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立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不斷研發和推出相應的機器人。會計行業當中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將人工智能引進會計基礎工作當中,大大提高了會計數據統計、核算和編制報表等財務工作效率,加上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取消,傳統基礎會計人員崗位需求也將受到嚴重沖擊。
關鍵詞:財務機器人;會計;影響
財務機器人在企業的應用可以替代會計核算中一些重復率高、繁雜的業務,實現賬務流程中證、賬和表的自動生成,既大大縮短了會計核算業務的處理時間,降低了業務的出錯率,同時,又有效的節約了人力資源,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
一、財務機器人應用對企業的積極意義
一是對財務信息質量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即傳統的會計核算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憑證錄人和報表編制等工作,不僅容易出錯,而且容易出現人為修改財務數據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可以有效的規避財務數據記錄失誤或者人為進行財務數據的虛假記載等舞弊問題,從而明顯提升財務信息的質量。
二是財務機器人的應用能夠降低財務管理成本,主要是因為財務機器人能夠替代一些財務工作重復率高的崗位,機器人的一大特點是無需休息,不會因為工作過久疲勞而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財務機器人對會計行業的不利影響
如上文所述,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對企業的財務工作在效率、質量和成本等方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不可否認,財務機器人的應用也對會計行業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如下。
(一)會計人才的需求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
短期內,由于會計人才需求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企業引進中高端會計人才存在一定困難,同時分配基礎會計從業人員分流或轉崗,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用工成本,不利于企業平穩發展。
(二)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較大的威脅
財務機器人的應用雖然能夠提升會計信息的效率與質量,但是,它的主要存儲形式卻以電子數據為主,在這種情況下,若企業的信息系統的安防功能不健全,企業的會計信息有可能被盜取或者毀損,從而使得會計信息受到了較大的威脅。
(三)促使企業的財務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型
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會計核算業務的基礎工作,從而促使企業和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能向管理會計轉型,但在實踐中,管理會計體系發展時間較短,體系并不成熟,很多企業的管理會計應用僅局限下全面預算管理等單個的管理會計工具,由此造成了過渡期的存在,在這個過渡期內兩者之間難以順利、完全的銜接,有可能產生一定的財務管理問題。
三、會計從業人員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
研發財務機器人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幫助人類從基礎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思考的境界里,減少體力勞動,增加腦力勞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財務人員應提高自己的財務分析能力
企業發展的戰略理念、規劃、相應的資金預算、投融資計劃、成本控制、業績考核和評價等工作,需要相關人員根據職業判斷才能完成。因此,財務機器人只能按照人類的要求去工作,成為人類工作的一種輔助手段,而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類。那些需要思維判斷、高附加值的工作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另外,財務機器人畢竟是一種機器,還無法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與客戶或供應商溝通談判,提出正確、有效的解決方案,也需要人類去完成。機器人處理完的一堆數據和報表,只有通過人的思考分析,解讀出數據背后的信息,才能轉化為對企業經營有用的決策,這些決策包括計劃預測、內部控制、投資分析等功能,機器人無法具備的。因此,財務人員應提高多緯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強化財務分析、預測、提供決策能力。
(二)財務人員應該跨領域的學習復合知識
如今財務圈反復強調業財融合是大勢所趨,財務人員不只要懂財務知識,更要懂業務、了解行業。只有成為優秀的業務伙伴,才能有的放矢的幫助企業經營決策。同時,為了在未來能和財務機器人并肩作戰,IT知識、程序算法化的思維也成為了財務人的一項必修課。
(三)財務人員要培養自己的全局觀
財務早己不是賬房先生的角色,作為企業中相對獨立的部門,財務必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客觀公正的看待一切經營問題。財會人員應該能夠做到把本單位報表數據結合國內、國際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行業發展情況,用寬廣的視野,長遠的眼光去高瞻遠矚,分析決策,把握經濟運行的脈搏,努力做到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充分融合,做到資源的最合理配置。
四、結語
財務機器人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必然引起會計行業以及會計職業教育的一場變革,拒絕變革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財務機器人的出現或將取代基礎會計人員,但它并非會計從業人員的敵人,而是促進會計人員不斷進步的良師益友,這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遇。
參考文獻:
[1]柴雪峰中職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青年時代,2017(01)
[2]張威,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人力資源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6(13).
[3]祁琳,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對于高效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