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燕


摘要:本文以云南大學公共體育2017、2018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邏輯分析、數理統計研究方法,通過對學生使用“運動世界校園”APP的實際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結合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體質得到良好的改善,為進一步的優化學生體育成績的結構以及推進體育教學的管理和改革提供實際性的意義。
關鍵詞:“運動世界校園”APP;公共體育課;時效性
隨著國家對學生體質的重視以及當今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將先進科技運用于體育之中是大勢所趨,“運動世界校園”APP(以下簡稱APP)不僅使移動端用戶方便、清晰地了解自己運動過程中地狀況,還可以讓使用者在運動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地身體狀態并及時調整運動的強度。APP是運動類科技產品,對體育鍛煉的樂趣培養、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心有著積極意義。
目前云南大學對于APP進課堂學生運動參與的調查研究較為匱乏,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收集2017、2018級學生使用APP的相關數據,對APP引進云南大學體育課堂,對學生運動參與相關因素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目的是促進APP更好的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云南大學公共體育2017、2018級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文獻資料法梳理當前運動APP的使用在用戶群體中的反映和效果,確定時效性研究的基本脈絡。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云南大學2017、2018級學生使用該APP的基本效果和反饋。
3.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分析“運動世界校園APP”在云南大學學生群體中的時效性和效果。
二、結果與分析
(一)云南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引入“運動世界校園”APP
據國家頒布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關于深入開展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指導意見》的要求,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培養大學生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的健康觀念,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在校領導及體育學院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借助“運動世界校園”APP跑步平臺,開展云南大學校園APP健身跑項目,實現大學生課外定向健身跑的信息化與科學化管理,進一步豐富與創新我校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同時將其與大學體育課程進行結合,真正的做到參與的廣泛性、形式的新穎性、落實的可靠性、實施的長效性,把創新改革落到實處。2017年開始試行,2018年開始正式實施。將APP跑步里程換算成分數,占體育課總分的15-20%。
(二) APP進課堂后學生參與運動態度的影響分析(見圖1)
云南大學在校大學生對于學校推出APP進課堂與課程打分掛鉤,大多數是持支持肯定的態度,73%選擇“支持”,在校大學生大多數是支持并肯定運動類APP進入課堂,這項數據顯示APP對大多數學生具有很大吸引力,提高了運動參與積極性,也體現出現代大學生的運動習慣尚未形成,因此需要對此類軟件進行督促。
(三) APP進課堂對學生運動參與頻率的前后對比分析(見表1)
APP進課堂前,大學生鍛煉次數主要為偶爾鍛煉和一星期1-2次,而運動APP進入課堂后,學生鍛煉次數主要集中在每天鍛煉和一星期3次以上。說明運動類APP進入到云南大學的課堂后學生運動參與程度高于運動類APP進入課堂之前。體現APP對于提高在校大學生的運動頻率具有積極作用,這對云南大學學生體育活動開展狀況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
(四) APP進課堂對學生參與運動的時間影響分析(見表2)
運動類APP進課堂前,學生選擇在“30分鐘以內”完成體育鍛煉達到60%,而運動類APP進課堂后的學生運動時間集中于“30分鐘-60分鐘”達到了66%。這兩項數據說明APP進課堂前學生在運動時間上遠遠低于運動類APP進課堂后的學生。
(五) APP進課堂對學生參與運動的強度影響分析
從運動強度上看,APP進課堂前,學生運動強度集中于“微微出汗”的運動強度上,APP進課堂后,學生運動強度集中于“出汗很多”的運動強度上,直觀說明了由于運動類APP的指導,在運動強度上,運動類APP進課堂后的學生遠遠高于運動類APP進課堂前的學生。
(六) APP進課堂對學生運動參與的運動效果(生理上)和運動積極性(心理上)的影響分析(見表3)
62%人認為APP對生理上有著顯著效果;23%人認為類APP對生理上的效果感覺一般;僅有10%人認為效果不顯著,結果顯示APP確實能夠對運動效果產生影響,它可以給出科學的訓練計劃、統計運動數據、科學的訓練意見,并幫助我們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在運動中得到的諸多好處,同時還促進關注自己身體狀況。
42%人覺得APP對于運動參與的積極性有著很大的激發程度,31%人認為對運動參與積極性有著中等程度的激發;20%人認為只有很少程度的激發自己的運動參與積極性,結果顯示APP可以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使得更多學生主動的繼續進行體育鍛煉。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云南大學在實行APP與課程打分掛鉤后,使學生對于運動更為重視并促進了運動參與程度
云南大學將學生的課外體育成績與該APP掛鉤后,學生在學習壓力激勵和APP的使用促進下,增強了學生的重視程度,參與運動的促進力更加多元,運動的參與程度明顯增強。
2. APP進課堂對于大學生的運動參與態度具有積極引導作用
APP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參與運動的頻次,改變了由過去單一課堂教學,但課外沒有有效干預措施的局面,這樣課堂和APP結合的形式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具有積極作用。
3. APP進課堂對于大學生心理上和生理上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學生在使用APP后,在日常參與運動的次數增加,對學生形成鍛煉習慣和運動健身的意識具有積極作用。此外,在APP推廣的兩年時間內,云南大學學生體質測試中男女長距離項目、50米跑成績有所上升,這與APP的推廣有著必不可分的關系。
(二)建議
1.應加大APP在學生培養中的評價比重
通過兩年的推廣實踐,APP的使用時效性開始顯現,在今后的校園體育教學中應當適當增加APP在體育課程學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課外拓展中的比重,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全面發展,體育先行的學習觀念。
2.應加強關于APP作弊情況的監管
在推廣期間出現了一人多手機打卡,代跑等作弊行為,學校和公共體育負責單位應當加強監督機制的建設,減少和杜絕作弊行為。
3.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增強校園體育在學生中的認同感
學生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有賴于學校鍛煉風氣和氛圍的熏陶,因此,要加強云南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加強校園體育制度保障,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保駕護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師生鍛煉場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建設高水平運動隊伍,增強學生對學校的體育文化的認同感等。
參考文獻:
[1]李兆鋒.運動APP的功能與推廣——以跑步類為例[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5.
[2]孫翼飛,郝一萍.運動APP“氣喘吁吁”[N].人民周刊,2016,05.
(通訊作者:朱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