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夙 黃玨文
摘要:項目管理在工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在本文探究的配制酒專項整治領域,項目管理運用相對不是很成熟。該領域的項目產品屬于非物質式的,項目可交付的產品是以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以保障公共安全需要為目標的產品。該項目主要產生社會效益,社會效益往往要經過若干年才會表現(xiàn)出來,因此,本文側重于對基于項目管理理論的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的社會效益進行探究。
關鍵詞:項目管理理論;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社會效益
一、本探究涉及到的幾個用語在本文中的主要含義
(一)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是一種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對一系列活動進行的時間、范圍和成本的管理,其目標在于有效地管理為完成特定目標而進行的計劃、組織和控制的過程。[1,2]
本文“基于項目管理理論的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指運用項目管理各知識領域,對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的實施進行全過程指導,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的限定條件下,實現(xiàn)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3]
(二)食品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中指出,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yǎng)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4]
(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本文指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由行政轄區(qū)所屬的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所管轄的食品領域中選定某種食品為特定對象而專門開展的一系列以打擊無證經營、以打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以打擊制假售假等行為為主的專項整治行動。
(四)社會效益:本文主要指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通過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對社會發(fā)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或產生的有益效果。廣義的社會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經濟效益、思想效益和文化效益等,是一個價值問題。[5]
二、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來源
根據(jù)群眾舉報,在某行政區(qū)域內出現(xiàn)配制酒產品非法添加制售,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啟動配制酒專項整治項目。
(二)項目實施情況
運用項目管理理論指導,項目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規(guī)劃、啟動、實施、收尾;并構建起項目組織,明確組織目標及任務;運用項目時間管理理論,繪制甘特圖,設計實施技術路徑,確保每一個階段工作目標的實現(xiàn);落實了項目實施經費,通過項目費用管理將費用及資源控制在預定的目標范圍內。該項目的資源還包括配備的執(zhí)法車輛、檢測設備、執(zhí)法人員;運用項目風險管理理論,分析研判項目的風險點并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運用項目管理綜合分析法,制定績效方案,側重于對項目實施后評價。
(三)項目結論
本項目在項目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順利完成預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規(guī)范了配制酒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項目社會效益探究
運用項目管理手段實施取得的社會效益,必須從本項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逐一分析。
(一)投資方即政府。
(二)受益方即廣大人民群眾。
(三)社會效益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項目為一次純公益性質的項目實施。通過運用項目管理手段,社會效益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嚴從重處理違法行為
通過集中整治,配制酒市場部分生產經營者出現(xiàn)的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并最終消失。在后期將保持對配制酒生產經營者的監(jiān)管。出現(xiàn)違法行為的,從嚴從重處理,發(fā)現(xiàn)一起,嚴打一起,以確保項目成果得以保存。
2.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形成打擊違法的助推器
整治項目目標的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是直接受益者。作為項目利益相關者之一,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間接形成項目的推動力。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抵制出現(xiàn)在身邊的違法行為,敢于、勇于舉報。通過發(fā)動項目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無形中擴充了項目團隊的力量,提升了項目團隊的戰(zhàn)斗力,為項目目標的實現(xiàn)又增加了一枚重型砝碼。
3.獲取支持贏得項目實施保障
2013年以來,國家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在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上給與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同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轉變“小部門”單打獨斗的思維模式,樹立“大政府”團隊作戰(zhàn)的工作理念,積極向當?shù)攸h委、政府匯報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爭取獲得當?shù)攸h委、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支持。獲取支持,爭取資源,是一個項目良好開局的前提,為下一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奠定基礎。
4.項目質量考評納入政府績效管理體系
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法》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實行食品安全焦點管理責任制。上級人民政府負責對下一級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對本級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機械評議、考核。”的規(guī)定,采取調查走訪、現(xiàn)場考核、外部評議等方式,啟動問責機制,對有效督促各級地方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認真履行各自工作職責,推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項目責任目標落實、項目任務的完成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5.建立長效監(jiān)管機制固定項目成果
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專項整治項目的監(jiān)管長效機制,以“建制”的方式將項目成果固定下來,形成監(jiān)管常態(tài),使專項整治項目得以長效管理,最終受益于民。
參考文獻:
[1]李慧靈.項目風險管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2(4):129-130.
[2]鄒薔.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LDI.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6.
[3]畢星,翟麗.項目管理[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5]https://baike.so.com/doc/741806-78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