此很難建設完善的系統來為管理會計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相關措施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一體化建設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一體化能夠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源利用率與管理水平,使商業銀行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分配資金與資源,能夠使管理會計在深入業務的發展的同時,對商業銀行的未來進行預測,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使銀行的業務發展與管理會計緊密結合。管理會計人員在分析財務與業務數據中,要從全方面進行考慮和分析,結合當前的市場背景,把商業銀行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發生的風險揭露出來,并及時解決[6]。對商業銀行管理會計工作進行監督,如果發現工作中的規章制度不合政策等問題時,要及時進行完善。
(二)提升認知,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商業銀行應當將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進行宣傳,提升員工對管理會計的認知程度。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員工對于管理會計的認知,首先應當從管理層抓起,只有管理層充分理解并了解管理會計的概念及作用,才能夠自上而下落實管理會計的工作,從而推動管理會計系統的建設,使管理會計能夠充分融入到商業銀行的戰略管理中。其次,培養員工的工作凝聚力,加強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協調與配合能力,使戰略目標在全體員工中被充分理解,團隊間能夠相互配合、一致地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在管理會計的工作中,對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加大對員工培訓力度[7]。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要先從員工中篩選出專業知識強且工作經驗的豐富的員工,再把選出的員工進行專門的培訓和學習,增強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加快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在建設管理會計體系中,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起著關鍵的作用。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使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日益成熟,商業銀行應該充分利用時代的優勢,使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作用,加快管理會計與銀行業務的融合,加大管理會計在商亞銀行中的銀行,推動銀行的發展。管理會計系統需要在大數據的支持下,順利開展銀行中的成本控制、績效考核、全面預算管理等工作,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8]。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能夠改變陳舊的會計工作模式,減少管理會計的工作人員繁瑣的工作程序,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的數據收集方式,使工作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為銀行實現更多的價值,實現會計職能的轉變,拓展管理會計工作的空間。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
在我國銀行的考核機制中,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對員工的工作評價過于單一,應當從各個機構、客戶等多各維度充分對其進行評價。在完善考核機制的同時還應當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并且獎懲制度應當透明化,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對表現優異的員工進行獎賞,不僅僅是在精神上對員工進行鼓勵,還要從物質上獎勵員工,對表現不佳的員工進行批評或從經濟上進行懲罰,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員工,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員工在工作中能更好地進行自我約束,不斷進行自我完善。
四、結語
管理會計作為實現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的高效管理工具,應該被更好地利用到銀行中。傳統的銀行管理模式下,對于利潤更加重視,往往會造成資本的利潤率過低,導致銀行的經營效率率低下。要使管理會計的作用被充分發揮到商業銀行中,首先應該轉變全體員工對管理會計的認識,提升對管理會計的認知程度,加大重視力度,其次就是要重視各種體系與制度的完善。只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加大管理會計的建設和應用,才能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晨,高莉.管理會計新常態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現狀調查——以西安市為例[J].知識經濟,2018,No.472(16):176.
[2]李剛.新常態下《管理會計》教學模式的創新——翻轉課堂的應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8,No.140(05):247-248.
[3]董會玲.多方融合,加速發展“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發展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203(29):142+146.
[4]曲巖,于斌.管理會計的落地與應用——油氣田企業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創新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5(12):50-52.
[5]智慧.對新《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的解讀與思考——以供給側改革為視角[J].管理觀察,2019,710(03):167-169.
[6]楊雄勝,熊焰韌.構建管理會計能力框架體系,為中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開創新路[J].中國總會計師,2018,No.180(07):39-40.
[7]朱韻.推進管理會計建設和應用以增強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保值增值能力[J].中國總會計師,2018,No.178(05):94-96.
[8]周剛華,國子軒.我國產業園資產證券化的新模式——“基金+REITs”[J].中國房地產,2018,624(31):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