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劉雷
摘要:知識產權的資本化運營體現了知識生產要素與資本的有機結合,是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的重要途徑。專利權出資作為知識產權資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首要環節是對專利價值進行評估。本文對常用的一些專利評估方法進行了介紹,并對專利權出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專利權出資的風險及防范策略。
關鍵詞:專利權;專利價值評估;專利權出資風險
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證明,技術進步是經濟可持續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我國當前正處于市場經濟發展與創新的關鍵時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通過知識產權運營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市場屬性與經濟屬性,實現有效的成果轉化和專利技術市場化,推動產業鏈整體創新力的提升,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知識產權運營有多種形式,如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運營即轉化實施,知識產權的商業化運營即許可或轉讓等,知識產權的資本化運營即知識產權出資、質押、信托和證券化等,以及非常態化運營模式如知識產權訴訟等。其中知識產權的資本化屬于知識產權運營的高級形式。在知識產權資本化運營中,知識產權出資為擁有知識產權但沒有運作條件的知識產權人成為公司股東或企業合伙人進而獲得相應收益提供可能。專利作為技術的重要載體,專利權出資是知識產權出資的主要方式之一。專利權出資入股,是指專利權人將專利權作為資產投入到某個目標企業中,參與該企業經營管理,分擔經營風險,分享經營收益的活動。專利權出資入股的本質就是專利權人將專利權置換為對目標企業的股權,也即出資人以讓渡專利權為對價換取對目標企業的經營權和盈利分紅權。
一、專利價值評估方法
專利作為無形資產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價值的衡量與評估具有復雜性、時效性、地域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早期對專利價值評估,主要采用資產評估的傳統方法,如成本法、市場法、收益現值法等。成本法考慮研制開發成本、專利的折舊率以及未來新出現的專利技術造成原有專利的相對貶值,即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扣減各項貶值來確定資產價值的方法。市場法是通過市場調研,參考以往同類專利在技術市場中的交易價格,實現對專利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收益現值法著眼于專利的未來收益,對待評估的專利在有效期限內的預期總收益選擇適當的折現率,折成評估基準日期的現值。這三種評估方法盡管在早期專利評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實物期權法被稱為最復雜的專利權出資評估方法,將用于股市交易價值評估的期權法引入研究,它充分考慮到專利市場環境的動態性,需要大量的數據對投資的各種特性進行特征化處理,從而可以更公正、真實的反映出資專利的價值。然而在使用中會受到很多假設條件的限制,例如要求專利價格變化遵循幾何布朗運動,不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專利交易是連續的等,且專利的預期收益現金流也只是建立在預測的基礎上。此外,很多不同方式的評估方法被不斷探索和創新,如將市場法、收益法、修正收益法和成本法進行排列組合,或采用數學模糊評價的方法[章延兵,方新.知識產權模糊評價模型的構建與應用[J].科研管理,1999,12(6):52-59],以及針對專利組合的評價方法等。
使用特定的模型對專利進行打分或者估值是目前較常用的方法,模型涉及的變量通常包括:權利要求數量、同族專利中的已授權專利和再審專利的數量、專利審查持續時間、專利技術領域、維持費的支付情況、后向引用和前向引用情況、專利權轉移、專利質押、專利許可、專利訴訟情況等等,對各變量在模型中給予相應權重,最終實現對專利的價值評估。國內常用的專利價值評估工具包括Innogaphy、IncoPat和PatSnap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中國技術交易所共同開發了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提出了專利價值度的概念,即相對表征專利自身價值大小的度量單位,它包括法律價值度、技術價值度和經濟價值度3個維度,該體系于2014年進行修訂,包括13個一級指標和43個二級指標,其評價指標以定性為主。
歐洲專利局網站近年推廣的軟件工具IPscore,采用法律狀態、技術因素、市場環境、財務指標、公司戰略5種指標的40個評估因子對專利信息進行分析,既包括定量的財務指標和專利數據,也包括定性的問卷調查,以反映被評估專利凈現值的經濟預測的形式進行評估。
二、專利權出資過程中需考慮的問題
在專利權出資入股的實踐操作中,為避免利益的損失和潛在的糾紛,需要對一些可能發生的風險點提前進行預防。
專利的法律狀態。確認專利權是否涉及法律糾紛,是否有未完結的訴訟。若涉及法律訴訟,會增加專利權的不穩定性風險。另外專利是否按時交納專利年費,若未按時繳納,會有被自動認定為放棄專利的可能,則該專利便不能用以出資。
專利的合法權利人。確認專利權的權屬狀態,用作出資的專利權是否為出資者所有。另外,若權利人就該專利與他人簽訂了獨占或排他使用協議,或享有該專利權但有協議約定不允許第三方使用,則均不能用以專利權出資使用。
程序合規性。我國法律對不同主體在股權投資過程中有相應的要求和限制。如高校院所取得的專利為國有資產,權屬的變更需走相應的國有資產管理流程。
出資專利背后相關技術資料的交接和權利的移交。企業對于專利權出資的目的是希望有效的實施該專利,但是很多企業僅依靠專利中的描述往往不能有效地實施該專利,還需要發明人的技術培訓和指導,這就需要提前進行協議約定。另外,還應考慮專利后續改進成果的權屬和各方的違約責任。
專利技術的穩定性。對專利技術的穩定性進行評估,一旦被無效就不具備財產權的屬性,便不能用作專利權出資。因此,需對技術本身的可行性進行提前評估,同時可在合同中約定無效后的處理辦法。另外,若與該專利類似或更好的替代專利出現,會對該專利的價值和生命周期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還需評估被新技術替代或突破的可能性。
退出機制。因為專利出資還需要考慮日后如何撤資或轉讓股權的問題,這就需要在定立公司章程時,明確約定撤資或股權轉讓時如何計算股權價格,以避免日后的糾紛。
三、結束語
專利權出資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知識產權資本化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企業核心竟爭力。然而,專利權出資中涉及的制度和方法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須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專利價值評估方法,規避專利權出資可能涉及的風險點,為知識產權運營提供堅實保障,不斷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振亞,孟凡生,曹霞.基于四要素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研究[J].情報雜志,2010,29(8):s7-90.
[2]孫玉艷,張文德.基于組合預測模型的專利價值評估研究[J].情報探索,2010,9(06):73-76.
[3]張占江,李敏,李珊。公司設立中專利權出資的風險及防范,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9):76-80.
[4]馬碧玉,專利權運營話動解構及其必備要素分析,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234-241.
[5]Holget Ernst.Thc Patent Asset Index-ANew Approach to Benchmark Patent Portfolios[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2011,3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