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貫徹和落實節能環保的工程措施能夠提升基本的經濟效益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促進建筑工程的進步和發展,對于節能環保的措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篇文章綜合建筑工程建設的經驗,分析了節能環保措施,為提升工程建設的整體效益莫定良好基礎。以下的觀點僅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節能;經濟效益;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上升,對于建筑節能工程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要實現建筑節能,就要對于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建筑節能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出發。我們國家的建筑領域發展逐漸完善,在應用技術和設備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針對節能環保也研究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建筑行業的發展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立的節能環保措施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需求。在未來的工程建設中,節能環保還是一個主要的發展問題,因此針對這個方面要繼續的深入研究,創建合理的促進節能社會效益提升的措施,提升國家整體的建筑節能水平和質量。
一、國家建筑物能耗現狀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鋼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m3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kg,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從全國范圍看,我國建筑采暖耗熱量:外墻大體上為氣候條件接近的歐美國家的4倍-5倍,屋頂為25倍~5.5倍,外窗為1.5倍2.2倍,門窗透氣性為3倍~6倍,總耗能是3倍~4倍。例如,公共建筑項目。目前全國公共建筑面積大約為45億m,其中采用中央空調的大型商廈、辦公樓賓館為5億m-6億m。如果按節能50%的標準進行改造,總的節能潛力約為1.35億t標準煤。如果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并對既有建筑有步驟地推行節能改造,到2020年,建筑能耗可減少3.5億t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kW。因此普遍意義上認為在各種節能途徑中潛力最大,效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筑節能,能夠有效緩解能源緊張的狀況,應對社會的供需矛盾和解決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
二、建筑節能技術的經濟效益
(一)節能收益
建筑工程中合理使用節能環保措施,實現工程的維護和管理,產生一定的效益就是節能收益。工程中使用的建筑物受到隔熱保溫措施的良好保護,因此減少了維護的次數,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費用。運用節能措施后的設備和傳統建筑的設備相比,產生的負荷比較小,因此投入的維護管理費用也比較低。實現建筑節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內環境,提升了整體的建筑水平和工作效率,為工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和同類型的基準住宅相比,節能率在52.7~55.3%之間,節能住宅的節煤量在10.8~12.0kg/m之間。
(二)重視材料管理
在整體的工程建設項目中,材料成本占據了總的工程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在成本管理中,材料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一般情況下施工企業中標后都要依據中標的文件信息,和專業的技術人員形成良好的配合,編制預算工程。初期審核通過之后,工程的預算編制就可以作為后期建設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建筑材料采購要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要求和預算編制進行,保證材料的價格和質量達到最優,選擇誠信經營的材料供應商,避免出現材料質量的根本問題。一般采購材料都是相關部門統一進行的,堅持總量訂貨、分批采購的原則。完成基本的采購工作后,要進行材料質量的檢測和管理工作,保證工程建設中使用材料的合格性。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實行限額領料制度,明確各個環節所需要的材料數量,對于超額領料的行為,應該充分重視,清楚產生的原因并進行處理,減少材料的浪費情況。
三、提升節能建筑社會經濟效益的措施
(一)運行經濟環保、節能性強的建筑材料
提升建筑節能的效益可以從運用的技術工藝和節能建筑材料的角度進行考慮。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能源短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了促進建筑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建筑領域中都要努力實現建筑節能。在這樣的形勢下,建筑設計和材料也在不斷的完善更新。例如在近些年的工程建設中經常會運用到隔熱保溫結構,在暖通設計處理上會使用空氣熱源式熱泵等。建筑節能材料的使用和科學合理的構造結構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和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相符合。建筑領域的發展和先進的節能結構、設計以及設備分不開。在未來的發展中,要不斷的推廣和應用新型建筑節能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更大范圍的提升建筑節能的效益。
(二)控制節能材料質量
目前,建筑領域的發展中,存在部分企業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而忽視工程建設質量的現象。這些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工作比較重視,缺乏高度運用建筑節能材料。工程施工中,為了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會運用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要求的材料,對于工程建設的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會破壞企業樹立的形象,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工程建設如果只注重質量對于投入的成本不進行控制,企業的經濟效益就不能得到保障,也不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運用節能環保的措施一定要在保證工程建設的經濟安全性以及質量得到保障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控制工程的投入成本,避免產生多次施工的情況。在工程建設中運用新的技術材料,保證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發揮一定的效果,同時整體建設維持在一個高質量水平上,強化建筑工程的綠色節能。
四、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我們國家建筑領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和實現建筑節能具有直接的關聯。但要提升建筑工程的節能效益就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促進多方的合作和交流,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目前我們國家在建筑工程節能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也不利于創造建筑節能效益。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于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工作要充分重視,和建筑、開發商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更加努力的朝著建筑節能的方向發展,提升整體的經濟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杜奕莘,蘇華鶯.建筑節能與采暖效益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3(6):156-164.
[2]張靜.我國北方嚴寒地區民用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及經濟性利益淺析[J].經濟師,2013(12):62-78.
[3]張利娟,徐亦冬,趙小丹,王冰冰.談村鎮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方案優選[J].低溫建筑技術,2012(11):106
作者簡介:陳瑋(1986-6-),男,漢族,四川敘永人,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現有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