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與能源的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建筑工程建設行業通常對能源消耗很大,時有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發生。為減少環境的污染,綜合再利用有效資源,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尤其必然性,更是未來建筑工程的發展趨勢。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還存在著一些關鍵問題,本文闡述綠色建筑的相關概念,指出存在的關鍵問題,從而得出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關鍵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問題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物產豐饒、資源豐富,但對資源的消耗與需求仍然較大。且人口增長,經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環保的低碳生活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建筑工程中,傳統的建設對能源消耗較大已不適用現代化的社會,因此對環境的保護與能源的節約提出新的要求,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與應用推廣是時勢所趨。然而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才剛剛起步,體制并非完善,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作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推進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
一、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相關概念及推進意義
綠色建筑概念由國外提出,指建筑對環境無害,并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是一種不破壞基本生態平衡、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1]。與傳統的建筑工程相比,綠色建筑需滿足更高的要求,需減少建筑物在使用維護中的耗能,提供舒適、環保的環境,減少對生態平衡的破壞。綠色建筑此種節能建筑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是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筑,符合我國的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要求,能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在中國的建筑市場需求中值得大力推廣。
二、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保障體系
由國外提出并發展的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法規也相對較少。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還是依從于上世紀的《節約能源法》與《建筑法》,政策法規尚未與時俱進,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約束力較弱,不能做好規范監管作用,就會影響工程建設的實際操作性[2]。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評估體系
由于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實行時間較短,雖然總結經驗出臺了相關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評估法,但其中管理評估法規并不完善,缺乏連續性和操作可行性,對綠色建筑所涉及的經濟、社會方面的評估較少,評估范圍十分局限。完善健全的管理評估體系推動著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僅僅是局限于部分建筑的評估法不僅評估范圍小,還缺乏完整性,會嚴重阻礙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三)管理水平低,專業人才少
綠色建筑的工作管理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溝通交流與協調合作,而綠色建筑的實行時間短,管理制度未成體系,部門之前缺乏交流協作,素質較低的管理者更是無法調控部門關系,導致管理混亂的情況時有發生。且我國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視度不高,缺乏經驗與認識,導致管理人員缺乏積極主動性,更是缺少專業人才的隊伍建設。
三、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問題的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規
針對綠色管理存在的以上問題,首要目標便是健全我國的法律法規。積極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做到國家相關部門能與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部門有良好的聯系交流。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管理,完善的法律法規對綠色建筑行業良莠不齊的現狀做出好的約束與規范,指導綠色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保證綠色建筑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3]。
(二)建設評估體系
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健全的評估體系,對于綠色建筑有更嚴格的準入標準,規范綠色建筑的行為規范減少趨利建筑公司的魚目混珠現象。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確保不同地區因地制宜,把握總體方向而細化不同情況的評估體系才能不受區域局限,發揮出真正的作用。此外,評估對綠色建筑的監管作用也不可忽視,嚴格把關,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確保最大限度的節能環保性[4]。
(三)培養專業人才
一個蓬勃發展的建筑行業必定需要好的人才儲備。綠色建筑不同于傳統建筑,其新概念新要求的提出也意味著對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因此需引進培養專業人才,加強施工隊伍的人才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且綠色建筑管理層面管理者的素質高低,更直接關系著整體施工工程的質量,因此人才隊伍建設必不可少,從另一方面也促進著綠色建筑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四)政府管理
政府不僅對綠色建筑行業有支持作用,還有監督管理作用。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各部門聯系密切,應以政府部門為核心,政府聯合企業及建筑管理部門交流協作對建筑行業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對建筑行業的總體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而政府除了大方向的規劃協調、宣傳推廣之外,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監管作用更是得以保證建筑施工能夠順利地開展。政府健全法律法規,有法可依,對不良企業與違反相關法規的公司可以做出嚴厲的懲罰,在實現生態建設的同時提供良好的生存工作環境。
(五)資源有效利用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重點是節約能源,回歸自然,因此需時刻考慮以無毒無害的綠色能源替代高消耗的電能等,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與設備,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更是力求資源再生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四、結束語
“綠色建筑”的“綠色”提出節能環保的生態建設概念,努力實現著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做到不破壞生態平衡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對物質與能源的消耗明顯少于傳統建筑[5]。雖在我國實行的時間較短,存在著法律法規不健全、評估體系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問題,但政府與企業的大力推廣,也在積極探索著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傳統建筑向綠色建筑轉型屬于必然趨勢,在我國也有很大的市場,應健全法律法規,健全政府保障體系與管理評估體系,增進綠色建筑各部門的聯系協作,共同促進綠色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共創低碳節能的環保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錦‘分析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問題[J].建材與裝飾,2018,No.542(33):143.
[2]薛瑜.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關鍵問題研究[J].山西農經,2017(5):119-119.
[3]何俊文.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問題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17,15(2):326-326.
[4]雷海濤.分析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問題[J].經濟研究導刊,2017(9):184-185.
[5]舒定國.推進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關鍵措施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