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要:在信息化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個人醫療檔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尤其在目前大數據技術推進下,個人醫療檔案的完整性和及時性有了進一步提升。本文則論述了大數據時代下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以及創新分析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個人醫療檔案;信息
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該技術在醫保、醫療領域的應用,加快了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進程。個人醫療檔案信息數據庫的形成可以為醫保及醫療領域創造新的價值。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夠提高醫療檔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保證醫療檔案管理服務良好運行,這既可以幫助醫保局、醫院獲取相關的內外有價值信息,實現信息的有效溝通,也可以使醫療檔案信息得到及時的保存與修正,并提高醫療檔案信息的流通效率,節省醫療檔案管理成本。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為醫療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順應了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求。
一、新形勢下個人醫療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個人醫療檔案是直接形成于就醫、報銷過程中且具有歸檔保存價值的以文字、圖表、數據等形式存在的歷史記錄。個人醫療檔案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源于個人真實就醫相關情況,可為醫保、醫療領域提供有效線索??梢哉f個人醫療檔案從形成之日起就為醫療信息、數據的采集提供服務,這也是對醫療檔案實用價值的體現。與此同時,所有的個人醫療檔案匯總是對現實人們健康狀況及利用醫療資源的匯總。這對醫保、醫療的后續管理、資金投入、醫療技術交流、科學研究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概括而言,個人醫療檔案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
一是為醫保局下一年度資金投入、定點醫療規劃等工作提供相關依據;二是給醫院提供多發疾病類型、人群等信息,醫院可通過信息分析著重增強模塊醫療服務;三是給醫保局和醫院總結經驗、科學研究、交流技術和評估服務提供了重要信息資源。
二、大數據時代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的創新分析
(一)做好個人醫療檔案的保存工作
在許多鄉鎮醫院及村衛生室,因為經費有限,就醫者的相關醫療檔案仍然是由醫生在紙上書寫后,交給部門相關人員統一收納管理。這樣的操作流程造成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加。因醫療檔案管理要求必須清晰、細致、系統、準確,但人手不足、場地有限、沒有系統化管理等因素使得醫療檔案管理非常雜亂。而且因紙張不能長期保存,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譬如吸濕、霉變等易導致檔案中的文字內容丟失,就會大大降低醫療檔案本身的巨大價值。
筆者認為,鄉鎮醫院及村衛生室最能真實的反映出就醫者初期的相關治療信息,這其中也包含了最初表現/早期病因等最原始、最詳實的患者情況,有極高的信息價值。并且通過個人醫療檔案可以為后續治療提供最可靠的信息源。所以必須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鄉鎮醫院、村衛生室檔案管理環境,給其增設電腦配備,培訓相關人員的實踐操作水平。這樣可將個人醫療檔案通過數據庫進行分類存儲,不僅提高了個人醫療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不會出現檔案損毀、丟失的情況,也便于以后查找。
(二)通過技術創新建立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模式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系統非常關鍵。比如在個人醫療檔案信息庫中的信息不斷增加、訪問人數增多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瀏覽時顯示較慢的問題,對于此種現象可采取擴大信息庫容量、及時刪除無效信息等技術手段,幫助使用者快速檢索且方便瀏覽與下載。而對個人醫療相關信息的錄入問題可以采用圖像解析和有關識別技術,這有助于將信息快速加入醫療檔案管理系統中。再在運行過程中,還要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建立新型的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管理工作模式,該模式可以快速地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提供關于醫療檔案利用以及查詢、咨詢服務,并運用先進的技術來確保醫療檔案文件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對于個人醫療檔案文檔的瀏覽、保存與使用分別采用不同文檔類型的系統。為科學地開發和利用電子文件、充分發揮電子文件的功能,應采用先進的最優的個人醫療檔案管理軟件。
(三)有效推進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新形勢下的廣泛應用和快速更新,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被提上日程。在醫保、醫療領域中,個人醫療檔案管理占據重要地位,對提高整個醫療領域水平、醫保為民有重要意義。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檔案管理模式的實行,就需要有與之對應的管理思想觀念。但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一段時間里處于發展十分緩慢的狀態,相關部門缺少溝通與交流,未能及時更新個人醫療檔案管理所需技術,從而導致個人醫療檔案管理無法適應當下的發展需要。所以,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增強信息化意識,嚴格落實個人醫療檔案管理工作,及時儲存并錄入相關信息,建立統一網站,確保更有效地管理個人醫療檔案。同時,完善建立個人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體系,規范個人醫療檔案管理工作。為加快個人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速度,工作人員還必須做好對信息與相關檔案資料的采集、存儲等工作。數據資源采集技術是實現醫療檔案數據管理的基礎,建立數據采集機制是構建檔案數據采集組織模式的重要前提,工作人員可通過多接口實現數據對接、檔案信息抽取,以此完成數據采集過程。實現海量數據的集中存儲,動態分配存儲資源,并增強各業務系統的可擴展性,保障各業務工作的連續性和數據安全性,成為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就需改善并解決存儲空間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要要解決備份、擴充容量等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個人醫療檔案作為改善民生、實現“健康中國夢”的重要手段,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管理,有利于確定今后醫保改革、醫療服務領域發展方向。因此,在個人醫療檔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從加強個人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意識、健全個人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完善個人醫療檔案管理體系、強化信息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保證個人醫療檔案信息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1]王躍軍.計算機信息化在醫療檔案中的應用[J].才智,2019(01):207.
[2]王彥.“互聯網+”視域下醫療檔案的創新管理[J].智慧健康,2019(01):25-27.
[3]亓曉芳,楊凌燕.基于大數據歷史醫療檔案檢索系統的設計與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9(03):101-106.
[4]陳亞杰.基于彈性搜索的科學文獻與科學數據存儲檢索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