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
摘要:對目前安全“三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根源分析,針對基層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創新出三基工作“四步法”并加以實踐,以進一步提升安全“三基”建設水平。
關鍵詞:安全“三基”;“低老壞”;“四步法”;土作實踐
一、安全“三基”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三基”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低老壞”現象的重復出現,導致“三基”建設水平難以取得良好效果。“低老壞”是生產過程中“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的簡稱,“低老壞”現象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管理方面的,有現場操作的,也有思想認識方面的。低老壞給安全帶來的隱患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原因都和低老壞有關系,日常檢查中查找出的問題絕大部分是低老壞范疇。“低老壞”現象的長期存在就像一劑毒素在單位蔓延,使大家對安全隱患司空見慣、麻痹人們的思想,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徹底整治低老壞現象,提升安全“三基”管理水平是目前嚴峻的安全形勢對我們的客觀要求,我們針對目前的管理現狀創新提出了安全三基“四步法”,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一步法”:創新管理模式
1.要結合當前改革形勢需要,創新管理模式,進一步強化監督檢查力度。管理區要抽調各專業業務骨干,成立以分管領導掛帥的專業現場管理項目組,制定注采檢查實施方案,由“蜻蜓點水”式抽查向“全覆蓋檢查與重點生產部位高頻次督查”相結合轉變,對管理區范圍內注采站、計量站及油水氣井進行全覆蓋檢查。制定月度及每周檢查計劃,每月要對所有注采站及計量站進行全覆蓋檢查,油水氣井檢查數量為總井數的50% o要通過全覆蓋檢查使各類低老壞問題徹底曝光,無所遁形。
2.要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每周及時對查出的問題、處罰以視頻或照片等形式在區主頁曝光,生產會上講評,對于一般性提示問題進行扣分處罰,量化考核,實行“五百分制”;對現場檢查較嚴重或重復出現的低老壞問題當場亮單,立即整改,并在考核時實行單項和扣分雙處罰,同時嚴格責任連帶考核。對于油田或采油廠等上級部門檢查出的嚴重問題,加大處罰額度,讓相關責任干部在生產會做檢查。對于重復出現的低老壞問題或連續檢查問題多的班組和注采站,要通過加倍進行處罰管理區解剖檢查等方法幫扶他們提升。
3.開展樣板計量站、標桿油水井爭創活動。加強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總結提煉先進典型的好經驗、好做法并進行固化、推廣,使示范變規范,讓標桿變標準,使全體干部職工“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在全管理區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
三、“二步法”:建立動態長效機制
1.持續優化改進應急處置卡和應急處置程序,根據現場演練中發現的問題,組織技術人員及骨千進行反復推演,確保崗位應急處置精準、簡單、實用、有效,可操作性強。
2.結合本單位生產特點、季節等因素,有針對性的分級制定應急處置演練項目和培訓計劃,以練帶訓,抓實實操演練;同時重點做好極端天氣應對、防雨雪風霜等工作,抓好應急物資儲備、人員值班等工作。針對新型管理區建設基層人員較少的狀況,領導干部要加大“兩特”帶班制度的執行力度,立足基層,立足現場,靠前指揮,協調解決問題,確保重點生產施工有領導干部現場指揮,連續性工作正常運行。要發揮“四不兩直”突擊演練效能,加強對應急處置演練的督導和急演練情況的日常考核。
3.要強化全員應急培訓。一是要利用管理區目前現有的防護器材和演練器具(正壓式呼吸器和氣體檢測儀)強化員工應急防護和救援技能的培訓工作;二是要緊緊圍繞應急處置卡開展針對性培訓,生產崗位全體員工必須掌握應急處置卡內容,做到牢記應急處置措施、熟知崗位安全風險、熟練操作設備流程、熟練穿戴個體防護器具,要組織基層站全體員工(含夜班員工),逐項風險的進行現場實操演練,確保人人過關。
四、“三步法”:“傳幫帶管”抓承包商
1.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是目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難點、重點,也是我們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切實抓好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是形勢的需要,更是我們作為受益單位的責無旁貸的義務。
2.加強承包商管理工作要做到“三必查”、“一到位”。一是施工資質必查。要審查承包商是否同時具備相應的業務資質和安全資質:審查承包商作業人員是否持有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資格證和操作證;審查承包商負責人、項目經理及安全部門負責人是否持有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資格證和油田頒發的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訓合格證;審查承包商作業現場設備型號、數量等情況。二是項目開工驗收必查。要認真對照承包商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書,逐項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工,對檢查出的問題未整改前不得開工。三是施工過程必查。要加強全過程施工作業監督,重點突出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監控,對臨時用電、工業用火等施工,要從票證辦理、審批、風險識別、措施落實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加強監控,做到細之又細,嚴之又嚴,直至完工驗收,確保直接作業環節施工萬無一失。四是培訓教育到位。要做好開工前HSE教育培訓管理,充分發揮主體“傳幫帶管”作用,真正將培訓教育措施落到實處,培訓活動要實實在在,培訓內容要有針對性,要記錄在案,培訓時間要符合標準。
五、“四步法”:安全防護作屏障
1.要做好職業病危害告知工作。組織職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告知合同書》,要定期組織相關職工學習職業健康等相關知識,強化全員的職業病防護意識,提高員工自我應急處置和自我保護能力。
2.做好職業病警示標識設置工作。確保職業危害警示標識設置齊全,位置適當,起到良好警示教育作用。
3.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防護用品,改善員工工作環境。要充分利用新型管理區建設有利時機,加強對員工工作場所設備、設施標準改造的監督工作,確保設備設施符合職業衛生及安全要求;加大員工職業防護用品的合理配備,降低操作過程職業危害途徑;定期協調對工作場所危害因素進行監測與治理,消除職業病的危害因素;強化日常隱患排查治理,減少環境因素的危害,為員工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六、結論
通過“四步法”的初步實踐,開展評比安全標準化示范計量站、安全標準化示范班組等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總結提煉先進典型的好經驗、好做法并進行固化、推廣,使示范變規范,讓標桿變標準,全體干部職工“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在全管理區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助推安全“三基工作”不斷提升。